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的少年天才,來自中國的曹原到底有多牛

2020-12-03 薑黃色的樹熊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

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一、天賦:曹原的帶來的"神童熱"一直持續著

別人用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完成的小學、初中、高中教育,曹原在三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年僅12歲的他就在家裡建造了實驗室,拆解各種電子原件,然後進行組裝,如此反覆便是他最大的娛樂活動了。

14歲的時候,曹原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的時候獲得了第三十三屆郭沫若獎學金,是中科大本科生的最高榮譽,在讀期間,他被牛津大學選中受邀做兩個月的科研實踐,畢業之後曹原繼續深造,前往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在攻讀博士學位之前,曹原做出了他人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他定下了自己的終生研究方向——石墨超導技術。

這一領域的研究,在中國的研究和產業仍舊處於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低端,在全球石墨烯的研究處於概念導入期和產業化突破前期,已經在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相關研究停滯了一百多年,無數科學家在石墨烯的研究領域中前僕後繼卻還是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二、怪物:曹原的光芒在人才輩出的中科大也掩蓋不了

除了父母的支持和老師們的重視之外,曹原本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怪物",他不僅十分有天賦,在長時間的學習和實驗中能夠耐得住寂寞,還需要著超常的自信和堅定的決心。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之後,曹原仍舊能夠信心滿滿地說,"實驗失敗乃是家常便飯,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有什麼壓力"。

甚至在選擇石墨烯作為研究方向的時候,在國內外研究都停滯不前的艱難處境下,曹原仍舊沒有改變自己的理念。

而就是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曹原在石墨烯研究領域中大獲成功,成為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甚至還一次性發了兩篇,當時的曹原才22歲,這是許多學者奮鬥終生的目標。

曹原的研究和發現是107年之後在石墨烯超導領域的重大突破,他被成為"怪物",實際上也是人們對他變相的認可和稱讚,他的 "怪"已經不僅僅是人們對於他天賦的認可和驚奇,更多的是他人對於曹原堅定的信念和為所畏懼的勇氣的佩服和敬畏,是對曹原無論在面臨冷嘲熱諷還是稱讚的時候平和的心態。

三、中國少年:心之所向仍舊是祖國

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的研究成果發表之後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是石墨烯研究停滯了107年之後曹原開啟的物理學發展的全新領域,曹原憑藉其研究成果成為18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也為世界各國相關領域的學者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基礎和機會。

對於曹原發表的文章,甚至有網友評價認為這不是曹原的榮譽,反而是《Nature》的重大榮譽,實際上這是中國科學界的重大榮譽。

如今,曹原還是一個年僅24歲的少年,取得了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之後,成為了全球各大高校爭奪的熱門人物,希望曹原能夠在自己的學校繼續學習並創造更多的價值。

甚至於教導曹原的中科大的教授認為他應該繼續留在美國進修,享受更好的、更先進的科研條件。

在收穫來自全世界的讚美的同時,曹原還收到了來自美國的入籍邀請。面對美國的盛情,曹原表示了拒絕,他說"我是一個中國人,將來也要留在中國"在曹原心中,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不會改變的信念,那就是學成歸國,將自己所學所得全數奉獻給祖國,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少年。

而曹原用他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始終踐行著這一目標和心願,他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用自己的努力和研究成果成為了中國人的驕傲,證明了自己,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在研究中並不羸弱,也使得全球認可了中國的科學界的研究成果。

在收穫了榮譽之後,他第一時間回到了中國科技大學,與他的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分享喜悅,並表示學成歸來之後想要在母校任職的決心。

他的心之所向始終是中國,是那一群認可他、幫助他、鼓勵他的老師和同學們,是那一片為他自己孕育希望和培養自己的土地,是祖國始終歡迎他回歸的溫暖的懷抱。

四、少年強則國強:曹原的背後,是中國科技的強盛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信則國自信,如今少年學者曹原在世界上取得的令人讚嘆的榮譽,恰恰也表徵了中國科技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有發展、培養和留住人才的能力。

正是這些像曹原一樣的中國少年在不斷創造奇蹟,為中國夢的實現添磚加瓦,我們才能更早更快地向世界證明中國力量和中國奇蹟,且有這些以曹原為代表的中國少年的存在,我們更加有理由相信中國科技的未來。

今天站在世界科技的巔峰的他,並不滿足於眼下,他說:"更好的消息還在後面,希望將更多的時間,用來為中國科技創造更多的奇蹟。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中國英才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曹原此舉可謂是當今留學生中的一股清流,堪稱當代的「錢學森」,與此同時,也贏得了網友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 天才少年|曹原
    2020年5月6日,科學界傳來一個大消息,年僅24歲的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難道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嗎?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但令人遺憾的是,要想實現這種傳輸條件,環境必須在絕對零度(零下273攝氏度)之下。此後,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希望研製出能在常溫條件下實現「超導體」性能的材料,但均以失敗告終。曹原的貢獻在於發現了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具體而言,就是發現了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魔角)時,就會產生以0電阻傳輸電子的神奇超導效應。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在世界範圍內石墨烯一直是熱門話題,而我國兩年前有一名年紀只有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自然》的封面。而且還當選了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之一,他就是曹原。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石墨烯一直是世界可眼界難以攻克的話題,遇到了瓶頸停滯了很久的時間,很多研究者也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但是結果卻不如人意,而這個年紀輕輕的曹原卻做到了。其實曹原小的時候就非常聰穎,僅僅用了三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教育。
  • 中科大「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石墨烯取得新進展
    不過中科大除了這些偽天才外,真正的天才也很多,比如這個張亞勤,1978年,年僅12歲的張亞勤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先後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微軟中國董事長、和微軟移動全球副總裁。
  • 曹原——攻克石墨烯超導世紀難題的中國年輕人
    攻克世紀難題2018年3月5日,《自然》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石墨烯重磅論文,《自然》雜誌在論述曹原入選年度人物的理由時表示:「在他的論文當中,他發現了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讓無數科研學者展開了研究與探索。」
  • 中國天才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將成就帶回祖國
    但是我國有一位天才,突破瓶頸實現了石墨烯超導效應,卻拒絕了美國的入籍邀請,選擇留在祖國發展,為祖國的建設出力。在這個時候選擇將研究方向放到石墨烯上,曹原也是經歷了很多不理解和冷嘲熱諷的。但是他並沒有被外界所幹擾,整天泡在實驗室了,和數據打交道,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突破瓶頸實現了石墨烯超導效應。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同日發表2篇Nature 石墨烯超導又有新突破
    · 石墨烯超導「天才少年」曹原再次同日發表2篇 Nature,石墨烯超導又有新突破曹原  圖片來源:Nature當地時間 5 月 6 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博士生曹原在 Nature 同時發表兩篇論文,介紹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 24歲「天才少年」曹原再次一天連發2篇Nature
    5月6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Nature 上連發2篇論文。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如今,正有無數學者試圖重複、拓展他的研究。
  • 中國物理學界的天才新星——曹原
    2018年年末,世界最權威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公布了2018年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的名單,年僅22歲的中國天才少年曹原成功入選並位居首位,轟動了世界。那麼,曹原究竟何許人也?他又做出了怎樣驚世駭俗的科學研究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位中國物理學界的天才新星。
  • 我國天才少年曹原:石墨烯超導效應實現了,技術取得了突破!
    就拿石墨烯技術來說,這項技術對於世界很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但是,我國一位二十多歲的天才少年,就突破了這項難題。他也因此被評為世界十大科學人物,作為當代的新青年,他成功做到了創新,並且他利用自己的天賦和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在超導體這一領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還為我國的石墨烯領域開闢了一個新的徵程。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發現石墨烯超導現象,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嗎?
    超導從發現到今一直沒有實質性突破,目前超導材料都是在極低的溫度下才實現零電阻。曹原通過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微觀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即通過研究構成凝聚態物質的電子、離子、原子及分子的運動形態和規律,從而認識其物理性質。
  • 物理「天才少年」曹原,放棄美國籍回國,卻遭中科大教授質疑炒作
    兩年前,一位來自中國名叫曹原的天才少年,攻克了一個困擾學術界百年的難題---石墨烯超導效應。這一年,出國留學年僅22歲的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特定的角度時,就會產生超導效應。這一發現不僅解決了困擾物理學領域整整107年的難題,也讓曹原這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一躍成名,成為登上世界頂尖學術雜誌《Nature》,年齡最小的中國學者。曹原 發現開闢了「凝聚態物理」新領域,目前國內外許多物理方面的專家學者都在試圖拓展他的研究,而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也引起了世界各地高校的注意。
  • 深圳走出的「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兩登《自然》雜誌
    但是這也絲毫不影響大家對這位天才少年的認可和讚美,紛紛稱讚其「年少有為」「真後浪」:好奇天才是怎樣煉成的?緊接著,曹原又以22歲的年齡入選了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18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科技領域榜單,成為了入選者年齡最小的一位。一波「曹原旋風」席捲過全球後,越來越多的物理學家投入到雙分子層石墨烯神奇特性的研究之中,相關的成果接二連三地登上《自然》《科學》等頂級期刊。但是,曹原呢?此後,他甚少在公眾場合露面。直到一年多之後,他帶著重磅成果捲土重來!
  • 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獎,或將成「人類史上最年輕的諾獎獲得者」?
    自少年班開辦以來,它的身上寄託了祖國的殷切希望。 不少智商超群的少年都進入了少年班,而能夠踏入這裡也就意味著離成為科學家又進了一步。不過,在這裡也不是每一位天才少年到最後都能實現人生的成功,真正走上科研道路。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都講了什麼?-虎嗅網
    曹原何許人也?這個少年天才的履歷著實讓人豔羨。別人的24歲:少年天才,石墨烯駕馭者你的24歲在幹啥?打dota?思考人生?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超導轉變溫度最高為1.7K。為此,學霸曹原還榮獲了一個生動的名字,叫做「石墨烯駕馭者」,聽起來竟然有種駕馭宇宙魔方的感覺。 「魔角石墨烯」現身,一個物理世界的隱秘通道被打開了讓曹原榮譽加身的石墨烯,真是讓人著迷的一種物質!
  • 2018新知人物(1)曹原:少年天才!兩篇論文「驚」世界
    就在上周,《自然》期刊在線發布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22歲的曹原位居榜首,《自然》不惜溢美之詞,稱其為「石墨烯駕馭者」。曹原入選《自然》年度人物曹原多牛?曹原及其團隊的貢獻是,在描述雙層石墨烯的電子密度與溫度關係時,發現了與銅氧化物超導體相似的結果。這為物理學家發現銅氧化物超導機制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體系,也為尋找室溫下的超導材料提供了思路。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據納米人微信號消息,第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人員致力於通過對扭轉角的控制,將魔角特性推廣到其他二維研究體系,以調諧和控制電子-電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相似的物理行為。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另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