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年紀你在做什麼?或許是剛畢業踏入社會,帶著迷茫進入職場。又或許是還在讀書,為著將來拼搏,也有可能是早早的就扛起了家庭的責任。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一舉登上《自然》年度科學人物榜首,要知道,這個榜可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被世人普遍關注。
要說天才,他絕對是能稱得上的一位,這位天才名叫曹原。1996年出生的四川成都人,他也稱得上是神童,別人將小學、初中、高中學完至少要13年。但他只用了三年,2007年曹原進入深圳耀華實驗小學的超常班。事實上,早在進學校之前,他自己在父母的指導下便開始了自學之路,打好了基礎。
而超常班本就不是平常孩子就讀的,老師是曾在中科大任教二十年的副校長,此外還有六位不同尋常的教師,同學則僅僅是三位。也就是說,曹原的三年並非如平常的學生一樣度過,而是按照他的速度來度過的。學校給超常班最高的配置,加上自身優異的天賦,他三年便能將別人十三年學的內容學完。
在身邊人難以置信的眼光中,2010年,14歲的曹原以高考理科669分的成績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少年班的種種傳奇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許多的天才因為不適應最後都沉寂了下去,不過繼續發光發熱的其實還是大多數。而且他進入中科大的時候,少年班已有三十多年的經驗了,對於年少成名的天才自然更有方法。
在高手如雲的中科大,曹原也是十分耀眼的一位,他的成績很優秀。待人處世方面也有著與那個年級不匹配的穩重,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對他的印象都非常好。比如說丁澤軍,這位向來以嚴格聞名,被稱為科研殺手,可他提起曹原,反而稱他為很聰明的傢伙。可見頭腦確實不一般,但能在22歲有那樣的成就,他也付出了不少。
幾乎是所有課餘時間,他都用來進行實驗了,其中有一項研究比較特別。在物理界,一直都有一個難倒眾人的問題,那就是常溫狀態下的超導體材料。要是解決這個問題,無疑是一個轟動世界的研究,尚且年少的曹原看中的是它的難度,便將其作為自己的目標。在中科院時,從大二他便在研究這個問題,就讀麻省理工博士也沒有停止。
天才加努力碰撞的結果是神奇的,他發現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會發生劇變,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當然,科學都是不斷研究證明後才能確定的,曹原在面對外界質疑時堅持了自己的判斷。他反覆的實驗,日夜蹲守在實驗室,終於他向世界證明了自己,打破107年以來超導體的魔咒。
2018年3月5日,自然雜誌連續刊登兩篇文章來報導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其中一篇甚至沒來得及排版),物理界頓時震驚了。九個月後,石墨烯初步商業化應用落地,此後將有更大的作用。就在今年的5月6日,他的兩篇文章再次發布在自然上,是魔角石墨烯的新進展。如今,全世界有無數的學者試圖重複、拓展他的研究。
值得一說的是,早在2018年,憑著他的發現,便有無數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向他拋出橄欖枝。美國對於他這樣的人才自然是大力挽留,給他許出無數的好處,然而,這個天才卻在第一時間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他拒絕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美國綠卡,表示自己要留在祖國,也希望將來回到母校任職。面對潮水般湧來的鮮花和掌聲,他沒有迷失自己,想必將來會有更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