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又一套三部曲好萊塢大片完結了。嗯,說的就是那個為經典科幻故事《人猿星球》講了個前傳的《猩球崛起》系列。今天,《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上畫,意味著這個人氣系列暫時告一段落。暫時?對啊,《星球大戰》系列都快拍到《星戰9》的如今,說不定哪天,好萊塢大佬們又想從一群滿是猩猩的地球上賺錢呢。以後的事兒咱不提,先聊聊《猩球崛起3》。作為三部曲的終章,無論故事還是動作場面,這戲算是跟得上前兩作的腳步,沒掉鏈子。
「猩球」系列是「嚴肅大片」
與《變形金剛》或是超級英雄電影相比,《猩球崛起》系列稱得上「嚴肅的大片」,造物主和造物的複雜關係,這樣的主題同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系列頗相似,只是《猩球崛起》的格局沒那麼大,娛樂性也更強些。回到《猩球崛起3》,相較前兩作,最終章的氣質甚至更黑暗沉重。衰落的人類在黑暗中尋找最後救贖,初升的猿族的未來也並非光明一片,反而隨時面臨滅族的危險。說白了,《猩球崛起3》更像在講兩群困獸的死鬥。
這戲讓人看到許多經典反戰電影的影子。《猩球崛起3》的開頭,一群人類士兵搜尋凱撒和它的猿族部落,他們的武器或者頭盔上,寫滿了殺光猿族的口號,這群「猴子殺手」默默地穿梭在茂密的叢林裡。這畫面頗有《現代啟示錄》或是《野戰排》的感覺,原本是地球主人的人類,此時,反倒像是自然的入侵者。再後來,伍迪·哈裡森扮演的上校將猿族囚禁在人類基地,強迫它們修建防禦工事。凱撒同上校在這個「猿族集中營」中的鬥爭,又會令人想起《鋼琴師》《辛德勒的名單》。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裡隨時會進毒氣室的猶太人,同這群沒吃沒喝只能用生命堆砌人類堡壘的猿族們,何其相似。
凱撒的主角光環
《猩球崛起》三部曲中,凱撒是永遠不變的主角,它是猿族覺醒的先驅,也是猿族追尋自由的領袖。不過,主角光環可不是白加上去的,戲中的凱撒也是付出最多,最虐心的一個角色。《猩球崛起3》中,凱撒的「愛猿」們紛紛離它而去,這種慘,也是沒誰了。戲裡面,有頗長的一段戲,講的是凱撒和他的幾個忠誠夥伴去找「上校」尋仇,也捎帶著引開人類的注意力,為猿族順利轉移爭取時間。這一段,有種約翰·福特主演的西部片的趕腳。幾隻猿,幾匹馬,在滿天飛雪的荒原上前行,仿佛行走在末世,這種孤獨感,大部分時間都圍繞在凱撒身邊。不過,凱撒面對的更大挑戰,其實是自己的心魔。《猩球崛起2》中,它幹掉了反抗自己的另外一位猿族首領科巴,同時,它也看到自己內心的黑暗。《猩球崛起3》中,凱撒的夢境裡,一直出現科巴的幻影,在黑化和反黑化中掙扎,也是這個戲裡頗有看頭的地方。
大反派依舊有些單薄
鐵打的凱撒,流水的反派。《猩球崛起3》裡,伍迪·哈裡森這個好萊塢老痞子,讓「上校」這個大反派有點毛骨悚然的味道。電影開頭,「上校」夜襲猿族部落一場戲,暗影中的洞穴,伍迪·哈裡森好像是鬼魅一般,令人恐懼。編劇和導演,也並非想讓大家看到一個壞掉底兒的反派。「上校」對猿族的殘暴,更多是由失去心愛之人,而引發的極端種族主義。他恐懼猿族病毒讓人類「墮落」成野獸,而這種恐懼也讓他從骨子裡變成了「野獸」。電影的結尾,伍迪·哈裡森最終的結局,也令人唏噓。這個寫反派的方法,其實並不新鮮,關鍵問題是,「上校」的殘暴一面,戲份更多,而他的內心掙扎,只是浮光掠影,這人物寫得依舊有些單薄。
故事紮實
靈氣不足
《猩球崛起3》的大場面不多,唯有首尾兩場效果不錯。人類士兵突襲猿族營地,猿族從弱勢轉強勢,叢林戰打得驚心動魄。而結尾的大戰,更多的,是凱撒的個人英雄秀。槍林彈雨中,凱撒孤獨也勇猛地衝向敵人,這也是《猩球崛起》系列裡,凱撒的高光時刻。
客觀講,《猩球崛起3》的故事是夠紮實。只是,相比《猩球崛起1》時,猿族覺醒時的驚豔和輕盈,這個系列終章顯得有些過於「實」。故事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看到的,都是凱撒追尋敵人的遭遇以及「猿族集中營」的鬥爭,這部分情節鋪墊得過多,敘事節奏又沒有太多變化,看起來,確實有些沉悶和冗長。這些戲,也許對凱撒這個主角的塑造有些作用,但是,於整個故事而言,實在拖了後腿。
Anyway,相比許多續集,《猩球崛起3》如今的品質已是不錯的結果,沒有挖坑,也沒有開一些神腦洞,雖然靈氣不足,至少工整。如今好萊塢大片裡,這戲還是值得買票瞧瞧。
撰文:
南都記者 許嘉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