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間的故事太長了,他和我一樣都是不認輸的人。他說,管理層贏得了冠軍。我說,我可沒看見管理層哪個人頂著流感打比賽,哪個人帶傷上場。——喬丹入選名人堂時的演講提及自己和前公牛總經理傑裡·克勞斯的關係這麼說道。
上個世紀90年代的公牛隊,可以說是球迷揮之不去的記憶。
假如說,80年代的NBA是「黃綠大戰」的時代、是大鳥伯德和魔術師詹森的交相輝映。那麼,90年代的NBA更像是「公牛紅」的時代,是籃球之神喬丹一個人的獨舞。
只可惜沒有如果,要不然,公牛王朝的輝煌或許不止於兩個三連冠。
「教練與球員拿到總冠軍?不,是球隊拿到總冠軍。」這是時任公牛隊總經理傑裡·克勞斯的一句話,而他也是公牛王朝背後的那個人。
即便,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大多數的時候這位總經理和球員,尤其是和喬丹之間的關係處理的可謂是一團糟,但毋庸置疑的是,沒有他的遠見,或許,很難有公牛王朝的輝煌。
1985年克勞斯接手公牛的時候,除了喬丹之外,克勞斯坦言球隊其餘的11名球員都不想要。在這種情況下,克勞斯也是雷厲風行的對陣容進行改造,各種功能性的球員開始引進成為喬丹的幫手。
在選秀方面,得到了NBA歷史上最出色的二當家皮蓬(在首輪第5順位被超音速選中,隨即被交換至公牛隊)、「眼鏡蛇」格蘭特以及最佳第六人庫科奇;自由球員市場及交易方面,甘願出任藍領內線的比爾·卡特懷特、「花大蟲」羅德曼、澳洲大個郎利等等,都分別成為了兩個三連冠時期不可或缺的一員。
當然,除了球員的引進之外,還有一件事不得不佩服克勞斯的眼力和魄力,那就是籤下了主教練菲爾·傑克遜,這位分別率領公牛和湖人打造王朝的傳奇主帥。
要知道,在當時,沒有人能夠想到菲爾·傑克遜能夠在NBA找到一份工作,就連他自己,也已經決定放棄籃球,回歸學業。但後面的事情無須贅述,克勞斯拯救了菲爾·傑克遜,而菲爾·傑克遜的「三角戰術」,也讓喬丹打得更加如魚得水,為接下來的兩個三連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那般,克勞斯堅定的認為球員不能夠凌駕於球隊之上。而這,也可以說是克勞瑟出任總經理時的「信條」。
自然,和喬丹一樣,擁有強烈控制欲的兩個人,關係的「水深火熱」可想而知。套用現在一句話,即便你是聯盟第一人,但克勞斯絲毫沒有慣著喬丹;而喬丹,也沒有給克勞斯好臉色,甚至於喬丹還給克勞斯起了一個「Crumbs」的綽號,原意為:碎屑(尤指麵包屑或糕餅屑),引申義則可以理解為「廢物」。
直到喬丹退役,克勞斯卸任總經理,兩人之間的關係依舊沒有緩和。
這一切的一切,一直到了克勞斯去世的時候,才發生改變。
「克勞斯是公牛王朝的關鍵人物,他對於公牛,對於芝加哥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喬丹這麼說道,只可惜,克勞斯再也聽不到了。
「毀譽參半」——可以說是克勞斯經理生涯的濃縮。
我們可以說他自大、自負,但誰又能夠否認,克勞斯沒有這個資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