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自由的愛情一直令人們嚮往憧憬,尤其是在講求「三綱五常」的封建社會,這種戀愛自由的想法要想付諸實踐必須要經受住極大的代價。離經叛道,備受指責,不是每一個女性能夠承受得住,可是就在以相夫教子恪守婦道為主流文化的封建社會,一位傳奇女性,用自己的勇敢行為詮釋了追隨內心,忠於愛情的理論。
人生若只如初見
19世紀末期,正是清王朝統治的衰微時期,整個社會伴隨著戰火硝煙,動蕩不安。但是大炮改變了社會經濟面貌,卻抹殺不了人們心中恪守傳統的觀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幾乎成了不可反駁的至臻名禮。
一個叫施娣女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她卻有一種完全有悖於傳統觀念的進步婚戀觀,還在情竇初開的年紀,施娣等待著那個鐘情於她的心上人出現。
施娣不是一個歷史名人,但是說起她的曾孫子,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就是鼎鼎有名的澳門賭王何鴻燊,或許風霜傲骨是一種家族遺傳,成就了一番家族盛世,令人感佩,當然這自然是後話。
施娣生於廣東,父母都是漁民,家庭生活並不寬裕,所以她小小年紀就隻身一人遠渡海峽去打工,力圖早日脫離父母的供養。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和聰慧在一家洋行中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也是在這裡,她第一次體驗到了愛情之花的自由芬芳。
何仕文,是出生在荷蘭的猶太人,比施娣大整整20歲,自從中國被迫開闢了幾座通商口岸後,他就懷揣著淘金夢來到這裡,希望能獲得一個施展抱負,發家致富的機會。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他十分需要一個本地人來照顧引導他,恰好,他偶然結識了施娣。
娉婷玉立的施娣僅看一眼就深深地刻在了何仕文的心中,在事業還在艱難起步之時,施娣給予他的關懷化為了雪中送炭的暖流,溫暖了他的生活。何仕文邀請她擔任私人翻譯,於是,這對年輕男女像所有浪漫故事那樣相愛了。
何仕文不但懂得浪漫,善解人意,還有所有猶太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經商頭腦。不久之後,何仕文發了家,獲得了一筆豐厚的財富,他和施娣的感情也日漸熾熱,從外表氣質的吸引到靈魂的交互。不久之後,他們同居了,工作上他們相得益彰,感情上他們互相慰藉,不得不說是一對才子佳人的完美組合。
不求名分只要愛情
當時的中國,對於外國人的觀念普遍比較不好,尤其近代的家國之恨,更加致使與洋人勢不兩立的情緒與日高漲。施娣的父母本來希望她能安穩嫁個好人家,生個一個半女度過餘生,沒想到半路出來一個一無所知的洋人。
毫無疑問,施娣的父母與女兒之間展開了關於感情婚姻的激烈鬥爭,施娣的行為在父母眼中已經構成了大逆不道的罪孽。
沒想到,施娣不但沒有向父母認錯,沒有向世俗妥協,還毅然決然表態:自己很愛何仕文,就算沒有一紙婚書,就算沒有陪嫁禮品,她也要和他一直在一起。勇敢的施娣先行向傳統婚姻觀念發起挑戰,她相信何仕文會給她應有的回報,於是義無反顧的嫁給了他。
如施娣所料,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因為這次風波而衝淡,反而越發如膠似漆。他們在一起生活了14年,在這期間,施娣為何仕文生下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何仕文已經擁有了一大部分港澳酒店的股權,同時還是黃埔船塢的董事,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一家人的生活也其樂融融,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發展。
慘遭拋棄卻堅強如一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生活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愛情故事也經常猜得中開頭,卻猜不中結尾。
1869年,中國的生意競爭越來越激烈,何仕文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後來,因為經營問題,何仕文的事業遭到重創,眼看著之前的努力全部付之東流,他心有不甘,決定東山再起的他眼看著這一家妻兒,不再溫情脈脈而是倍感厭惡。
何仕文覺得,家人就是阻礙他成功的不利因素,他又怎麼能帶著妻兒到一個新的環境中重新創業呢?經過一番思考,他拋棄了施娣和他的六個孩子,遠赴歐洲,從此杳無音訊,一去不返。施娣並沒有在等待和幻想中沉溺太久,當她明白曾經深愛她的丈夫已經變心,她不哭不鬧,謀劃著如何獨自撫養著幾個孩子。
後來,經朋友介紹,施娣獲得了一份舞女的職業,雖然這份職業並不光鮮亮麗,但的確可以給她帶來高收入。對於必須承擔起家庭重擔的施娣來說,她別無選擇,看著孩子們稚嫩的雙眼,她決定做下去,為了孩子!
施娣怕孩子們在外面遭人非議,她從不敢透露自己的舞女職業,總是小心翼翼保全孩子們的自尊心。她擔當起了父母的雙重角色,一邊照顧他們,引導教育他們成為剛毅勤奮的人,一邊尋找更多的兼職,不辭勞苦,只為改善孩子們的生活質量。
安度晚年 母慈子孝
命運之神再次眷顧了施娣,她含辛茹苦的養育最終換來了回報,兒子們有的成為華人富商,有的有了自己引以為豪的事業。正是因為發家致富的影響,他們竟然奇蹟般地找到了消失多年的父親何仕文,此時何仕文已經與一位英國的21歲女子再婚,並且加入了英國國籍。
本來施娣的兒子也可以藉此機會加入英國國籍,這樣對他們的經商事業無異於是錦上添花,可是他們拒絕了,因為他們從沒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晚年的施娣生活很幸福,子孫滿堂,其中還有後來成為澳門首富的孫子何鴻燊。她不再為生計發愁,也不缺乏愛的關懷。回首自己跌宕的一生,她是否也會些許心酸感慨?是否也會在某個安靜的夜晚回想起深愛的丈夫離自己而去的場景?
施娣是一個奇女子,她為了追求自由的愛情可以與世俗作對,為了撐起一個家的重擔更可以不顧世俗的眼光,她不是一個在愛情澆灌滋養下的嬌弱花朵,而是一枝任憑風霜摧打,我自不動的寒梅。就算放在現代社會,她也會活成一個傳奇,這就是施娣,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女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