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蘇試試驗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2016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3.94億元,同比增長25.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97.38萬元,同比增長11.47%,儀器儀表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11.44%。其中試驗服務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44.02%,是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業績驅動因素
報告期內,試驗服務收入158,306,413.10元,同比增長44.02%,試驗服務收入的增長是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報告期內,公司在上海、北京、成都等11個城市舉辦新產品推介會,並參加歐洲汽車展、北美汽車展、俄羅斯測試與控制展等各國展覽會,加強溝通,擴大產品宣傳力度,取得良好的效果。2016年度新產品銷售訂單總金額達13962萬元,同比增長119%。
報告期總體經營情況
1、試驗設備拓展延伸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力學環境試驗設備的研發和生產,以及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在充分調研下遊各行業客戶的需求後,自2010年起,公司將溫溼度環境試驗箱產品作為公司試驗設備的另一個研發目標,發展方向定位在「大型、節能、智能網際網路+」環境試驗設備和高端綜合類環境試驗設備兩個方向上。
公司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相關技術儲備,現已具備生產「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控制」高端三綜合環境試驗系統的能力,並在環境與可靠性服務領域積累了大量相關數據、經驗,同時擁有大量優質的客戶資源基礎。為更好地發展環境試驗設備製造業務,公司新設立全資子公司蘇州蘇試環境試驗設備有限公司,實現產品由力學試驗類向力學試驗類、氣候試驗類、綜合試驗類轉型,以滿足下遊客戶對環境試驗日漸大型、高端、複雜的需求,提升公司全系列環境與可靠性試驗設備生產與研發能力。
2、試驗服務規模發展
試驗服務收入仍是驅動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實驗室業務規模的擴大,帶動公司試驗服務業務快速增長,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2016年度,試驗服務收入158,306,413.10元,同比增長44.02%。實驗室主要運營情況如下:
1)蘇州廣博作為公司子公司中成立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實驗室,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尤其是軍工類試驗增幅較大,報告期內完成全部試驗合同8785萬元。
2)北京創博以自有資金預先投入其擴建項目;成都實驗室註冊資本增至800萬元,並通過CNAS現場審核。
3)重慶廣博、南京廣博、成都廣博、青島海測增長較快,營業收入及利潤增幅高於試驗服務業務的平均增幅,青島海測是疲勞試驗為特色的蘇試實驗室。
4)北京創博、重慶廣博、上海眾博、青島海測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上海眾博通過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證(CMA);南京廣博通過二級保密資格審核。
5)在西安和廣東兩地,新建廣東蘇試廣博測試技術有限公司、西安蘇試廣博環境可靠性實驗室有限公司。
3、技術研發推動創新
報告期內,公司累計研發投入21,809,251.01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5.53%,同比增長10.10%。報告期內共申請專利32件,其中發明專利9件;獲授權專利33件,其中發明專利12件。申請軟體著作權2件,獲得高新技術產品3項。公司作為主要起草單位之一,2016年度發布《運輸包裝件水平衝擊試驗系統校準規範》(JJF1566-216)。上述成果的取得,為公司的持續穩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質量管理提高效率
公司建立「抓質量、抓管理、提高效率」的年度工作方針,修訂、完善質量體系文件,通過開展抓典型問題的質量活動,不斷完善技術工藝;通過加強質量檢驗的信息反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5、資本運作實施布局
報告期內,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確定5億元定增項目,主要用於「溫溼度環境試驗箱技改擴建項目」和「實驗室網絡改擴建項目」建設,並啟動相關的準備工作。「溫溼度環境試驗箱技改擴建項目」已成立全資子公司蘇州蘇試環境試驗設備有限公司,「實驗室網絡改擴建項目」已成立控股子公司廣東蘇試廣博測試技術有限公司、西安蘇試廣博環境可靠性實驗室有限公司。
公司希望通過定增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強化公司環境與可靠性試驗設備的研發、生產能力,提升已有實驗室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的能力,深入打造覆蓋全國的環境與可靠性、電磁兼容性試驗服務網絡。
行業分析
從國際工業化發展的歷史看,在工業化初期階段,製造業是產業的主體;而在工業化中後期,科技創新中的專業型科技技術服務逐步發展成為產業的主體。先進位造業轉型既是趨勢也是目標,科技創新中的專業型技術服務業的發展是工業化進程發展的必然階段。
自2009年以來,國家連續出臺《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國製造2025》強國戰略,把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作為重點工程之一,工業服務能力已成為工業強國的重要標誌。公司依託數十年的製造業基礎,於2009年10月成立旗下第一家專業從事產品的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試驗的綜合環境實驗室,為客戶提供試驗技術服務,開啟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的轉型之路。此後陸續建立北京、重慶、廣州、上海、南京、成都、青島、長沙、廣東、西安等多地實驗室,基本建成全國實驗室連鎖網絡,全面從製造業向製造服務業轉型。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試驗服務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9.46%、35.13%、40.16%,公司已將服務業作為拓展企業發展空間的重點。
十三五期間,公司將繼續加大試驗服務投入,進一步完善全國實驗室連鎖網絡,並且通過單個實驗室試驗能力的擴展、試驗規模的提升,以及實驗室網點的增加,提高公司試驗服務收入佔比,從而提高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