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1月3日發生重大煤礦事故,4人遇難57人被困井下。我國今年平均每天有近5人在煤礦事故中喪生,暴露出煤礦安全生產的「三大頑疾」,煤礦生產安全現狀仍然堪憂。
11月3日晚上19時45分,河南義馬煤業集團公司千秋煤礦發生衝擊地壓事故,目前確定已有4名礦工遇難,16人安全升井,57人被困井下。
這此發生事故的礦井屬於義煤集團千秋煤礦,位於河南義馬煤田的中部、澠池縣果園鄉王疙瘩村境內,事故發生的位置位於地下850米左右,千秋煤礦21221下巷的掘進工作面。
據了解,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林,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趙鐵錘已於11月4日凌晨趕往煤礦事故現場。
發生事故的河南千秋煤礦於1958年建成投產,原設計年生產能力60萬噸,2007年核定生產能力210萬噸,是義煤集團的骨幹礦井。
各地煤礦事故頻發
據統計,僅10月份我國就發生12起煤礦事故,導致59人死亡,10人失蹤。其中,有3起事故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佔當月事故遇難人數的69.5%。
10月4日,貴州安平煤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導致17人死亡;10月11日,黑龍江省雞東縣金地煤礦發生透水事故,導致13人死亡;10月16日,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田玉煤礦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導致11人死亡;10月27日,河南省煤化工集團焦煤集團公司九裡山礦發生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4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10月29日,湖南省衡陽市霞流衝煤礦發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
針對頻發的煤礦事故,國家安監總局和國家煤監局認為,一些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重視不夠、盲目樂觀,打擊非法違法生產不力,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屢禁不止;一些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隱患排查治理不深入、防範措施不落實、現場管理混亂等問題突出,一些重大隱患得不到及時治理,最終釀成事故。
三大因素致使煤礦事故不止
據分析,煤礦事故頻發,暴露出煤礦安全生產的「三大頑疾」:
一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非法違法組織生產的問題突出;
二是部分地區領導幹部的安全生產意識淡薄、重視不夠、麻痺大意、得過且過的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為了發展經濟、穩稅源、求政績,對一些小礦井非法違法生產行為置若罔聞,包庇掩蓋,甚至還有一些領導幹部和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在煤礦中持乾股、分紅利,為一些不法小礦主充當保護傘。
三是安全監管責任不到位,打擊非法違法生產行為態度不堅決、手段不強硬、措施不得力等問題亟待解決。煤礦事故為什麼能像割韭菜一樣,割完一茬還能再長起來,歸根結底在於政府監管不嚴、不實、不力。
安監總局:今年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有望低於2千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日前透露,我國前三個季度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在1760人左右,比去年下降了27.6%。
按此降幅,在未來兩個月內,如果不發生重特大事故,今年的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有望下降到2000人以下。
然而,若未來兩個月內發生煤礦事故的概率為零,2011年,我國每天仍有近5人在礦難中喪生,煤炭安全現狀仍然堪憂。如何有效監測和預防煤礦事故,維護相關人員的生命安全,是我國煤礦開採所要解決的急迫問題。
名詞解釋:
衝擊地壓又稱巖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圍巖體,由於彈性變形能的瞬時釋放而產生突然劇烈破壞的動力現象,常伴有煤巖體拋出、巨響及氣浪等現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壞性,是煤礦重大災害之一。
在我國,衝擊地壓最早於1933年發生在撫順勝利煤礦。以後,隨著開採深度的增加和開採範圍的不斷擴大,北京、撫順、棗莊、開灤、大同、北票、南桐等礦區的許多礦井,都先後有衝擊地壓現象發生。1992年以前,我國有50餘個煤礦發生了衝擊地壓。隨著開採深度的不斷增加,衝擊地壓的危害將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