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的傳奇教練傑裡·斯隆走了,帶著球場上無數的榮耀以及一生未曾奪冠的些許遺憾。
回顧斯隆的一生,如果要說有什麼事情在真正意義上「擊倒」過這個強悍的男人,那可能只有帕金森併發症和路易體痴呆症了。
從球員到教練,斯隆定義了一種只屬於他的強硬和堅持。伴隨一支球隊23年、成為美國四大體育聯盟執教同一球隊最長時間的教練、20次殺入季後賽、贏下1223場勝利、NBA聯盟排名第四……光是這樣一組數據就足以說明斯隆教練的偉大。斯隆的傳奇,並不只在於他的成就,而是他能始終堅持一種信念,並且將其做到極致。
「某種意義上,傑裡·斯隆就等同於是猶他爵士。」5月22日,在爵士隊的官方哀悼聲明中,球隊給予了斯隆最高的致敬,「他永遠是爵士的一份子。」
斯隆以鐵血強硬的性格著稱。4號斯隆,強硬的「芝加哥公牛先生」談到傑裡·斯隆的名字,大多數年輕球迷的第一影響就是「那個差點在總決賽中擊敗喬丹」的傳奇教練。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位「成就」了喬丹公牛王朝的「背景板」,曾經卻是芝加哥球迷口中「公牛隊的臉面」。
1966年,芝加哥公牛進入聯盟。按照當時的規矩:聯盟原有球隊會建立一個8人保護名單,其他球員均可供新球隊遴選。剛剛進入聯盟一個賽季的斯隆,在巴爾的摩子彈隊場均得分僅排在12位,球隊自然放他去了家鄉球隊試訓。
隨後,斯隆成為公牛歷史上第一個被選中的球員。
「永遠不要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要一直保持飢餓,一直刻苦訓練。」斯隆在參加公牛試訓時的「狂言」就讓球隊管理層眼前一亮,「我沒有跟我對位的球員那麼優秀,就只能付出雙倍的努力。」斯隆也確實做到了,在芝加哥的前六個賽季,這位只有198CM的球員場均超過8個籃板。由於傷病,斯隆只打了11個賽季,場均貢獻14.7分、7.7個籃板和2.2個搶斷,他也成為NBA在有數據記錄的時代以來,唯一能夠在職業生涯保持「7個以上籃板同時完成2次以上搶斷」的球員。
更重要的是,他將那種強悍的籃球風格注入了公牛的籃球文化之中。
「我在搶籃板的時候,他總是會抱住我。」勇士傳奇裡克·巴裡這樣形容斯隆的防守,「當你兇狠突破試圖製造犯規時,別人躲都來不及,斯隆卻會主動跳起來去對抗。」
斯隆的逝世引發籃壇集體哀悼。斯隆曾經被菲爾·傑克遜稱為「瘋子」和「球場藍領工人」,但也正是憑藉這種強悍的球風,在他為公牛效力的11個賽季裡,球隊在前9個賽季8次殺入季後賽,兩次進入分區決賽,他自己則四次入選全聯盟防守一陣,兩次防守二陣,兩次全明星。
斯隆的4號球衣,是公牛隊史上第一件被退役的球衣,這已經足以說明他對於公牛的意義。
令人玩味的是,2009年,斯隆、喬丹和斯託克頓一起進入了NBA名人堂。《喬丹法則》的作者薩姆·史密斯彼時這樣寫道:「『芝加哥公牛先生』將正式進入名人堂。是的,麥可·喬丹的名字也在其列,但『芝加哥公牛先生』卻是傑裡·斯隆。」如果有人敢在「籃球之神」麥可·喬丹面前說自己有資格代表芝加哥,那大概也只有斯隆了。
「麥可·喬丹站在公牛前人的基座上成功。」薩姆·史密斯這樣形容斯隆的球員生涯,「而傑裡·斯隆就是這個基座的奠基人。」
23年1223勝,他是猶他爵士的精神球員時代的斯隆,將自己的強悍融入了公牛的球隊文化;而在教練時代,斯隆的這份鐵血和強硬則成為了猶他爵士的精神力量。
斯隆也曾經短暫執教過公牛隊三個賽季,但成績並不亮眼,只有一次殺入季後賽。而在遠赴鹽湖城之後,斯隆在對的時間遇到了一支對的球隊。
猶他爵士被球迷們津津樂道的輝煌歲月,還是那段曾經在總決賽舞臺上和喬丹拼殺至最後一秒的時光。很多人說「猶他雙煞」的組合撐起了當時的爵士,馬龍的鐵肘和斯託克頓的膝蓋是球隊一次次殺入季後賽的保證,但很少人記得,在當年的選秀大會上馬龍哭著鼻子上臺,斯託克頓也曾是一個面對關鍵選擇局促不安的年輕人。
他們都並非天生強橫,但是傑裡·斯隆教練喚醒了他們心中的鐵血。
事實上,斯隆的強硬幾乎出現在爵士隊的任何一處,從場上到場下,包括斯隆對於任何細節的把控,甚至到了球鞋的顏色和球衣是否扎進褲子裡。有一次賽前馬龍告訴斯隆,自己打算穿黑色球鞋(為自己的新鞋推廣),斯隆咆哮著回應:「敢穿你就給我滾。」
很難想像這位NBA歷史得分榜第二的球員,在細枝末節上仍要請示教練。而馬龍也言聽計從,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後,老老實實地換回了白色球鞋。
斯隆要求隊員嚴格執行戰術,甚至細緻到球員必須把衣服扎進褲子裡。
斯隆締造了猶他爵士隊的一個時代。「如果一名球員訓練時沒有把球衣扎進褲子,不管訓練多激烈,斯隆教練都會叫停訓練,要求球員扎進去。」一名爵士球童回憶說,「有一些新秀球員會被嚇到,手忙腳亂扎衣服,引起鬨堂大笑。」
但也正是這樣細緻嚴謹的做派,才成就了NBA偉大的雙人組合:馬龍與斯託克頓。斯隆圍繞著馬龍和斯託克頓,精細地打磨擋拆戰術,在1997和1998連續兩年將爵士帶到了總決賽的舞臺。
遺憾的是,那是屬於喬丹和公牛的王朝。連續兩年折戟總決賽的斯隆和爵士,成了不少球迷口中的「反派」。但斯隆的堅持,並沒有一絲動搖。
23個賽季裡,他20次帶領球隊殺入季後賽,13個賽季拿下常規賽50勝,在猶他的教練生涯贏下1223場,爵士的球館裡至今還高懸著那件以他執教的勝場數(1223場)為號碼的球衣。「我不在意任何數字和數據。」斯隆曾在2010年接受採訪時曾經說,「我只是遇到了一支好的球員,願意給我機會讓我實踐自己的意志,然後一起奮鬥了這麼多年。我感謝和我共事的教練們,球隊的成就屬於他們,不是我一個人。」
但名帥波波維奇對斯隆的評價足以證明這位鐵血教練在聯盟中的影響,「有一個人,我一直遠遠地將他看作導師,他就是傑裡·斯隆。」
比丟冠更遺憾的,是放下教鞭斯隆對細節的追求鑄造了「猶他雙煞」的輝煌,但也因為這份堅定不肯讓步,讓他在猶他爵士度過23個賽季後黯然離開。
2011年2月11日,斯隆突然宣布退休,那個賽季還沒有結束,斯隆只帶隊打了54場比賽。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老淚縱橫:「我的時間到了,是時候離開了。」
和德隆的衝突後,斯隆黯然離開帥位。巧合的是,就在前一天,爵士在主場剛剛以86比91不敵公牛。比賽中,被稱為「吃飯睡覺打保羅」的德隆,未能執行斯隆原先布置的戰術,導致兩者在半場休息時發生激烈爭吵。
「你想讓我現在就走人嗎?」彼時,風頭正勁的德隆表達著對老帥的不滿。賽後,斯隆找到爵士老闆格雷格·米勒,說出了那段與他的強硬性格截然相反的話,「我已經幹這行太久了,我已經沒有什麼剩下的了,我覺得我完了,我已經油盡燈枯了。」
對於從球員時代到教練時代都不曾畏懼過任何困難的斯隆來說,要在怎樣的壓力和失望之下,才會說出這樣一番話。雖然斯隆從未承認過「德隆逼走了自己」的傳聞,但這位千勝教頭自此放下了23年的爵士教鞭。頗為諷刺的是,兩周之後,德隆也被交易至其他球隊。
7年後,面臨無球可打境地的德隆,親自拜訪這位恩師,向他賠禮道歉。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斯隆選擇了握手言和。只是,離開爵士的德隆發展並不順遂,早已沒了往日的鋒芒;而斯隆也被診斷出帕金森綜合症和阿爾茲海默症。
當斯隆去世的消息傳出後,曾經的「叛逆少年」德隆在社交平臺上感慨:「我知道當年在猶他我們之間的故事結局不盡人意,但我很高興能夠在一切都為時已晚之前有機會與他坐下來冰釋前嫌。」
「這件事情註定將在我餘生當中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我很榮幸能夠在猶他為他效力五年半時間,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太多東西。當你離開球場時,他總是會站在你身後支持你。」
強硬與柔軟,這是他留給年輕人的財富回顧斯隆的一生,美國媒體ESPN用了四個詞來總結:堅持、自律、強硬和無私。
這就是斯隆的偉大之處,他將自己堅持的信念演繹到了極致,然後定義了什麼是「強硬」,而這也是因為他經歷過太多生活中的苦難,才鍛造出了一個不屈的靈魂。
1942年,斯隆出生在伊利諾州麥克萊恩斯博羅以南15英裡的一個鄉村,他是家中第10個孩子。不幸的是,父親在他4歲那年就去世了。父親的離世不得不讓這個大家庭的每個人提前承擔生活的重任。
退休患病之後,斯隆仍然堅強以對。凌晨4點半是斯隆起床的時間,他要在去學校之前幹完自己那部分農活,7點半步行3公裡多趕到學校,這樣才能趕上籃球隊的晨練。
斯隆在一個只有一間教室的高中讀到8年級,隨後被伊利諾伊大學錄取,但他只待了5個星期便直接逃離回老家,在油田找了一份工作。而母親嚴厲地點醒了他:「油田工作是不是你畢生的追求?」
反覆權衡後,斯隆選擇伊萬斯維爾學院重啟了自己的籃球之路。斯隆只有196CM,但卻是球隊中最高的球員,因此他經常在比賽中防守對方中鋒。但這對他來說並不算什麼,他說:「身材並沒有什麼不同,不同的是你的心有多強硬。」
1965年,他率領球隊在NCAA二級聯賽拿到29勝0負的不敗戰績,兩奪NCAA二級聯盟全美冠軍,以至於這所學校的後來人口口相傳:是斯隆讓全世界知道了這所學校的存在。
但在球場上強硬的形象背後,斯隆其實是個感情柔軟的人。爵士的一位球童曾經回憶,「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前,他都會和更衣室每個人握手,幾十年如一日」。如果不是媒體報導,大多數人都無法想像,一個作風如此強硬的教練,在得知女兒訂婚後,竟然情緒失控崩潰大哭。
2016年4月,斯隆患上了帕金森綜合症和路易痴呆症。但這個倔強的老頭,依然堅持每天走6.4公裡鍛鍊身體。即便日後糟糕的身體已經不能支持他如此,但在能源方案球館,爵士隊的主場比賽卻總能看到他的身影。「這是一種很艱難的狀況。」患病的半年後,斯隆還接受過媒體的採訪,「因為你要慢慢遠離曾經深愛的事情。這也許就是結局,但是你永遠都不會知道。」
終究,強硬如斯隆也沒能戰勝病魔,但他留下了太多的財富——即便沒有贏得冠軍,依舊堅持自己的信念和風格,並且將其發揮到極致,這是他的精神。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冠軍,但是斯隆,卻成就了一份如冠軍般令人崇敬的偉大。(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