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葉女士的雙眼原先有300度的近視,為了摘掉眼鏡,今年5月份,她在浙江眼科醫院杭州院區做了半飛秒雷射手術,花了1萬6 。可是手術做完之後,並不如想像的結果。
「我覺得就是角膜上皮脫落了,那種感覺是很難受的,根本沒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眼睛有種灼燒感,發紅、脹痛。」葉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種刺痛感已經一個多月了,我現在焦慮症,每天晚上吃三顆安眠藥睡覺。」
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小強熱線》視頻截圖
對此,浙江省眼科醫院杭州院區主任醫師葉宇峰在媒體回應,手術本身沒有問題,他們對葉女士的眼睛做過診斷,她的角膜上皮並沒有脫落,現在的症狀,主要是她本身的偏頭痛和焦慮導致,這兩種基礎疾病會放大她對乾眼症的感受。
葉女士表示,她的確有偏頭痛,也有乾眼症。但是在手術前,她壓根不知道幾種病症互相作用,會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如果醫生能明確告知,她壓根不會做這個手術。
不過,院方也表示,葉女士的事情,他們肯定會關注,在繼續治療她乾眼症的同時,同時治療焦慮症和偏頭痛,希望能夠改善葉女士的狀況。
對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王凱表示,「由於角膜基質層間神經的切斷,近視手術早期必然會出現乾眼的症狀,它有一個癒合的過程,做完近視手術頭三個月說乾眼症、眩光、視覺質量差等意義並不大。一般情況下,切斷的角膜神經在術後半年以上才會重新長好,到時候乾眼的症狀會自然減輕或者消失。視覺質量的恢復同樣需要時間,年輕人普遍比年紀大的人恢復快一些。大多數人視力早期就可以達到1.0,甚至1.2的視力,但也有極少數患者術後半年才達到一個最佳狀態。」
「很多患者開始也是不理解,恢復期很焦慮,一般經過溝通後都會緩解。術前談話對相關問題的溝通十分重要。提前告知,比術後解釋更能使患者達到合理的術後預期。」王凱表示,「近視手術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一些極端性格的人,對視力要求非常高,非常焦慮的人其實是不太適合近視手術的。在情緒的作用下,恢復期的種種不適或不良體驗會被放大,容易誇大病情,甚至無法接受。」
除了性格和心理上的問題,眼部條件其實是手術的基礎要求。王凱介紹,「角膜屈光手術就是在眼球上做減法,如果你的角膜厚度不夠,可能就做不了這個手術。此外,只有年滿18周歲、眼睛的屈光度穩定在一年以上的人才可以接受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因為未滿18周歲的孩子眼球發育未定型,容易出現術後回退現象,加上眼球仍處於變化之中,術後的不確定性較大。絕對安全的手術是不存在的,近視手術總體上是安全的,我自己也做了全飛秒手術,但是仍有極少數患者術後仍然會出現遠期的併發症。」
降低雷射近視手術帶來的後遺症風險,除了找正規醫院和專業醫生做嚴格術前檢查外,近視患者自身也要對近視手術的種類多了解一些相關知識,結合自身的需求,真正符合手術條件和心理預期後再上手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