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國家植物博物館國際競賽設計方案:沒有邊界的園林

2020-12-05 環球建築

2019年SHL建築事務所攜手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成功入圍雲南昆明國家植物博物館核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建築方案國際競賽,旨在為「春城」昆明帶來一座全新的國家植物博物館。

項目場地選址於昆明市中心以北約12公裡處的一片山谷中,主館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成後的植物博物館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公共建築,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科普教育於一體。

沒有邊界的園林

與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類似,總體規劃旨在塑造一片微縮的雲南景觀。與此同時,將科普教育體驗最大化,為探索和知識交流創造新的機遇。參觀者可以從各個方面體驗自然景觀,自發探索自然的力量。館中展示的不同生態系統將帶領人們穿越雲南,探索當地自然之美。

主館的帶狀建築造型,來源於設計規劃的步行流線,旨在為遊客帶來一次難忘的體驗,一次感受生態多樣性的旅程。

是建築?還是景觀?

中國在植物學和藝術學方面都有著悠久的研究歷史。SHL的設計方案則將中國古代植物學和傳統繪畫中「花卉畫」的藝術語言相結合。

《芥子園畫譜》(清初)是集大成之作——是中國植物學研究的成果,也是中國花卉繪畫的第一本學習指南。諸多國畫大家皆曾得惠於此,通過研究和學習這本指南的技藝來開創各自的繪畫風格。

花卉畫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思想。畫家們試圖通過抽象表達,展現植物的神韻和姿態。

畫家們將植物結構為枝、葉、花三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描繪方式。

基於中國花卉畫的寫意手法,設計將植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枝」、「葉」、「花」轉譯成植物博物館的建築形式。作為國家植物博物館的標誌建築,兩個溫室與展廳,以花葉與枝幹的形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一段探索之旅

SHL的設計方案將帶領遊客參觀雲南的森林、草原、溼地、茶園、花卉和草本植物等。

館中各個自然生態群落的位置取決於現有的地形環境,以及建築與場地景觀周邊的關係。

熱帶溫室和荒漠溫室,漂浮在熱帶草原景觀的邊緣。

設計精心規劃的參觀路線將帶領遊客穿越建築,營造流暢的參觀體驗。

展臺結合懸掛的生態系統模型,闡述了植物的起源。室內展覽與戶外自然環境的相映成趣,營造出置身自然之中的無限沉浸感。

在去往熱帶溫室和荒漠溫室之前,遊客將首先來到地下展廳,了解不同土壤的區別。

荒漠溫室涵蓋了許多不同的生態群落結構,從半乾旱到乾旱的沙漠,再到沙漠綠洲和沿海沙漠。展廳中還包括了滑沙、皮划艇和攀巖等體驗活動。

荒漠溫室利用光線,再現了沙塵暴的視覺衝擊效果。

跟隨步伐,遊客可以從地下大廳進入熱帶溫室,體驗熱帶雨林中特有的潮溼與水氣。

在這裡,你可以拾步盤旋而上,體驗在樹冠上的感覺,然後步行或選擇乘坐滑索回到地面。

設計提供了由外及內的清晰參觀流線,與此同時將科普教育體驗最大化。參觀路線的設計是為了合理疏導參觀體驗,在保證博物館日常高效運營的同時,確保了公共參觀者不會干擾研究所的正常工作。

項目概況

業主:昆明大健康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

國內設計院:ECADI

結構顧問:Schlaich Bergermann Partner

景觀顧問:SLA

建築面積:60.000 m2

競賽時間:2019

狀態:方案

建築效果圖: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 Beauty and the Bit

本文資料來自:SHL建築事務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國深博物館(暫用名)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公告
    國深博物館(暫用名)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公告Announcement on 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Competition of Guoshen Museum (Tentative Name)
  • [分享]昆明國家植物博物館設計圖資料下載
    知名地產類型:市級公園        圖紙深度 :方案(初設圖) 項目位置:江蘇            設計風格:現代風格 圖紙格式:PPT            圖紙張數:61張 景觀設施:亭•廊•花架,平臺•棧道•汀步,座凳•座椅,雕塑,水景設計,景觀照明 簡介:【江蘇】}南京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景觀地質公園碑概念設計方案;地點:中國南京湯山公共區域景觀設計
  • 國家海洋博物館LOGO設計方案徵集公告
    國家海洋博物館目標是建設一座國內領先、國際一流,與我國海洋大國地位相匹配的,展示海洋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成果的綜合性國家海洋博物館。國家海洋博物館以「海洋與人類」為主題,建築造型如魚躍海面,體現人類向海洋的探索,建成後將成為國家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引導社會公眾了解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倡導「和諧海洋 和諧世界」的核心理念。
  • 園林是中國人看待建築和植物的方式,西方又與東方有何不同?
    沒有想到,2018年,建築師童寯會成為一個小的熱點。浦睿文化和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童寯的《東南園墅》、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張琴的童寯傳記《長夜的獨行者》。才華出眾的童寯,在設計導師畢克萊的指導下,僅用3年時間完成學業,獲碩士學位。在學習期間,童寯曾多次參加建築設計競賽,數次獲獎,其中包括1927年全美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羅丹博物館)二等獎和1928年設計競賽(新教教堂)一等獎。童寯在中國建築史上留名,除了設計,他的一大貢獻是中國近代造園理論研究的開拓者。在30年代初,童寯就開始進行江南古典園林研究。
  •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S1衛星廳主題勞動競賽啟動
    在兩條運轉繁忙的跑道之間,昆明長水國際機場S1衛星廳的建設現場,一片不懈勞作的景象,為確保年底工程全面竣工,「百日攻堅」主題勞動競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隨處可見「保進度、保投資、立新功」「建設質量強國,決勝全面小康」的紅幅標語口號。
  • 深圳海洋博物館面向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
    中國網5月27日訊 近日,記者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局和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工程設計管理中心已聯合發布深圳海洋博物館建築方案設計國際競賽正式公告,面向全球徵集建築設計方案。深圳海洋博物館選址於深圳東部大鵬半島新大片區,三面環山,面朝龍岐灣,地理自然環境優越。
  • 「青臺中日工業設計村」概念設計方案國際競賽公告
    2 0 2 1 · 中國蘇州相城設計綠洲·青臺中日工業設計村概念設計國際競賽正式開賽!現面向全球公開報名!項目將採用國際競賽的方式,徵集概念設計方案,打造一個以設計為核心、規劃獨特的商、旅、文、產於一體的商業綜合體。
  •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S1衛星廳「百日攻堅」主題勞動競賽正式啟動
    為更好服務雲南輻射中心建設,充分調動昆明長水機場S1衛星廳項目參建單位和廣大建設者攻堅克難、創先爭優、建功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高質量完成昆明長水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各項任務,9月7日,雲南省總工會、昆明市總工會、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S1衛星廳舉辦了「百日攻堅」主題勞動競賽暨質量月啟動會。
  • 【植物景觀設計】昆明植物園水景園(單子葉植物區)
    昆明植物園水景園(單子葉植物區)佔地約32畝,由2個人工湖、大小2個人工島、環湖種植區及展覽蔭棚組成。
  • 「南海明珠」生態島概念規劃國際設計競賽結果出爐
    南海網記者 劉洋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8月3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 王旭)8月30日下午,海南省重點項目——「南海明珠」生態島的概念規劃國際設計競賽結果出爐。來自美國的迪勒·斯科菲迪奧與倫弗羅工作室獲得一等獎,英國的諾曼·福斯特事務所獲得二等獎,美國的摩弗西斯建築事務所獲三等獎。
  • 2019年昆明植物所全國科普日活動預告
    一、時間:9月15日 10:00-16:00  二、地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三、活動主題:「禮讚共和國 智慧新生活」  四、組織機構  主辦:雲南省植物學會 雲南吳徵鎰科學基金會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承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  協辦:全國科學院聯盟生物多樣性分會
  • 論園林設計中的植物構成要素
    植物景觀的基本元素讓花園構成了極富變化的無限活力,植物的構成讓園林的設計如虎添翼,園林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二、園林景觀設計的概述   具體來說景觀設計是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利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通過變換地形、植物、建築和裝飾花園的方式創造美麗的自然環境和生活、娛樂的過程。通過景觀設計環境功能的審美價值,以日常使用和生態可持續發展作為保證。
  • 自然博物館設計平面圖_2020年自然博物館設計平面圖資料下載_築龍...
    公園的位置體現了瑞士景觀的悖論:基礎設施,郊區和田園風光緊密交織在一起。這就是任務的開始: 如何在體育設施 住宅區和主幹道之間的高速公路隧道上 設計有自然歷史公園?  在自然或景觀等概念不再具有明確含義的時代,公園探索了人造自然/自然人工的主題。一個長滿蕨類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的樹林總結了公園。它過濾異構環境,讓遊客在精神上沉浸在公園裡。除了主要是原生植物外,還有異域繡球花等植物。
  • 德國新包浩斯博物館競賽決賽入圍方案 / Penda
    Competition : The new Bauhaus Museum in Dessau, Germany by PendaPenda參加了德國新包浩斯博物館的競賽他們的方案相當富有創意,建築底層下方有兩個能夠旋轉的大體量,這兩個體量能根據需求進行旋轉,讓博物館由功能定義,而非由形式定義。Penda的主持建築師Chris Precht表示:「城市是快速變化和生動的,而建築是穩定緩慢而且被動的,因此我們開始思考與人互動的建築,適應周邊環境的建築。因此我們嘗試在建築中建立一個可以變化的構架」。該項目實現了藝術與技術的新結合。
  • 昆明打造4大「客廳」 園林綠化鄉土樹達143種
    中國園林網8月30日消息:昨日,記者從昆明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在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方面,昆明將著手打造四個「客廳」,即文化客廳、生態客廳、園藝客廳、養生客廳。近日,昆明市園林綠化局對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提升昆明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養水平的建議》提案進行回復。
  • 『空間重構』第九屆艾景獎國際競賽活動方案 | 文末有福利
    第九屆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賽活動方案 (學生組) 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運動的浪潮,我國城鄉規劃布局將面臨巨大的變革。自然空間、生態空間、公共空間、文化空間越來越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
  • 廣州博物館和科學館中標方案效果圖
    廣州市博物館勝出方案「城市的觀賞者」  未來,廣州市博物館的屋頂將設有對公眾開放的「城市陽臺」;廣州科學館將有能變換不同顏色的「陶瓷」外牆。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國土規劃委員會獲悉,廣州市博物館和廣州市科學館已確定中標單位,中標單位將獲得廣州博物館單體建築方案設計至施工圖階段的設計權。
  • 中國園林植物設計品種研究推薦-昆明地區(喬木篇)
    因而,我們設計師在引進外來的適宜於昆明生長的優良物種的同時,應大力開發最適應本地的鄉土物種.在綠化初期,應儘可能多種植物種類,讓其進行生存競爭,最後形成穩定的擬自然的植物群落,這樣的群落可吸引進小動物與微生物,具有最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以及最好的生態效益.使居民真正有回歸自然的感覺.
  • 園林景觀設計的九種方法
    各種法則法規都要了解掌握,才能在具體的設計中,運用好各種景觀設計元素,安排好項目中每一地塊的用途,設計出符合土地使用性質、滿足客戶需要、比較適用的方案。 景觀設計中一般以建築為硬體,綠化為軟體,以水景為網絡,以小品為節點,採用各種專業技術手段輔助實施設計方案。
  • 昆明動物所舉辦第三屆科學節活動
    >小】 語音播報   10月31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在昆明動物博物館舉辦主題為的第三屆科學節活動,開展動物學方向腦科學講座及科學體驗項目,帶領公眾走近科學,用好奇拓寬知識邊界,用科學連接未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