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衛視「我家那」系列重新回歸
上一季讓大家見識了
朱雨辰有多「媽寶」
這次是移動的表情包、
「洪荒少女」傅園慧
洪荒少女原來是個「巨嬰」?
傅爸爸每天接送做飯
24小時圍著女兒轉
她與父親的相處狀態引發網友爭議,被批評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巨嬰」。
在這檔紀實性的節目裡
全國人民都知道了
每天早上世界冠軍傅園慧小姐
是要摸著自己的紅色「摸摸」
才能起床的
無時不刻還都要將這條毛巾戴在身上才安心
這個毛巾對於傅園慧來說有一個安撫作用。
(出門也得穿在裡面)
所有演播室中的嘉賓及主持人紛紛感到很驚訝:
傅園慧已經22歲了,也不是小孩子了,
還需要安撫毛巾?
而且在節目裡
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世界冠軍傅園慧
有多依賴自己的爸爸
傅爸爸對於女兒的飲食極為注重
一大早就起來製作營養早餐
為了照顧女兒口味
蛋餅還要製作成兩個口味
到了飯點看女兒還沒起
又不忍心叫醒她
自己把冷了的早飯吃掉
再重新翻熱蛋餅靜靜等女兒起床
洗漱完畢
坐在餐桌前的傅園慧
張大嘴咬了一口爸爸遞上嘴邊的玉米
然後也用筷子夾著一口蛋餅回餵爸爸
剛吃飽早飯,準備整理一番出門的傅園慧,
面前又被爸爸送上一碗當歸湯。
訓練是要爸爸開車送的
把女兒送進遊泳館後,傅爸爸就一直留在門口等傅園慧訓練結束。
傅爸爸還自爆,為了方便女兒訓練,就連買房子都選距離訓練館的就近處,必要時還會特地在場館附近租房。
回到家是要爸爸幫著按摩的
睡覺前傅爸爸還要拉著女兒組一波「父女養生局」
一起艾灸除溼氣
傅爸爸在節目裡還回憶道,
在她還小一點的時候,
165公分的時候,
每次上樓梯都說訓練太累,
要抱上去。
老爸覺得抱著太累了,
就問能不能背上去,
她很少願意,
上去之後還要給她按摩放鬆。
說到女兒們的年齡的時候
傅爸爸滿臉驕傲
我家小傅還小
你們都30多了
整整一天24小時下來,傅爸爸幾乎沒有個人生活,一心撲在女兒身上,這番操作也是驚呆了眾人。
幾乎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都由父母操辦,這給傅園慧引來了「被溺愛」的批評,更有過激網友直接開罵:這不就是「巨嬰」麼!
倍受批評的,是在拍攝祝賀短片時,因為傅爸爸一再的插手指導,讓傅園慧沒了耐心突然發火,衝著爸爸連著大吼三聲「你來錄你來錄你來錄呀!」
雖然「女兒奴」爸爸團看了這個片段都爆笑起來,可能每個爸爸在和女兒交往的過程中,都發生過相似場景,「寶貝女兒炸毛」的熟悉感撲面而來。
但有許多網友覺得傅園慧衝著辛苦照顧自己一天的爸爸這麼大吼大叫亂發脾氣,太不孝順也對爸爸不尊重。
生活中的巨嬰到底多可怕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這些人雖然已經是成年人,心智卻跟嬰兒一樣不成熟,「嬰兒最基本的一個反應——找媽媽。在他們眼裡,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萬事萬物都是為自己服務的。」
還記得《變形計》裡巨嬰女孩劉思琪嗎?
已經16歲的她,在還未被交換到農村之前,被節目組拍到的,她在家中的生活模式,簡直就是自理能力為零的巨嬰兒童。呆在家中的劉思琪,全程就坐在那兒,或者是半躺在那。而她幹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著手機玩弄,甚至是連吃飯都不自己動手。全身都由保姆或者是她的媽媽給她餵食,妥妥的巨嬰一個。
而且她對花錢沒有概念,逛街買衣服少則幾千,多則幾萬,隨手一甩,完全不心疼父母的錢。
而這樣的案例,算是比較典型地說明了現在很多父母過分呵護下的「巨嬰」現象。沒有自主能力,依賴性強,對生活的自理能力以及社會認知能力,幾乎為零。
造成這樣的局面,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想想一個16歲的青少年,媽媽邊餵飯邊心疼地說:「到那邊就沒有人餵你了。」誰更應該臉紅?
劉思琦的爸爸臨出門前千叮萬囑,錢帶夠了嗎?不夠我再給你打過去。無條件地給予孩子大把大把的錢,出門在外,錢能解決一切問題?這樣的家庭裡,孩子怎麼會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她會認為錢就是無所不能的,而無休止地向父母索取金錢,只為圖自己花得開心。
孩子的教養,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細節決定成敗,同樣也決定教養。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先有父母的言傳身教,才會有孩子的健康成長。
看到父母這樣的教育,大家都能明白為什麼孩子會變成今天這樣刁蠻任性,不可理喻。
父母儘自己所能給孩子優越的生活條件,所有人都能理解,但是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房子有多大,錢有多少就能解決的。
每個巨嬰背後,
都站著一個強勢、操碎了心的父母
在中國傳媒大學製作短片《巨嬰》中,一針見血地揭露了問題家庭的教育模式。
三口之家,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是冷漠,母親對兒子的要求都會滿足,就這樣,兒子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下長大成人。
父親的意外去世除了讓家庭變得拮据外,沒有給家人帶來太大情感波動,兒子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私地向母親索取錢財。
母親為了滿足孩子,掏出了腎臟,讓他去換取想要的東西,最終母親因為失血過多,永遠地沉睡了。
孩子沒有傷感,甚至沒有發現母親已經離去,嘴裡只嘀咕著責怪母親為何還不做飯。
這是何等的悲哀?
其實,很多孩子內心都在掙扎著,只是父母都愛說:
「我們就只有你這一個孩子,不管你管誰?我們就只有你這一個孩子,不寵你寵誰?」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大多數父母仍以自己的教育方式深感自豪,並熱衷於四處傳授經驗,但他們從未關心過孩子的內心世界。
網友@斯坦在知乎上寫了這樣一段話,值得家長們好好深省:
不是我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我,恨不得上大學都陪讀,離開家去哪都跟著,租房子也不允許我選。想了解我的全部動向,想遠程遙控我,想附身在我身上從頭再活一遍。我無比渴望兄弟姐妹,不要天天盯著我,不要過度保護我,不要恨不得替我去活。溺愛孩子替孩子包辦一切的父母,是真的愛孩子嗎?他們只是更愛自己吧。我一直以為我長大了,其實沒有,我本可以長大的機會,都被他們奪走了,他們用我的生命來驗證他們的經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啊,再晚就來不及了。活著多麼好,我多想真真正正地活著,父母什麼時候能放過孩子呢?那些替孩子做了很多很多的父母都醒醒吧,人生該走的彎路一條都不會少,你現在不讓他走,他未來照樣跌跟頭。孩子其實什麼都做得好,只是他從未有過機會。你的孩子,自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每個巨嬰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強勢、操碎了心的父母。
成長環境與現實脫節,
造成和同齡人的差異
許多網友從傅園慧和他父親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傅園慧在隨後的採訪中也承認,自己因為很早就開始學遊泳,生活環境和同齡人差很多,父母一直在身邊照顧讓她可以專心訓練不去操心其他的事。
但她自己其實也很期待獨立生活的日子,沒有父母在旁自己面對一切,希望心智能夠有所成長。
傅園慧:「就是當有些時間,只有自己一個比較孤獨的環境中的話,我覺得會對於提升自己的內心和思想上比較有幫助。自己一個人的話做什麼都有可能,就是有一個自己的生活,開始會有一些期待。」
比較寬容的網友認為,傅園慧從小專注訓練遊泳,與普通人的成長環境完全脫節,缺乏自理能力也能理解,不需要過分苛責。
對此,你怎麼看呢?
【胖丁綜合編輯】
素材綜合自西湖之聲、紅辣椒評論、教育等,轉載請註明「上海女性」
戳這裡為我加顆小星星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