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四中全會要來了!10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開。
即將召開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備受各界關心中國政治走向的人士關注。這次全會將研究哪些重要問題?有哪些看點不容錯過?一起來看。
看點一:召開的時機
按照慣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舉行一次,現在通常是每一屆召開七次全會。
從歷史上的四中全會召開時間上看,四中全會多位於承上啟下的關鍵年份,討論內容亦涉及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向來就自帶「熱度」,備受關注。
十九屆一中全會於2017年10月25日召開,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提名,通過了中央書記處成員,決定了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批准了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書記、副書記和常務委員會委員人選。
2018年全國兩會前的兩個月裡,兩次中央全會先後召開:2018年1月18日—19日召開的十九屆二中全會,專題研究修改憲法問題。
一個多月後,十九屆三中全會隨即召開。三中全會承擔了以往二中全會的一部分人事議題,比如為即將召開的新一屆人大和政協做準備。此外,三中全會還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即將召開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與往屆類似安排在10月召開。在外界看來,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慶後的這次中央全會,分量將會很不一般。
看點二:不尋常的議題
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主要議題是什麼?答案其實在8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已揭曉。
主要議程有兩個: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二是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
前者是慣例,後者卻令外界感到有些意外。
此前,有媒體對中央全會進行過梳理分析:一中二中全會大多為人事議題,三中全會大多討論改革,四中全會大多關乎黨建,五中全會大多涉及國民經濟規劃,六中全會主題不固定,七中全會主要是為下一屆黨代會做準備。
然而,十九屆四中全會卻並未聚焦黨建、經濟等某一具體領域,而是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
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上,《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稿將提請審議。
這份文件此前已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了意見。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文件稿提請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
熟悉中國政治的人都知道,「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十九屆四中全會把研究這個總目標的若干重大問題列入主要議程,頗有深意。
雖然十九屆四中全會研究的問題相對宏觀、專業,但將對十幾億中國民眾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深遠影響。
看點三:「三步走」的總體目標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戰略決策以來,一系列事關全局的改革舉措相繼推出,形成大潮奔湧之勢,全面深化改革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十九屆四中全會又將作出怎樣的戰略決策?各界都很關注。
這從10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可以窺得一斑。
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會議披露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為了實現這個「三步走」的總體目標,十九屆四中全會料將作出更多安排和部署。外界關心的一些重大問題,或許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回顧歷屆四中全會看點
●十一屆四中全會
時間:1979年9月25日至28日
成果:討論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等。
看點:《決定》規定了25條農業政策和措施,包括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的所有權和自主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剝奪或侵犯其利益。
●十二屆四中全會
時間:1985年9月16日
成果: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草案)》。討論確定了關於進一步實現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的原則等。
看點:全會高度評價葉劍英等一批老同志從黨和人民利益出發,積極促進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的表率行動,同意他們不再擔任中央三個委員會成員的請求,並向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報告。
●十三屆四中全會
時間:1989年6月23日至24日
人事:全會對中央領導機構的部分成員進行了必要的調整,選舉江澤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等。
看點:全會明確宣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和基本政策,必須繼續貫徹執行。
●十四屆四中全會
時間:1994年9月25日至28日
成果: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等。
看點:全會集中討論了黨的建設問題,提出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培養和選拔德才兼備的領導幹部。
●十五屆四中全會
時間:1999年9月19日至22日
成果: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增補胡錦濤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撤銷許運鴻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職務,開除其黨籍等。
看點:全會確定了到2010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必須堅持的指導方針。
●十六屆四中全會
時間:2004年9月16日至19日
成果: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決定胡錦濤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撤銷田鳳山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開除其黨籍等。
看點:全會確定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和各項部署,首次把「執政能力建設」作為中央全會的中心議題。
●十七屆四中全會
時間:2009年9月15日至18日
成果: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
看點:全會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作出了部署,強調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進黨內民主,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推進人事制度改革,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以堅強黨性保證黨的作風建設。
●十八屆四中全會
時間: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
成果: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李東生、蔣潔敏、楊金山、王永春、李春城、萬慶良開除黨籍的處分等。
看點:全會把法治中國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我們黨首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在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出18個年頭之後,法治中國的建設將展開新的藍圖、邁向更高境界。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人民網
原標題: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三大看點
責任編輯:鄭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