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一位來自中國名叫曹原的天才少年,攻克了一個困擾學術界百年的難題---石墨烯超導效應。這一年,出國留學年僅22歲的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特定的角度時,就會產生超導效應。這一發現不僅解決了困擾物理學領域整整107年的難題,也讓曹原這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一躍成名,成為登上世界頂尖學術雜誌《Nature》,年齡最小的中國學者。
曹原 發現開闢了「凝聚態物理」新領域,目前國內外許多物理方面的專家學者都在試圖拓展他的研究,而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也引起了世界各地高校的注意。擅長籠絡人才的美國自然也動了心,曾給出優渥的條件,力邀曹原加入美國國籍,試圖留下曹原為美國的科技領域效力。
然而,面對美國綠卡以及各種優渥條件的誘惑,曹原並沒有像其他留學生一樣爭先恐後想要留在美國當「外國人」。曹原放棄美國給出的優厚待遇毅然選擇回國,這個消息在兩年前掀起不小波瀾,國內熱議曹原這位天才少年選擇報效祖國的決定,多數人表現出高度支持,但也有少部分人持質疑態度。
兩年過去,如今回國之後的曹原已經24歲,累計在英國學術雜誌Nature發表了4篇文章,要知道國內許多相關領域的著名教授終其一生也沒有在Nature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文章。這足以證明曹原在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的實力,年紀輕輕竟然有著這樣的碩果,實在是前途無量。
然而,正是這樣前途無可限量,被國外各大高校爭搶的「天才少年」,在國內卻遭到了中科院教授的質疑。一位名叫吳明衛的中科院院士公開質疑曹原,在社交網絡上談及曹原這位「天才少年」的時候表示:「曹原本人我見過,物理水平實在一般,在科大作報告的時候許多物理問題一問三不知,還對外宣稱上過我的《固體物理》課程,但我對他一點印象都沒有,說明他並不是能力突出的學生,更不可能通過我的課程。不知道為何曹原在網上評價這麼高,我認為科研成果應該歸功他的老闆,而不是他。」
中科院院士吳明衛的這一席公開評價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多數人認為吳明衛院士和曹原雖然都是凝聚態理論物理方面的傑出學者,但兩人的工作範疇卻不相同。吳明衛主要從事理論方面,而曹原更偏向於實驗操作。對於吳明衛「跨領域」評價曹原的行為,多數人認為吳明衛這是「因為妒忌產生偏見,隔著領域大放厥詞。」
但同時也有一些網友支持這位中科院院士提出的觀點,認為「既然是天才,就要經受得起質疑」。如今,這位放棄了美國國籍選擇回國為國家做貢獻的曹原,在回國之後還積極與海外留學生交流,提出「海外交流計劃」,引導學弟學妹們在外國留學之後,將更多的高級技術帶回中國,報效國家!就衝著這份愛國之心,這個境界已經是國內大多數教授、學者所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