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漫:為什麼我們的國漫,現階段基本不會出現有深度的作品呢
我們的國漫現如今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我相信很多人也一定是看在眼裡了。並且也培養了非常多的國漫粉絲,但與此同時也能看到有人在網絡上提出來這樣的疑問,那就是我們的國漫現如今也可以說是資源豐富,並且不缺乏優秀的創作者,但為什麼沒有出現如日漫一樣非常具有深度的作品呢?這些作品有的是對於社會的諷刺,有的是對於未來的擔憂,更有甚者會提升到哲學,宗教,人類的過去與未來等等,難道說這樣的故事,我們的創作者無法寫出來嗎?
不是沒有,而是缺乏土壤
我們的國漫真正發展,並且有了顯著的提高,事實上也不過就是這十幾年的時間而已,對比於動漫大國,我們的發展確實還是非常年輕的,沒有足夠的沉澱,並且過去和現在的斷層太過於嚴重,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日本的動漫行業也是存在師承關係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傳承,所以才會逐漸積累下來,而我們的國漫則發生了嚴重的斷層,以至於再次打開國門的時候,本就是落後了很多,所以說現如今從事動漫行業的人,以年齡來說也還是太年輕了,沒有足夠多的沉澱。
這些人或許會擁有很多的知識,也具備深層次的思想,但擁有不代表就能完美地表達出來,跟很多行業一樣,紙上談兵是沒有效果的,所以說,我們幾乎是從這十幾年的時間,才是逐漸開始完善的開始,根本沒有渾然天成的,能夠孕育深度作品的土壤,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不是沒有,像是《大護法》在我看來就已經是一次非常勇敢的嘗試了。但最後的結果也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對於現在的國漫來說,這類的作品還是沒有到時候。
審核制度與動漫的定位
具有深度的東西,毫無疑問就要創作者從劇情上來挖掘更有思想價值的東西,這種視角往往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來闡述的,簡而言之就是故事內容所帶有的整體氣質,與本片的核心思想相吻合,不是採用說教的形式,製作手法和風格更是能因人而異的,就如同是電影中的文藝片一樣,沒有什麼所謂的標誌,有的知識創作者的能耐和個人魅力,以及講故事和對於鏡頭的運用,我相信我們的動漫從業者自然是有這樣的能力的,即使沒有也可以學習,甚至是從模仿開始,但重要的是,這類作品往往要把握好度,畢竟現如今,我們很多人對於動漫的定位,以及審核制度,還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現如今的國漫不需要這樣的作品
實際上,即使是發展多年的日本,如果要說真正有深度的作品的話,其實還是鳳毛麟角的,我們今天口中所說的神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商業和藝術性上都達到了完美結合的作品,讓觀眾在感覺有趣的同時又能從中感受到深度的作品,例如《進擊的巨人》,《新世紀福音戰士》等等,畢竟動漫也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大眾文化,那麼「好看」就是非常重要的,簡而言之就是商業上的成功,也只有商業上的蒸蒸日上才會誕生真正有深度的作品。這對於剛剛起步不久的國漫來說,能夠建立一個健康,良心循環的商業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怎樣才能維持一個良性運作的商業環境呢?答案是簡單又複雜的,因為除了自身動漫行業相互維繫好一個成熟運轉的市場之外,這其中包含了人才的培養,資金的投入,良性的競爭等等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好看,只有讓大眾感覺有趣的故事才能去更加吸引粉絲,無論是美漫還是日漫,事實上都是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摸爬滾打逐漸建立起來的,當中自然也是充滿了困難,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為了滿足觀眾的口味,作品開始逐漸精良,人們會更加注意,利用怎樣的方式來講好一個故事,用怎樣的形式來盈利等等。
等市場逐步穩定成熟後,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動漫中,並且會藉助於動漫的形式來表達自身的想法,只不過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還需要一些真正的人才,日本動漫史上出現了宮崎駿,今敏,押井守這樣的動畫導演,相信我們的國漫,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也依然會出現這樣了不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