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中國天才少年,拒絕美國綠卡選擇回國,人稱「科技怪物」

2020-09-20 一燈浪客

還記得2018年12月,我國有兩個人「登頂」《自然》本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其中一位是深受科學界譴責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賀建奎,而另一位則是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曹原——同時他也出現在該榜單的第一位。

那年的春天,二十出頭的曹原,以魔角(約1.1°)雙層石墨烯的研究成果在世界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上,背靠背發表了兩篇都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

消息一出,這一研究成果轟動了整個國際學界,因為他解決了困擾物理學家一百年之久的難題。時隔兩年,在被壞消息和疫情充斥的今年,曹原以再次連發兩篇魔角石墨烯的《自然》論文的卓越成就登頂各大國內媒體界面。

一時間,「天才少年」,「神童」等等詞彙被媒體和民眾「戴到」了曹原的頭上,而此時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他的何去何從卻成為了民眾討論的熱點。

當時,面對美國企業的高薪聘請,美國大學的優渥條件等美國對於人才的「圍追堵截」的措施,曹原毅然決然地學滿歸國了,並加入了華為50人天才團隊

拋去其他因素,站在曹原的角度理性思考,歸國是否是曹原最好的選擇呢?其實不然,就連他本科時的指導老師曾長淦就表示「他的名字在國內凝聚態物理學界無人不曉」,同時認為曹原這時應該繼續待在美國深入研究。

然而曹原面對全世界的盛情邀請,卻只說了簡單的一句話:「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學成以後要回到中國的。」

少年的「開掛人生」

24歲的我們在做什麼?在迷茫還是在奔波,在學習還是已經走上工作崗位。而24歲的曹原卻已完成了很多人究極一生也無法比擬的高度——發表了四篇《自然》論文,步履不停的他,正邁向下一個人生成功的裡程碑。

了解過曹原的成長經歷後,會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在他面前都愧不敢當,毫不誇張得講,只能用「開掛」的形容他才恰當。

1996年,曹原出生在了天府之國成都。從小天資聰穎的他就掩蓋不住光芒,11歲開始,在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花費了不到三年的時光便掌握了,從小學六年級到高中畢業的所有課程。超乎尋常的學習能力讓不少他身邊的人都瞠目結舌,也許「神童」的稱號從那時便戴在他頭上了。

也許按照現在諸多案例,「神童」只是曇花一現,很快便會湮於眾人。可是曹原他從來不在乎那些名號,本來天賦異稟的他還要比尋常人都努力。

14歲便參加了高考,以669的高分錄取到了中科大少年班的嚴濟慈物理英才班。在強手如雲的世界裡,他依舊是那個佼佼者,僅僅花費一個寒假的時間便完成了別人一整年的科研項目。向來苛刻,不讚揚學生的丁澤軍教授只對曹原讚不絕口。

曹原穩紮穩打地度過了四年本科時光,並換來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依稀記得,18歲的我們剛剛過完成人禮,還在一心撲在備戰高考的學習上。曹原已經漂洋過海,在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起初MIT的大家還不認可這個來自中國的年輕的小夥子,很快,曹原的才華贏得了無數人的賞識。2014年,他加入了導師的科研團隊,而他的導師後來獲得了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沃爾夫物理學獎。

聰慧,努力,平臺,名師都是他到達人生第一個巔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這短短人生二十多年的開端,卻已經可以用傳奇來形容。

如今發表了四篇論文過後的他,很多人評價曹原離諾貝爾獎只隔著一個可以望到的彼岸。時間從未停止腳步,而曹原卻會繼續努力,在世界物理的舞臺上繼續大放異彩。

「我學成以後要回到中國的」

很久以來,留學生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刻板的印象——「給他人做嫁衣」。學的好的被國外留了下來,學的不好只是「出門鍍金」討個學歷才會回國。可是曹原為什麼選擇回國了呢?

美國政府當然不會放棄這樣一位潛力無限的青年志士,卓越的成就更是讓美國提出了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優渥條件,並且承諾給予他美國的綠卡。

可是美國的一切手段在曹原身上都失去了魔力,內心驅使曹原回國的當然不是社會輿論還是國內開出了更好的條件,而是一片赤誠的愛國之心。

近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在諸多領域慢慢趕上了世界技術列車的腳步。而如果想要走進這趟列車的頭等艙,除了國家的努力,同時最不可或缺也最缺的就是——人才。

除了國內的這片廣袤天地的莘莘學子,不少人才也來自學成歸國的留學生。國家鼓勵學生出國留學,但也不得不考慮人才流失的問題。

縱觀全球,理性看待,很多發達國家的學術氛圍,師資力量,平臺資源都是國內無法比擬的。所以,人才流失終究無法避免,不少中國出國留學的高端人才更改國籍的新聞頻頻爆出,讓人不忍嘆惋。

近代以來,最著名的學成歸國的例子便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的錢學森先生。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力威望遠遠不及美國,在那樣的重重阻隔之下,即使遍體鱗傷的錢學森也要回歸祖國的懷抱,後人聽來無不為之動容。

如今中國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留學生的去與留完全取決於自己。曹原的歸國必定會為中國的石墨烯超導領域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推動中國的國際學術地位。對於不同留學生的「去與留」,我們無權評論和指責,但對於無數像曹原這樣放棄美國提供的優越條件的人才,我們應當給予鼓勵與敬佩。

其實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近年來各類出國留學人員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的佔總留學人數的84%,越來越多的人出國求學,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學成歸國,我們堅信祖國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我們離天才少年有多遠

當我們翻閱曹原二十多年來一個個人生經歷,仿佛對於我們普通人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峰;當我們去接觸曹原的劃時代意義的論文,卻可能起初連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都未曾聽說過。

青年人想把這位天才少年當作他們的榜樣,可是了解到曹原解決了讓107年來無數科學家前僕後繼的石墨烯難題時,我們又覺得他「遙不可及」。

那麼曹原離我們有多遠呢?有趣的是,不少網友也在著名的網絡平臺上發現了曹原本人的帳號,低調的他只有一篇短短的回答,圍觀的興趣話題也和我們無數青年人一樣,生動有趣且真實平常。如此看來,他離我們並不遙遠,他就像無數網友一樣,即使「遠在天邊」,卻又可以讓我們「站在身邊」去了解他。

他只是比我們更優秀,也比我們更努力,很多人知道這兩項積極的特點集於一個人身上,是有怎樣的「化學反應」,只是很多人連簡單的一點都無法做到罷了。

曹原雖然已經站在很多人夠不到的地方,但是他還年輕,還需要成長空間和更多的發展空間。

某些媒體應當保持其職業的專業性,不要只想著炒作熱點,「天才少年」帽子不要強行加到曹原的頭上,也不要將他的形象刻畫成我們讀文章的人「遠不可及」的樣子。這樣紛擾的信息除了賺取眼球,根本沒有傳播科學和宣傳榜樣的作用。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對科學的宣傳要高調,對個人的宣傳要低調。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時隔兩年後,2020年5月6日,24歲的曹原,又在《自然》雜誌上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了兩篇論文。而這兩篇論文的發出,也讓中國天才曹原又一次震驚了世界。因為曹原這次發表的2篇論文,又是關於石墨烯研究的,且又將人類對石墨烯的探索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因此,曹原又被一些人成為了「中國天才」。
  • 拒絕美國綠卡,登上科學雜誌,24歲天才曹原正向世界展現中國奇蹟
    他年僅24歲便已經是麻省理工學院的「95後」博士生,曾在美國科學雜誌《Natura》發表過轟動世界科學界的論文。1、天生不凡,14歲上大學曹原在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來自天府之國。從小他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生活中看起來卻有些呆滯,絲毫看不出天才的跡象。
  • 拒絕美國綠卡,登上科學雜誌,24歲少年曹原正向世界展現中國奇蹟
    「天才」這個詞並不少見,在小說裡經常出現這樣一個角色,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能稱得上天才的人少之又少,人們也不太願意去想像世上真的有如同小說裡一樣異常聰慧的人。但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虛構的故事也是有一定現實基礎的,現在一位叫做曹原的天才少年以不凡的智慧和能力在學術界裡大放異彩。天才出少年24歲的你在做什麼?
  • 中國天才科學家攻克百年世界難題:美國綠卡算什麼,我要回國
    中國面對美國霸權行為迅速做出相關反應,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此舉無疑讓世界很多國家欽佩,昔日那個「東方雄獅」已經崛起,大家看到中國力量的強大。這個過程離不開科研工作者努力,各行各業科學家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在大環境下,很多學子為了提高知識水平,選擇出國留學。有一部分人為了榮華富貴,選擇留在海外,不過大部分人身懷愛國思想,為新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 中國天才少年拒絕美國綠卡:人類研究了107年的難題,被他攻克
    那年的曹原,只有22歲。1、「挺聰明的傢伙!」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根據他的親朋好友介紹,從小他就是個天賦異稟的孩子。11歲那年,曹原憑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被分配到了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簡單可以理解為,這是個專門培養天才少年的特殊班級。
  • 中國天才科學家攻克百年世界難題:美國綠卡算什麼,我要回國
    引言中國面對美國霸權行為迅速做出相關反應,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此舉無疑讓世界很多國家欽佩,昔日那個「東方雄獅」已經崛起,大家看到中國力量的強大。這個過程離不開科研工作者努力,各行各業科學家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在大環境下,很多學子為了提高知識水平,選擇出國留學。
  • 物理「天才少年」曹原,放棄美國籍回國,卻遭中科大教授質疑炒作
    兩年前,一位來自中國名叫曹原的天才少年,攻克了一個困擾學術界百年的難題---石墨烯超導效應。這一年,出國留學年僅22歲的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特定的角度時,就會產生超導效應。這一發現不僅解決了困擾物理學領域整整107年的難題,也讓曹原這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一躍成名,成為登上世界頂尖學術雜誌《Nature》,年齡最小的中國學者。曹原 發現開闢了「凝聚態物理」新領域,目前國內外許多物理方面的專家學者都在試圖拓展他的研究,而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也引起了世界各地高校的注意。
  • 中國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成為了哈佛的終身教授,並且加入了美國國籍,甚至還拒絕回到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什麼故事呢?中國天才少年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尹希出生於1983年的北京,他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學習天賦,並於8歲時開始自學微積分,10歲時更是進入到北京八中智力超凡嘗試班念書。
  • 改變世界的少年:22歲的中國科學家,拒絕美國綠卡,曹原有多牛
    那年的曹原,只有22歲。  1、「挺聰明的傢伙!」  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根據他的親朋好友介紹,從小他就是個天賦異稟的孩子。  11歲那年,曹原憑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被分配到了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  簡單可以理解為,這是個專門培養天才少年的特殊班級。
  • 「美國綠卡算什麼,中國人就要回國」?中國天才堅持棄美籍回國
    自從《自然》雜誌創刊以來,始終堅持報導全世界最頂尖最前沿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在這期的科學人物中,1996年出生的四川小夥子曹園位居榜首。順利考上了中科大的少年班。18歲的時候,其他同齡人大都正在上大一,曹園已經遠渡重洋來到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18年,曹園再接再厲,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布了兩篇高水平的文章,一舉攻克了困擾物理學界107年的大難題---他發現了使石墨烯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導電的方法。
  • 華裔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有一些天才少年,因為學業成績突出而備受關注,但並不是所有天才少年都能如大家所願報效國家。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就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甚至拒絕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 22歲天才破解世界難題,放棄美國綠卡: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國
    而在這些解決世界難題的人中,有一位天才少年,22歲就發現了石墨烯在特定情況下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從而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新領域,這位天才少年正是曹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繼續他的開掛人生。值得注意的是,曹原在讀完大學課程去到世界大學排名前三的麻省理工學院,還於同年榮獲中國科技大學的郭沫若獎金
  • 5年前,尹希成為哈佛教授,學成未歸;今曹原拒絕綠卡,堅持回國
    2008年,著名學府哈佛大學首次打破慣例,錄用中國留學生尹希留校任教。尹希,少年天才,中國神童。8歲,能看懂微積分;10歲,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12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進入美國哈佛大學深造;25歲,尹希就成了哈佛副教授。
  • 95後物理天才曹原,放棄高薪和美國綠卡,豪言:我是中國人!
    而意氣風發的曹原就是其中一位,他本可以不花錢拿到美國綠卡,但卻被曹原婉轉拒絕,也算是展示了中國的奇蹟。 誠然,24歲就能獲得美國綠卡,拿三好學生的評判標準來說就是德、智、體全面發展,那麼,如此的青年才俊,又被稱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才獲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
  • 中國天才尹希:入美國國籍,32歲成哈佛教授,為何拒絕回國發展?
    中國天才尹希天才,向來是引人注目的,而論起天才的聚集地,卻當屬美國為首!尹希,作為一個從小在中國長大的物理天才,卻宣誓入了美國籍,這不禁惹人非議。旁人看著他小小的個子,輕鬆的神情,認識的知道那是個天才,不認識的只以為是哪家的小孩過來體驗高考。然而那年,尹希取得了572分的成績,進入了中國科技大大學少年班學習。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如今,曹原還是一個年僅24歲的少年,取得了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之後,成為了全球各大高校爭奪的熱門人物,希望曹原能夠在自己的學校繼續學習並創造更多的價值。甚至於教導曹原的中科大的教授認為他應該繼續留在美國進修,享受更好的、更先進的科研條件。
  • 天才曹原:解決107年的世紀難題,連登科學雜誌,卻拒絕美國綠卡
    他年僅24歲便已經是麻省理工學院的「95後」博士生,曾在美國科學雜誌《Natura》發表過轟動世界科學界的論文。1、天生不凡,14歲上大學曹原在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來自天府之國。從小他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生活中看起來卻有些呆滯,絲毫看不出天才的跡象。
  • 又一個公派華裔天才,加入美國籍,拒絕回國引發輿論
    最近公派留學的華裔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史上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再次引發了輿論的熱議。尹希不到13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7歲完成中科大5年制本科學業後公派留美。同時,中國國內體制也確實存在著排資論輩,不公開不公正,科研環境不如美國等等原因。用尹希自己的話,也是最大的理由是:科學無國界。咳咳,鄭強同志估計有話要說。天不天才姑且不論,既然是公派留學,就是說國家是出了很大的經費來培養你的,個人追求發展和報效國家之間應該有明確的界定而不是模糊的。
  • 14歲上中科大,18歲進麻省,22歲研製石墨烯超導體,拒絕美國綠卡
    引言你是如何看待天才這個詞的?中國人傑地靈從來不缺少天才的出現,而每個人對天才的定義和了解都會不同,但是能夠得到共識的就是他們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程度。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位95後天才少年,同時也是一位愛國天才。自幼天賦過人,一路順風順水他的名字叫曹原。曹原自幼就非常聰明,還在小學就讀的時候,就會經常性地在老師話音未落之時就插嘴,並且秒回答出標準答案,頂嘴也是常有的事。
  • 15歲讀研、18歲讀博,天才少年卻被美國列為潛在危險,讓其回國
    小時候的「外濁內清」真正的天才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謝彥波小的時候是在鄉下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直到臨近上學年齡,才被父母接回城裡。或許是從小沒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原因,對他們有些陌生,又或許是天生性格內向的原因,他總是不愛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