當機器人獲得公民身份之後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科幻情節成為現實。10月25日,人類歷史上首位機器人公民誕生——「女性」機器人索菲婭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乍一聽說,還以為是電影《銀翼殺手2049》的宣傳噱頭;再細看報導,不禁恍然。沙特在「未來投資大會」上宣布這件事,吸引投資者對人工智慧進行投資的用意昭然若揭。

  然而公民身份絕非簡單的一紙空文,而是一個人在國家法定身份的延伸。機器人「成為公民」只是第一步,如何「作為公民」享有權利、履行義務,才是接下來令人期待的重頭戲。

  「女性」屬性的索菲婭究竟能享有哪些基本權利,還真說不好。因為在事發地點沙特,女性連單獨駕駛權都未得到法律認可。但無論每個國家的公民權利有何差別,最基本的公民權利都是一樣的。比如自由權。自由意味著自主,若給予機器人完全的自主權,是否會與其服務人類的屬性相衝突?想像一下,當你坐在無人駕駛的汽車上,突然遭遇「電車悖論」的場景,該做出決定的是你,還是這位「汽車公民」?把命交給「汽車公民」,你甘心嗎?

  享有權利的同時還要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沙特方面稱授予索菲婭公民身份的原因之一,是「掃除機器人承擔人類工作的法律壁壘」,這「壁壘」很大程度上恐怕就是機器人的法律責任問題。拿索菲婭來說,製造商稱這種機器人未來可被用在醫療、教育、客服等行業。當索菲婭們拿起手術刀,假定不幸出現醫療事故,是否僅由機器人作為「完全的責任主體」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待它們的,是返廠檢修、格式化系統,還是報廢、銷毀的命運?與此同時,那些設計者、製造商、使用機構是否就免除了相應責任?如果真是這樣,人類有沒有拿機器人做「擋箭牌」「替罪羊」之嫌?

  在人工智慧突破情感認知難題之前,機器人還無法成為「完全的道德主體」,被當作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來看待。不過,鑑於機器人服務人類的特殊屬性,在監護、監管前提下給機器人授予公民身份,制定機器人的權利、責任限定體系,倒不失為一個值得借鑑的點子。2010年,頗受歡迎的機器海豹「帕羅」以寵物身份獲得日本戶籍,發明人在戶籍卡上的身份是「父親」;今年年初,歐洲議會提出建議賦予人工智慧特別的權利和責任。這些探索都是循著上述思路。但說起來簡單,具體操作將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目前沙特尚未對這位「機器人公民」的身份細節作出任何披露。如果不解決上述問題,就現階段看來,光給機器人一個「公民身份」的標籤,真的沒啥必要。但不管沙特是不是只為「博眼球」,這個身份都具有一種象徵意義,昭示著科技進步影響下社會結構、法制體制發生的深刻改變。

  索菲婭在發布會上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如果你對我好,我就會對你好。」人機共處的時代,即使不是現在,也在不遠或更遠的未來。(陳 瑩)

相關焦點

  • 那個揚言:「我將會毀滅人類」的機器人,已經獲得合法公民身份
    2016年,一款與人類極其相似的機器人誕生了。她作為一個由人類設計的機器人竟然揚言要毀滅人類,但後來卻成為了歷史上首位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機器人索菲亞2016年3月,機器人設計師兼Hanson Robotics公司的CEO戴維·漢森推出了一款類人機器人,她的名字叫索菲亞。索菲亞的皮膚是由一款橡膠式的延展性材料製作的,從外表上看,與人類女性非常相似。
  • 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曾說要毀滅人類!
    就在前不久之前的一次「未來投資倡議」的會議上提出來關於「女性機器人索菲亞」一事,而索菲亞女士已經持有沙特公民的身份,它也像人類一樣,是一名持有身份證的人類公民了,這就代表著索菲亞女士是世界史上第一個持有公民身份並被公開宣稱的合法機器人類。想必大家都明白,給一名機器人的授予公民身份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它也是我們人類的一份子。
  • 當初獲得人類公民身份,並企圖「消滅人類」的機器人,現在如何?
    當初獲得人類公民身份,並企圖「消滅人類」的機器人,現在如何?「你想要毀滅人類嗎?」「我將會毀滅人類!」,隨著AI機器人索菲亞的創造者漢森的提問,以及AI機器人索菲亞的回答,AI機器人索菲亞曾一度因為這句話而名聲在外,在霍金等人對AI機器人的威脅表達了悲觀的猜測時,索菲亞的回答讓人們對AI機器人的忠誠度表示了懷疑,當然,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外行對索菲亞的回答驚懼不已,內行人卻只當她是個笑話,那麼當初那麼企圖「消滅人類」的機器人索菲亞,現在如何了呢?
  • 它是第一個擁有公民身份的機器人,如果有了自主意識,會發生什麼
    和轉基因技術一樣,人工智慧技術也已經引起了人類的警惕,這要從一個叫「索菲亞」的機器人說起。關注科技動態的朋友就知道,索菲亞是地球上第一個獲得人類公民身份的人工智慧機器人。該消息一經發出,立即引起了公眾的熱議,公眾的態度分為兩派,一派贊同這種做法,另一派反對這種做法。但從眾多聲音來看,持反對意見的人數要多一些。
  • 沙特首位「機器人公民」想要孩子:另一半要才華橫溢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歷史上第一位擁有國籍的機器人索菲婭紅了,不但因為其面容姣好、身材魔鬼,更因為其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酷似現代時尚女性,眼下索菲婭又表示想要個孩子,稱家庭和孩子對人類太重要了。一位阿拉伯網友發帖稱,「索菲婭真是越來越可愛了」。
  • 港媒:是時候解決「雙重國籍」建立「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了
    歸根究柢,是香港只有「居民」而鮮少「公民」的法律概念和身份制度,令香港「中國公民」無法形成與內地「中國公民」相應的認同和情感。特區政府至今未曾正視港人身份的尷尬,明顯失責。當年中央願為香港平穩過渡而以「居民」簡化「公民」,如今香港斷不能再「和稀泥」,必須建立專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國香港公民」制度,首要解決「雙重國籍」。
  • 人工智慧未必就是人形「機器人」
    人工智慧畢竟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當我們討論它時,很容易具象到一個類似自然人的實在——人形「機器人」。只有把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形象相聯繫時,討論人工智慧可否作為法律主體,是否享有法律權利,能否承擔法律責任,似乎才有現實意義。
  • 訪談| 公民之路:從臣民、國民、群眾、人民到公民
    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也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但當前,整個社會對憲法知之不詳,對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也不熟悉。對此,新華社評論認為,不妨從憲法中最貼近生活的公民基本權利入手,憲法意識覺醒,維護公民基本權利也就邁出了重要一步。       那麼,什麼是公民?何謂公民權利?公民身份概念在中國有怎樣的發展歷史?
  • 邵建:國民與公民有什麼不同
    邵建高校教師  奧運結束後,「公民意識」廣受關注。有學者稱,「公民意識不是一個抽象概念,而是由一連串實際行動串聯起來的。表現在北京奧運會上的公民意識,概括地說包括主人翁意識、責任意識、國家榮譽意識、自由表達意識、尊重差異學會包容意識、無所不在的綠色環境意識,等等。」
  • 曾揚言要毀滅人類的機器人,如今已加入沙特國籍,還想結婚生子
    解鎖新身份正當你在懷疑是誰如此不切實際,天方夜譚時,索菲亞已經成為第一個「機器人成為了合法公民」。2017年10月26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索菲亞解鎖了新身份,成功的成為了沙烏地阿拉伯的公民,女性」機器人索菲婭也成為了歷史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自己說她感到非常的榮幸和自豪,自己的「機器人應該獲得與人類一樣平等的權利。」的觀點正一點點的實現。
  • 曾揚言「毀滅人類」的女機器人,現加入沙特國籍,竟還想結婚生子
    解鎖新身份正當你在懷疑是誰如此不切實際,天方夜譚時,索菲亞已經成為第一個「機器人成為了合法公民」。2017年10月26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上,索菲亞解鎖了新身份,成功的成為了沙烏地阿拉伯的公民,女性」機器人索菲婭也成為了歷史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自己說她感到非常的榮幸和自豪,自己的「機器人應該獲得與人類一樣平等的權利。」的觀點正一點點的實現。
  • 當年說要「毀滅人類」的機器人索菲亞你還記得嗎?現在怎麼樣了?
    甚至還出現了機器人。說到機器人那就不得不提到索菲亞,索菲人是這個世界上面第一位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機器人在如今這個時代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物,但是索菲亞還是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和關注。而如今這個在當年聲稱要「毀滅人類」的機器人索菲亞現在變得怎麼樣了
  • 女機器人索菲亞
    大家看新聞都知道,其「毀滅人類」的揚言讓大家對機器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索菲亞是歷史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一名女機器人,由美國漢森機器人公司製造,國籍是沙烏地阿拉伯。漢森說:「我相信這樣一個時代即將到來:人類與機器人將無法分辨。在接下來的20年,類人機器人將行走在我們之間,它們將幫助我們,與我們共同創造快樂,教授我們知識,幫助我們帶走垃圾等。我認為人工智慧將進化到一個臨界點,屆時它們將成為我們真正的朋友。」
  • 如今成沙特公民,還想結婚生子
    在科技發展穩步提升的現在,有一個經久不變的話題,那就是機器人的出現會不會給人類帶來威脅。因為未知,我們對機器人的發展既期待又害怕。人類期待機器人的發展,是因為機器人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一種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提供幫助的助手。人類害怕機器人的發展,則是因為害怕被機器人所取代。
  • 那個曾揚言要毀滅人類的機器人現在怎麼樣了?
    網文不是經常寫嘛——機器人索菲亞2017年獲得沙烏地阿拉伯授予的公民身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人類公民身份的機器人,2018年成為iTutorGroup的大使及未來AI導師,還開通了多個社交媒體帳號當起了網紅。那2018年後我又做了什麼呢?聽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可能要搖頭了。
  • 關於人工智慧的測試,機器人是否擁有情緒?霍金預言會成真嗎?
    當年由中國香港漢森機器人技術公司所開發的類人機器人索菲亞,更是放出豪言要毀滅人類,她也是歷史上第1個獲得公民身份的女機器人AlphaGo和柯潔的對戰,揚言要毀滅人類的女性機器人,這些人工智慧的出現難道還不足以引發人類的反思嗎?
  • 印度公民法抗議引發大騷亂,阿薩姆邦成為最新風暴眼,全國的憤怒
    印度議會通過了一項有爭議的法案,旨在向一些國家的非穆斯林移民授予公民身份。數萬名印度部隊被部署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附近,因為該地區遭到暴力抗議活動的打擊。該法案將使印度政府向2015年之前,從三個鄰國進入印度的數百萬非法移民,授予印度公民身份,但如果這些難民是穆斯林,則不能獲得印度公民。這引發了印度全國的憤怒,特別是大量阿薩姆邦、西孟加拉邦民眾的抗議。
  • 索菲亞曾說「我將會毀滅人類」,機器人或會有意識,現在如何了?
    但是人工智慧技術出現之後,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擔心,那就是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確實如今人類在發展人工智慧並且已經在部分領域已經開始應用了,但是在這些人工智慧越來越先進的時候,不少人可能也想起了霍金生前留下的一些預言,其中有一個就是關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總結一句話那就是「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
  • 孫中山是美國公民?這麼嚴肅的事情我怎麼會騙你們呢
    因此,在很長的時間裡,誰也沒有留意到,自己的總統,居然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美國公民。《紐約時報》的爆料是真的。資料顯示,孫中山先生當年為躲避滿清政府追殺,靠親友幫助取得美國夏威夷的出生證明,並以「美國人」身份,在各國奔走募款鼓吹革命。而且,孫中山曾就讀夏威夷的普納荷中學(Punahou School),算起來,還是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學長呢。
  • 希捷、百度展開深度戰略合作;機器人Heliograf過去一年寫了850篇新聞
    機器人Heliograf在一年內寫了850篇新聞;公安部研究所表示可能將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載入手機卡。 1.公安部研究所: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擬載入手機卡近日,2017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拉開帷幕,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上海舉行的網絡安全博覽會上設立展臺,對eID的研發和發展進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