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少年:22歲的中國科學家,拒絕美國綠卡,曹原有多牛

2021-01-09 網易

  18歲那年,曹原拿著中科大的畢業證書,略帶失望的說:「我沒什麼特別的,畢竟花了四年時間才本科畢業。」

  這並非是他的恃才傲物,而是對於他而言,這個世界還很大,還有更多需要他去探索的東西。

  

  在他中學那年,他的物理老師曾經講過這樣一個知識點:「金屬的電阻率會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當溫度趨於絕對零度,就會呈現一種超導狀態。」

  而後他的老師又補充道,如果誰能在常溫下發現這種材料,就能改變整個世界。

  2018年3月,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以後,曹原終於成功將石墨烯排列成功,實現了常溫下的超導體。

  隨後,他的論文被《自然》雜誌發表,並被評價:「曹原是一個開創了全新研究領域的傑出科學家。」

  那年的曹原,只有22歲。

  1、「挺聰明的傢伙!」

  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根據他的親朋好友介紹,從小他就是個天賦異稟的孩子。

  11歲那年,曹原憑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被分配到了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

  簡單可以理解為,這是個專門培養天才少年的特殊班級。

  在這個班級裡只有3個同學,配備著6名老師,其中一名老師更是在中科大任教超過20多年的教授朱源。

  用了3年的時間,曹原便完成了小學和初中九年義務教育的內容。

  那時候的曹原,甚至想要參加高考,但迫於年齡的限制,他並未如願。

  在提到自己「跳級」的事情時,曹原總是淡淡的說:「我只是跳過了中學裡面一些無聊的東西。」

  

  雖然在別人的眼中,曹原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但在現實中,曹原卻並不是個很聽話的孩子。

  趁父母不在家的時候,曹原曾偷過母親的銀首飾,只為融掉獲取自己實驗需要的硝酸銀。

  在別的孩子都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年紀,曹原則是經常跑到電子市場,買回來一大堆電子零件,然後拆的滿屋都是。

  

  雖然有些時候,曹原的父母會為他一些「叛逆」的舉動而頭疼,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於曹原的愛好還是支持的。

  為了滿足曹原對實驗的需要,他的父母還專門為他在家中開闢了一間實驗室,當曹原說出自己喜歡天文時,他的父母不惜斥巨資為他買了天文望遠鏡。

  自己本身的天賦,加上父母的支持,讓年紀輕輕的曹原便建立了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他顯得跟同齡人多少有點格格不入。

  「在廣闊的宇宙面前,再多的起伏都不過是滄海一粟。」

  2010年,14歲的曹原參加了高考,憑藉著669分的高分考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

  對於他的家人而言,這無疑是一件十分令人驕傲的事情。

  進入中科大就讀後,曹原仿佛如魚得水,對一切知識充滿了渴望,在別人眼中枯燥乏味的公式,他總是會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驗算。

  

  為了儘快完成科研作業,曹原泡在實驗室裡,幾乎不眠不休,不僅放棄了自己所有的周末,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寒暑假。

  同樣的實驗,別人需要一年的時間,但在曹原手裡,用了一個寒假就做完了。

  就連中科大出名嚴厲的「丁老怪」都忍不住稱讚:「這是個挺聰明的傢伙!」

  正是在這種間接的關係下,久而久之,曹原的大名也響徹了整個中科大。

  2、改變世界的少年

  從中科大畢業後,曹原揣著中科大本科生的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赴往了麻省理工學院進修。

  他始終沒能忘了那個改變世界的誓言。

  

  那時的能源領域,電力傳輸的過程當中損耗是極大的,無論是多高精尖的材質,在傳輸過程當中都會損耗7%的能源熱。

  為此,工業製造的效率大打折扣,無數製造企業還會因此蒙受非常大的經濟損失。

  這是個讓全世界都很頭疼的事。

  直到1911年,荷蘭的一位名叫卡末林昂內斯的科學家在反覆試驗後,終於發現了一種介質,可以實現能源輸送的0消耗,也就是所謂的「超導體」。

  

  但這種傳輸並非是簡單的,實現「超導」的前提,環境必須要設置在「絕對零度」的環境下,也就是零下237攝氏度。

  儘管實現了「超導」,但遺憾的是,這項發現的實用價值並不高,但這一發現還是獲得了諾貝爾獎,推動了相關領域研究的發展。

  數年後,有個老師站在講臺前,講述了這個故事。

  講臺下的一位少年,就此在心底埋下了一個種子。

  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期間,經過反覆研究,曹原提出了自己的推測:當兩層石墨烯材料疊在一起並彼此發生偏移的時候,可以在常溫下實現「超導」。

  

  但當時周圍的人都對他不屑一顧,因為在他們的眼中,曹原只是一個不到20歲的小孩,實現「超導」簡直是痴人說夢。

  畢竟在此之前,人類研究了107年,都沒能實現這一壯舉。

  對於外界的議論,曹原並沒有在意,是將自己關在實驗室裡,一遍又一遍的進行試驗,企圖找到那個偏移的最佳角度。

  他堅信,在石墨烯的領域,他能夠發現那個「改變世界」的點。

  終於,在無數次失敗後,曹原終於發現,當兩層平行的石墨烯呈越1.1的角度時,可以產生超導效應。

  2018年,曹原整理了自己的相關研究,投稿了《自然》雜誌,當編輯收到這份論文後,幾乎沒有修改,第一時間將文章上傳到了官網上。

  

  一夜之間,曹原的發現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經過了一個世紀的反覆研究,能源消耗的世界難題,竟被一個年僅20歲的中國少年破解了。

  一位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說:「曹原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我們能做的太多了。」

  這一技術的發現,不僅是對物理界的顛覆,更是深遠的影響了許多商業企業,如新能源汽車、手機快充,這些都是石墨烯技術研發後所帶來的紅利。

  從默默無聞到站上世界之巔,那年的曹原,只有24歲。

  3、少年強,則國強

  曹原憑著石墨烯技術在業內一炮而紅後,世界各國的尖端企業紛紛為他伸來了橄欖枝,希望未來能夠加入他們的企業。

  就連一向狂妄的美國,也向曹原發出了友好的請求,希望他能加入美國國籍,為他送上綠卡。

  但曹原選擇了拒絕。

  2020年,曹原學成回國,第一時間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中國科技大學,與自己曾經的導師和同學進行慶祝。

  在母校的演講當中,曹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希望未來能夠從國內從事科研,在中國科技大學工作,為國效力。

  

  百年之前,梁啓超便說過那句被後世所傳頌的佳句:「少年強,則國強。」

  百年之後,曹原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如今中國的少年,真的做到了「少年強」。

  曾有人做了一項統計:當下中國90後的教授,人數已經超過了10位,這也從側面說明著,中國的未來將越來越年輕化,中國的創造力,也將越來越年輕化。

  曾經有許多老人質疑90後是玩樂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但年輕人們如今用實際證明了,中國的未來終將屬於更年輕的一代。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正如魯迅說過的那句話一樣:「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也希望未來的中國,可以有一份熱,發一分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拒絕美國綠卡,登上科學雜誌,24歲少年曹原正向世界展現中國奇蹟
    但有一位來自中國的24歲少年卻在度過屬於他自己的非同一般的人生,24歲的他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做「自古天才出少年。」曹原,1996年在成都出生,2007年,就讀於深圳的耀華實驗小學,由於過人的天賦,他在學校的超常班讀書。
  • 天才少年再現壯舉,時隔兩年再次連發2篇Nature,曹原有多牛
    其中一篇,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兩年時間,連續兩次背靠背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四篇Nature,即便是學術界大咖也沒有幾人能做到。被稱為中國「量子之父」的潘建偉院士是27歲在《自然》上發表第一篇論文的,中國結構生物學領軍人物施一公是32歲時在上面發表第一篇文章的。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2018年3月,時年22歲的曹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有關石墨烯研究的重磅論文。因此,曹原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同時也被譽為了「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24歲中國天才少年,拒絕美國綠卡選擇回國,人稱「科技怪物」
    還記得2018年12月,我國有兩個人「登頂」《自然》本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其中一位是深受科學界譴責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賀建奎,而另一位則是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曹原——同時他也出現在該榜單的第一位。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四川天才曹原:22歲突破世界難題,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歸國效力
    22歲的年紀你在做什麼?或許是剛畢業踏入社會,帶著迷茫進入職場。又或許是還在讀書,為著將來拼搏,也有可能是早早的就扛起了家庭的責任。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
  • 四川天才曹原:22歲突破世界難題,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歸國效力
    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一舉登上《自然》年度科學人物榜首,要知道,這個榜可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被世人普遍關注。在身邊人難以置信的眼光中,2010年,14歲的曹原以高考理科669分的成績進入中科大少年班。
  • 中國天才少年拒絕美國綠卡:人類研究了107年的難題,被他攻克
    而後他的老師又補充道,如果誰能在常溫下發現這種材料,就能改變整個世界。2018年3月,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以後,曹原終於成功將石墨烯排列成功,實現了常溫下的超導體。隨後,他的論文被《自然》雜誌發表,並被評價:「曹原是一個開創了全新研究領域的傑出科學家。」那年的曹原,只有22歲。
  • 14歲上中科大,18歲進麻省,22歲研製石墨烯超導體,拒絕美國綠卡
    自古人才出少年,曹原在學業上面的超常也為我們充分展現出來了這點。他被以超長教育著稱的實驗學校錄取,要知道這所學校招收的學生少之又少,並且曹原當時的班主任還曾經是在中科院任職過20年的朱源先生。在這樣利於吸納知識的環境和優秀的指導老師教導下,曹原收穫可謂是匪淺,之後曹原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將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圓滿畫上了終止符,然後14歲參加高考,以669分的優異成績進入了科技大學少年班,在此期間郭沫若獎學金也手到擒來,之後在18歲時進入麻省理工繼續讀博。這一路的過關斬將都沒有將曹原的光芒掩蓋,反而展現出來了更大的光彩。
  • 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的少年天才,來自中國的曹原到底有多牛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關於石墨烯的研究不僅在國內遇到了研究瓶頸,在國際上的研究也已經停滯了將近百年的時間,許多研究者為此前僕後繼,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企圖能夠推動石墨烯的突破和發展,但都沒有新的進展,而曹原卻做到了。這位年紀輕輕的中國少年在世界科技界產生了非同凡響的反應,他曹原到底有多牛?
  • 拒絕美國綠卡,登上科學雜誌,24歲天才曹原正向世界展現中國奇蹟
    他年僅24歲便已經是麻省理工學院的「95後」博士生,曾在美國科學雜誌《Natura》發表過轟動世界科學界的論文。,順利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2、天才依舊,19歲拿到碩士學位進入大學少年班後,他虛心學習,待人溫和。憑著物理實驗有著濃厚的興趣,還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在被人還沒完成學業時,他早已結束功課,用多餘的時間去做實驗。
  • 22歲天才破解世界難題,放棄美國綠卡: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國
    而在這些解決世界難題的人中,有一位天才少年,22歲就發現了石墨烯在特定情況下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從而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新領域,這位天才少年正是曹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繼續他的開掛人生。這位14歲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贏得不少教授的稱讚,而大學畢業後曹原再一次走捷徑,被中科大推薦到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深造,當年曹原剛好18歲。
  • 天才曹原:解決107年的世紀難題,連登科學雜誌,卻拒絕美國綠卡
    他年僅24歲便已經是麻省理工學院的「95後」博士生,曾在美國科學雜誌《Natura》發表過轟動世界科學界的論文。,順利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年12月18日,曹原再度驚豔眾人,他登上了科學雜誌《Natura》年度科學人物榜首,因為他發表的論文突突破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界和世紀難題。
  • 中國英才曹原:實現石墨烯超導效應,拒絕美國入籍邀請
    石墨烯是科研界的熱門話題,兩年前,一名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登上了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的封面,當選當年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且排名全球第一位,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曹原。
  • 22歲成為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曹原
    他14歲參加高考,成績699分,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被麻省理工錄取為博士生,22歲就在石墨烯超導體領域有重大突破。因為他解決了物理領域107年沒有解決的難題!他叫曹原,中國人,學者,麻省理工博士,成都人,生於1996年。
  • 5年前,尹希成為哈佛教授,學成未歸;今曹原拒絕綠卡,堅持回國
    2008年,著名學府哈佛大學首次打破慣例,錄用中國留學生尹希留校任教。尹希,少年天才,中國神童。8歲,能看懂微積分;10歲,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12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進入美國哈佛大學深造;25歲,尹希就成了哈佛副教授。
  • 最強青年(曹原)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
    深圳天才3年學完12年課程,14歲考上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世界,美國用綠卡、教授職位、超高薪誘惑他留在美國。他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學成是要回中國的,我的祖國需要我!」2018年,從深圳走上麻省理工的曹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最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水平極高的論文,成為該雜誌創辦以來年齡最小的中國第一作者!
  • 中國天才科學家攻克百年世界難題:美國綠卡算什麼,我要回國
    中國面對美國霸權行為迅速做出相關反應,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此舉無疑讓世界很多國家欽佩,昔日那個「東方雄獅」已經崛起,大家看到中國力量的強大。這個過程離不開科研工作者努力,各行各業科學家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在大環境下,很多學子為了提高知識水平,選擇出國留學。有一部分人為了榮華富貴,選擇留在海外,不過大部分人身懷愛國思想,為新中國建設做出貢獻。
  • 95後物理天才曹原,放棄高薪和美國綠卡,豪言:我是中國人!
    而意氣風發的曹原就是其中一位,他本可以不花錢拿到美國綠卡,但卻被曹原婉轉拒絕,也算是展示了中國的奇蹟。 誠然,24歲就能獲得美國綠卡,拿三好學生的評判標準來說就是德、智、體全面發展,那麼,如此的青年才俊,又被稱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才獲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
  • 中國天才科學家攻克百年世界難題:美國綠卡算什麼,我要回國
    引言中國面對美國霸權行為迅速做出相關反應,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此舉無疑讓世界很多國家欽佩,昔日那個「東方雄獅」已經崛起,大家看到中國力量的強大。這個過程離不開科研工作者努力,各行各業科學家為新中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在大環境下,很多學子為了提高知識水平,選擇出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