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可惜,美國驚悚電影《神秘感染》也只是開了個好頭而已。
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夠有吸引力,加上中文譯名夠硬核,這一方面可與「寡姐」斯嘉麗·詹森主演的科幻恐怖電影《皮囊之下》相映成趣。
當然,這部電影說不上是爛得不堪入目,畢竟電影中描寫女主角「屍蟲入體」的過程確實夠詭異驚心,幾場血腥場面是意料之外的震撼,女主角「屍變」的造型也做得相當成功。
故事描述「一夜之情」後引發了恐怖的屍變。劇本的創意確實夠勁爆夠新穎,前面部分的確很有追看性,很想知道電影到底怎樣收場。
可是,下半部分的劇情卻變得完全失控,同時又玩味不強,淪為了一味亂打亂殺,白白浪費了一個很好玩的故事,可能電影還想拍續集。
當然,電影的部分情節令我想起了一部看得十分過癮的驚悚電影,傑絲·威克斯勒和哈爾·阿普爾曼主演的《陰齒》,但從效果方面來說差距有點遠。
女主角薩曼莎(娜嘉拉·湯森德飾)跟同志情人妮姬(凱蒂·斯特格曼飾)正處於冷戰期,意志消沉的她參加了一個派對,竟與一個神秘的男人發生了關係。
女主角迷迷糊糊地醒過來,卻發現身體有異樣。下體流血、面部腐爛,漸漸,她開始變得神志不清,繼而對身邊的人展開攻擊……
這部電影的片長不足一個半小時,主線劇情其實就是看女主角的「屍變」過程。到底為何會「屍變」,電影做了一個極簡單的解釋,重點還是看她「演變」的過程。
電影片長有限,加上背景的介紹不多,反而令劇情更加緊湊、節奏相當明快。有別於以往喪屍轉眼間便完全「屍變」的電影,女主角可得花了幾天時間「屍變」,在此過程中看著她慢慢轉變,也有不少內心掙扎的情節。
電影刻意模糊了「一夜之情」,令這個背景帶有神秘感,讓女主角一邊要想出背後原因,同時又要看她如何面對這些不安。
觀眾與女主角同步經歷身體的恐怖變化,很容易代入她的視點,慢慢地看著她的身體逐步變壞,甚至不禁投入角色,易地而處,又又該如何應對?從起初的下體出血到面部腐爛、眼球失焦,在創作人對「屍變」的豐富幻想力下,這八十多分鐘的過程的確拍得觸目驚心。
作為一部小本製作,電影的化妝效果做得非常到位,小至膚色轉變,大到皮膚腐爛、眼球出血的模樣都塑造得細緻入微,令說服力大增。
前面的劇情引人入勝,追看性超強,但隨著故事的繼續發展,劇本卻每況愈下,甚至難以收尾。
我相信導演艾瑞克·英格蘭德有拍一個系列的想法,這部電影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序曲,可劇本編得不倫不類,後面除了連場血腔殺戮外,前面的懸疑驚悚感蕩然無存,觀眾很容易就料到:電影會「爛尾」。
雖然說「看片不要計較太多」,正如你看鬼屋故事電影也會不時出現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搬家?解釋上過得去也還能接受;看這部電影時,你自然也會不斷地想:為什麼她不去醫院?
當劇情發展到女主角己近「屍變完成」的階段,她也對自身變化產生恐懼,為什麼她只看了一次醫生就沒想過入院?反而,她還繼續上班、繼續找情人算舊帳?
或許,這些不明的屍蟲會影響女主角的心智,但她為什麼還能冷靜地計劃每一步?她周邊的人看到這種情形,為什麼仍讓她繼續四處走動?
的確,看這類電影不能探討它的合理性,可是這部電影主要就是描寫女主角「屍變」的過程。
開始的時候又拍得這麼真實,一切仿佛是言之成理,這就讓後面的劇情顯得失控,連所謂的「復仇過程」都全無說服力,也無邏輯可言,純粹為賣弄血腥或為下集做鋪墊。
老實說,這部電影可以拍成一部黑色邪典片的,可惜的是它沒有往這方向走,乃至結局顯得胡亂收場,而前面煞有介事的伏線更無法好好解釋。
電影的開頭無疑做得非常出色,隨後的劇情卻無以為繼,甚至可說是爛尾收場,白白浪費了一個可堪玩味的故事
女主角娜嘉拉·湯森德雖然不是一個知名演員,演繹這個帶點悲劇的角色的確令人難忘。出色的化妝幫了大忙,她後天努力揣摩和拿捏這一角色,也成功把複雜的內心情緒演活了。
整部電影無疑是她的個人表演,從開始的自信美女,到後面人見人怕的「活屍」,這層層遞進的表現最能把觀眾帶入戲中,仿像這位無辜少女是真的有這麼一個人一般。
特別是中間部分的驚恐無奈,那份內心掙扎,每個小動作她都演得入木三分,如果沒有她的驚喜演出,這部電影將會遜色不少。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勁,畢竟前面部分拍得好,懸疑而詭異,為觀眾帶來了極強的追看性,看著主角慢慢地「屍變」的過程,也真令人捏了一把汗。
而電影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故事的創意和出色的化妝,女主角傳神的演出也為電影增添了說服力,前面部分看著她慢慢「屍變」的過程,確實令觀眾十分的驚喜。
可惜的是,在長達84分鐘的電影中,故事開了個好頭卻無以為繼,既不往邪典片方向走,還出現了大量失實、違反常理的情節,而結局更是完全失控,淪為一味亂打亂殺之流。
也許導演想拍續集,甚至是一個系列,但這部電影卻顯得虎頭蛇尾,令人失望,如果真的還繼續拍下去的話,估計也沒有什麼觀眾願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