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SHL建築事務所攜手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成功入圍雲南昆明國家植物博物館核心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建築方案國際競賽,旨在為「春城」昆明帶來一座全新的國家植物博物館。
項目場地選址於昆明市中心以北約12公裡處的一片山谷中,主館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建成後的植物博物館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公共建築,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科普教育於一體。
沒有邊界的園林
與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類似,總體規劃旨在塑造一片微縮的雲南景觀。與此同時,將科普教育體驗最大化,為探索和知識交流創造新的機遇。參觀者可以從各個方面體驗自然景觀,自發探索自然的力量。館中展示的不同生態系統將帶領人們穿越雲南,探索當地自然之美。
主館的帶狀建築造型,來源於設計規劃的步行流線,旨在為遊客帶來一次難忘的體驗,一次感受生態多樣性的旅程。
是建築?還是景觀?
中國在植物學和藝術學方面都有著悠久的研究歷史。SHL的設計方案則將中國古代植物學和傳統繪畫中「花卉畫」的藝術語言相結合。
《芥子園畫譜》(清初)是集大成之作——是中國植物學研究的成果,也是中國花卉繪畫的第一本學習指南。諸多國畫大家皆曾得惠於此,通過研究和學習這本指南的技藝來開創各自的繪畫風格。
花卉畫強調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思想。畫家們試圖通過抽象表達,展現植物的神韻和姿態。
畫家們將植物結構為枝、葉、花三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描繪方式。
基於中國花卉畫的寫意手法,設計將植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枝」、「葉」、「花」轉譯成植物博物館的建築形式。作為國家植物博物館的標誌建築,兩個溫室與展廳,以花葉與枝幹的形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一段探索之旅
SHL的設計方案將帶領遊客參觀雲南的森林、草原、溼地、茶園、花卉和草本植物等。
館中各個自然生態群落的位置取決於現有的地形環境,以及建築與場地景觀周邊的關係。
熱帶溫室和荒漠溫室,漂浮在熱帶草原景觀的邊緣。
設計精心規劃的參觀路線將帶領遊客穿越建築,營造流暢的參觀體驗。
展臺結合懸掛的生態系統模型,闡述了植物的起源。室內展覽與戶外自然環境的相映成趣,營造出置身自然之中的無限沉浸感。
在去往熱帶溫室和荒漠溫室之前,遊客將首先來到地下展廳,了解不同土壤的區別。
荒漠溫室涵蓋了許多不同的生態群落結構,從半乾旱到乾旱的沙漠,再到沙漠綠洲和沿海沙漠。展廳中還包括了滑沙、皮划艇和攀巖等體驗活動。
荒漠溫室利用光線,再現了沙塵暴的視覺衝擊效果。
跟隨步伐,遊客可以從地下大廳進入熱帶溫室,體驗熱帶雨林中特有的潮溼與水氣。
在這裡,你可以拾步盤旋而上,體驗在樹冠上的感覺,然後步行或選擇乘坐滑索回到地面。
設計提供了由外及內的清晰參觀流線,與此同時將科普教育體驗最大化。參觀路線的設計是為了合理疏導參觀體驗,在保證博物館日常高效運營的同時,確保了公共參觀者不會干擾研究所的正常工作。
項目概況
業主:昆明大健康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
國內設計院:ECADI
結構顧問:Schlaich Bergermann Partner
景觀顧問:SLA
建築面積:60.000 m2
競賽時間:2019
狀態:方案
建築效果圖: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 Beauty and the Bit
本文資料來自:SHL建築事務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