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草原上的藍紫色系植物
嘉塘草原海拔高,紫外線強,高強度的紫外線破壞了植物正常的代謝反應,使植物體內產生了大量的類胡蘿蔔素和花青素。這兩類物質能大量吸收紫外線,保證植物正常生長。類胡蘿蔔素能使花朵呈現鮮明的橙色和黃色,花青素則使花朵呈現紅色、 藍色、 紫色等。這就是為什麼高原地區的花的顏色比平原地區的花的顏色更鮮豔的原因。而嘉塘草原的藍紫色花系更是耀眼奪目。
多刺綠絨蒿
多刺綠絨蒿一定是這片草原最耀眼的「明星」。單單看一眼,我已然被它們的美麗和氣質所折服:全身上下長滿刺,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但多刺並不影響人們歌頌它們的熱情。我們的腳下是幾乎不鎖水的沙質土壤和亂石堆,眼前卻是藍紫色的手掌大的花兒,朵朵花瓣儘量伸張,黃色的花蕊粒粒可數,這是汲取了怎樣的天地精華才有了如此有力量的綻放?如果運氣好,可以遇到一大片多刺綠絨蒿,那將是另一種盛景。就在我對著一朵多刺綠絨蒿發呆時,一隻蜜蜂嗡嗡飛過,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在這個空氣稀薄之地,竟然也有蜜蜂的到訪,果然是「花開蜜蜂自然來」。
露蕊烏頭
那一叢露蕊烏頭,詮釋了生活在這個地方的所有掙扎和機會並存的局面。嘉塘草原的「皮膚」特別薄。因為環境惡劣,土壤條件差,保水很難,隨處可見草原中的裸露,就像缺了一塊的衣服。露蕊烏頭就在這樣裸露的地方找到了生長的機會。十釐米左右的高度,幾十朵藍紫色的花兒擁簇在一起,在嫩綠而標緻的葉子的陪襯下,一點兒沒有乾澀的感覺,反而為裸露的環境提供了無限的活力和希望。
刺芒龍膽
藍玉簪龍膽
龍膽是嘉塘草原的常客,刺芒龍膽和藍玉簪龍膽是典型的代表。刺芒龍膽的個頭很小,挨著地面長出來。藍紫色的花小巧玲瓏,花冠有規則地裂開,巧奪天工。藍玉簪龍膽不管是花還是植株都比刺芒龍膽大很多,很顯眼,遠遠就能被它們的花冠所吸引。特別是它們長長的花冠上黃綠相間的苞片,給花冠另一種別致的點綴,非常好看。
草原上藍紫色系的植物還有甘青烏頭、藍翠雀、二葉獐牙菜、高山韭、肉果草、萎軟紫菀等。如果你們對植物感興趣,又想領略有別於北方的草原風光,那麼,嘉塘草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不能忘卻的植物
在嘉塘草原的三天裡,我們拍攝了170種植物,共4500多張照片,每種植物背後都有非常精彩的故事,都值得細細探究。對我而言,有那麼幾種植物,是走進了心裡,滲透到血液中也無法忘卻的。
在城市的公園中,我們從春天到秋天一直會看到不同的菊科植物的身影,它們靚麗地點綴著公園,自帶小清新範兒。束傘女蒿就屬於菊科自帶小清新的一類植物,它們讓我看到了生命之熱烈。瞧它們生長的地方,地面堅不可摧,我們嘗試用鎬頭挖幾株,引種到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的植物園,但是卻幾乎挖不動。這是從石頭上長出來的植物,它們的根幾乎也是裸露在外。而在如此堅硬的石頭上,怎麼能夠長出這樣一叢叢清新的束傘女蒿呢?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迴旋。
束傘女蒿
不過,我們在嘉塘草原,也僅僅是在一條溝的兩旁發現了束傘女蒿,之後再找尋都均無發現。也許,這就是特殊環境中的特殊植物吧。束傘女蒿長得猶如其名,像一個個小球一樣的黃色花序,一束束,在一簇簇綠色的葉子的包裹和陪襯下,十分耐看。得知它們是半灌木草本植物後,我更加敬佩這種植物的韌性。即使環境惡劣,也一年一年,慢慢積累,慢慢生長,總能長到開花,總能綻放美麗。所以我們眼前的這些束傘女蒿,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歲月的積累,才有了現在的綻放。想到這,我便肅然起敬!我們看植物,也講究緣分。只有用心,用眼仔細找尋,才能看到與自己氣質相投的植物。
羽葉花
遇到羽葉花是在去往流石灘的途中,隊友已經遠遠地消失在我的視線裡,而我實在走不動了,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到了極限,剩下的路想趴著往前走。在這樣一個毫無人煙的地方,學學動物們趴著前行,也未嘗不可。就在我趴了幾步後,差點兒撞到羽葉花的身上。這是一片長在碎石堆裡的開著黃花的薔薇科植物。別的地方的羽葉花都是零零散散,幾株幾株的,但是這一片羽葉花開得相當濃烈。它們正值盛花期,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還有幾隻小蜜蜂飛來飛去,很有活力。看著這樣有生命力的羽葉花,我也來了精神,瞬間充滿了動力。這是給我信念的一叢植物。從此,我的生命中又多了一種精神支柱。
後記
在城市生活久了,也許會忘記生命之本真,忘記生命之不易。到大自然中去,在高原中的草原走一走,感受一下稀薄空氣中的生命活力,也許我們更能體會到自然的力量與植物的活力。在暑假期間,我特地寫下這篇有關青海嘉塘草原上幾種植物的文章,是想讓同學們感受一下植物的多樣性與豐富性。不管是在土壤肥美的地方,還是在環境惡劣的高原,植物都在以它們的方式生存著。我們應該尊重自然的多樣性,學會欣賞不同類型的植物之美。
作者簡介
肖翠,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博士,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北京自然筆記》作者。她擅長以植物為入口,引導孩子在自然中獲取更多作文素材,提倡推廣中國家庭博物旅行,更是一位身體力行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