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11月1日舉行的2020全球城市論壇上,首屆「上海城市治理最佳實踐案例」評選結果揭曉。由靜安寺街道申報的「以精細化治理創建一流營商環境,上海市靜安寺街道推進『一網統管』在基層的場景化應用」項目獲評優秀案例。
靜安寺街道1.57平方公裡的轄區面積內,分布著36幢知名商務樓宇,匯聚了近3千家企業和3萬名白領。近五年來,靜安寺街道堅持「應用為要,管用為王」的原則,以精細化治理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尤其是設計開發了「一網統管」優化營商環境的應用場景,依託「一塊大屏」,抓實「兩大服務」,探索「三項創新」,推進「四種模式」,通過場景中全要素集成、全方位研判、全周期處置的功能發揮,形成了「一網統管」框架下靜安寺街道優化營商環境的「一二三四」創新實踐,實現社區治理更精細、服務企業更高效、經濟社會發展更可持續。
在優化營商環境場景的實踐探索中,街道以智能化手段破解數據不準、動態不清的難題,實現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街道通過小程序實現樓宇信息、企業情況、穩定狀態、發展需求、問題訴求等數據動態更新,通過大數據技術解決企業上下遊產業信息互通互聯問題,建立動態精準的企業成長檔案,對企業從成立、成長到成熟進行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全方位管家式服務。
同時,豐富了「一網統管」的基層應用場景,開發玻璃幕牆、三保衛士、水管家、電管家等特色智能應用,並在全市「一網統管」基礎版缺乏經濟管理基本功能的情況下,探索形成「一網統管」在街道層面助力經濟運行管理的有效路徑和方法。
街道還以智能化手段提升轄區各類主體參與自治共治水平。街道把樓宇黨建作為主線,充分利用智能化技術,為樓宇企業和廣大白領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服務,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進一步增強,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的意願明顯增加,社區共治水平和社區活力明顯提升。積極探索智能化建構無縫隙治理模式。在「一網統管」架構下,以「企業、人員、市民」為中心,堅持智能化導向和新技術開發,創造性推進場景應用,彌補黏合基層管理中的「真空」和「縫隙」,切實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流程再造,努力實現「管理領域全覆蓋、力量整合全天候、處置流程全要素、應用場景全智能」,為公共管理理論創新提供了實踐基地和觀察窗口。
下一步,為進一步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街道還在持續提升業態分析、產業研判、數據共享等功能,繼續加快應用場景建設的探索步伐,努力讓應用做到工作人員受用、企業白領愛用、基層工作管用。
記者:邢蓓琳
編輯:史笑雨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還想看↓
▶
▶
▶
▶
▶
原標題:《玻璃幕牆、水管家、電管家……這些特色智能應用太實用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