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友提供的視頻中顯示,出事男子躺在一條登山道上,醫護人員正跪在地上對其進行心肺按壓。
南都訊 記者陳文才 寒露已過數日,深圳地區方才退去炎熱,迎來了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正適合戶外運動。10月27日上午,深圳市梧桐山風景區大望村一側,一名廣東籍男子楊某在登山時突然發病倒地不起,經120醫護人員搶救無效死亡。經警方初步調查,死亡原因為突發心臟病猝死。醫學人士指出,氣溫驟降的秋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進行高強度的戶外運動。
遊客撥打求救電話,醫護人員趕到施救
27日下午,有網友向南都大件事報料稱,當天上午10點左右,在深圳市梧桐山風景區大望村一側的登山道上,一位中年男子在爬山時突然倒地不起。經過的遊客撥打了求救電話,隨後醫護人員趕到事發地,對男子進行救治。
從網友提供的視頻中顯示,出事男子躺在一條登山道上,黃色的上衣被掀起袒露胸口,一位醫護人員正跪在地上對其進行心肺按壓,另一位醫護人員則正在使用監測儀器,周圍有身穿保安制服的工作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
醫生搶救無效後,宣布男子死亡
在網友提供的另一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幾個人正合力抬著一個黃色的大包裹艱難地沿著山路往下走。網友透露,經過醫生幾十分鐘的搶救,男子還是沒有醒過來,醫生現場宣布男子死亡,於是,好心人和工作人員一起將屍體抬下山。
當日稍晚時候,南都記者從羅湖區公安分局了解到,出事的男子姓楊,廣東人,今年50歲。經法醫初步鑑定,死亡原因為突發性心臟病,排除刑事案件可能。
提醒
秋天,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高強度運動
醫學人士表示,相對於北方的四季分明,南方的秋天總是來得很晚,令人意外,甚至有點竊喜,當人們從炎熱的盛夏中抽離再沉醉於秋天的涼意時,很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並沒有覺察到危險正在來臨。
秋季,因早晚溫差大,恰恰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高發季節。醫學表明,寒冷,會導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從而使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大,增加了心絞痛和心梗發生的概率。有醫學研究表明,氣溫每降低1攝氏度,心臟病發病率就會增加2%。
另外,秋季的適宜運動的溫度,讓人們放鬆了警惕,殊不知,過度勞累和超量運動,同樣會使心功能負擔加重,使得心肌缺血缺氧,從而引發心血管疾病。
醫學人士建議,為預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需注意保暖,管理好情緒,並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適度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