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才曹原:22歲破百年難題放棄美籍,有望成下一任諾獎得主

2020-12-03 小青育兒世界

說到曹原很多人可能對這名字並不是太熟悉,但是在科學界曹原可是世界公認的天才,只用兩年的時間便讀完了高中,14歲時就以669的高分考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18歲便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似乎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別人家孩子」

科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自然》(Nature)雜誌想必關注科學領域的人都應該知道,而在前不久一位中國的天才在這個世界著名的科學雜誌上,一次性發表兩篇論文,震驚科技界眾多大佬,而這位中國天才,就是曹原。

而他的成名之舉並非今年,早在2018年的時候,曹原就憑藉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中發表了兩篇石墨烯相關的重磅論文,當時科學界都稱他為「石墨烯駕馭者」,而他也是自然雜誌上最年輕的中國學者。

而在今年5月,曹原又在《自然》雜誌中連續發表了兩篇石墨烯研究最新進度的論文,並表示在石墨烯的研究上已經有了新的突破。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諾貝爾獎獲得者

《自然》雜誌雖然是科學界成就極高的雜誌,其社會影響力非常高,甚至是評選諾貝爾獎、競選院士的重要依據。

但《自然》雜誌的斃稿率也是最高的,幾乎能夠達到90%,也就是說10位科學家的研究結論只有其中最優秀的一個才有可能被收錄,因此能夠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一篇論文,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科學工作者的夢想。

而當年年僅22歲的曹原,便完成了這個夢想,不僅一夜成名,其研究成果甚至被稱為「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為什麼這樣說呢?

1911年,荷蘭的物理學家昂內斯發現了一種傳輸材質,能夠將電子能源的損失降到0,而這種材質最終被命名為「超導體」,而昂內斯也因此獲得了當時的諾別爾物理學獎。

但想要實現超導體的傳輸,首先要保持周圍溫度達到絕對零度(零下273.15攝氏度)才可以,而當時的科學技術根本無法達到這樣一個超低的溫度,因此超導體雖然被提出,但是一直很難實現。

而在3年前,21歲的曹原猜想將兩層石墨烯時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的性質將會發生巨變,很有可能實現超導體的能力。

雖然當時立馬有眾多科學界的老前輩出來質疑,但是曹原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將自己關在實驗室裡反覆研究,終於再一次試驗中發現,將兩層石墨烯按照特定的角度,也就是夾角為1.1度的時候,它就能實現超導體的效果。

找到了方向,曹原又用了7個月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實驗,是否正確,最終在2018年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天才的少年的崛起源於興趣

曹原的人生看似開掛,但實際上也是靠著自己的興趣和自己不斷的努力最終才會成功,在一次物理課上,物理老師說過一句話「誰要是能夠在常溫狀態下,發現一種超導體材料,那麼很有可能會顛覆整個科學界」,課後曹原便去問老師,這個材料是什麼,老師告訴曹原他也不知道,而這就需要他們這代年輕人去研究了。

正是物理老師的這一句話,給當時的曹原指明了方向,更是提起了天才少年曹原的興趣,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曹原所選擇的專業、研究的資料,也都是和超導體相關,最終皇天負有心人,曹原也是憑藉著自己的興趣和努力,最終成功發現了這種常溫狀態下能夠使用的超導體材料。

憑藉著這項研究,曹原甚至得到了美國的主動邀請,希望他能在美國定居,但是曹原果斷拒絕,並表示自己未來會回到中國,為中國的發展做貢獻。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1、鼓勵孩子探索世界

幼兒天生對這個世界就是好奇的,因此對於任何東西、任何事物都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這份好奇心會驅動孩子不斷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

但是由於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看著,並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很多父母為了省事,便會選擇阻止孩子探索,這樣做無疑是破壞孩子的好奇心以及科學興趣。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多鼓勵孩子,支持孩子探索,但是在孩子探索的同時也要儘可能地保證孩子的安全,每周末抽出一些時間帶孩子去外面觀察自然世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對科學的興趣,有條件的最好在多帶孩子去一些科技館參觀,這對孩子的興趣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二、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好的科普書事半功倍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一本十萬個為什麼就能讓我們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而為我們解答問題的人也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科學家,那個時候我們對科學家都會心聲一種崇拜的情緒,並且也會在心裡默默下定決心,將來要成為一個科學家,雖然後來沒有經歷專業的學習和培養,導致我們的夢想在成長過程中被吹散,但在童年時期,確實讓我們對科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對於四五歲以上的學齡前寶寶,家長可以通過《第一次遇見科學》這樣的科普教程,幫助孩子了解大自然,了解世界,從而讓孩子對科學產生強烈的興趣。

這套圖書共12冊,包含96個科學主題,4大科學領域,通過各種各樣有趣知識和內容,讓孩子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了解並認識科學。

其內容圖片都是採用高清大圖,畢竟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和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聯合出版的,其書本質量和內容質量,都屬於幼兒科學的巔峰作品,並且書中還負責專業的科普課程,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未知的科學世界。

對於開始小學學習的孩子來說,已經過了第一次遇見科學的年齡,這個時候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們也可以為孩子準備內容有趣且有一定深度的科學書籍,就像這套《爆笑科學》。

這是一套非常有意思的科普漫畫,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科學枯燥乏味的認知,利用漫畫和劇情的方式像孩子詳細介紹各種科學的類型和知識,讓從生澀的教科書中解脫出來,在通俗易懂的語言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科學知識,書中幽默的語言還時不時讓讀者捧腹大笑,一直以來受到了廣大愛好科學的小朋友們的喜愛。

我是小青媽媽,專業母嬰培訓師,同時也是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共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才曹原:破世紀難題放棄美籍,有望成為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中科大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建校至今,為我國培養出了一大批生物科學與高新科技人才。這其中,有一位24歲科學家名叫曹原,他因成功實現了石墨烯「超導試驗」而聞名世界,他的研究成果攻克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紀難題,全世界為之震驚!他被預言是最有望拿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曹原此舉可謂是當今留學生中的一股清流,堪稱當代的「錢學森」,與此同時,也贏得了網友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22歲破科學界百年難題,主動放棄美國國籍
    不過也有一些貨真價實的神童,他們從小到大一直很優秀,比如說曹原就是如此。作為95後的他,從小就表現出了十分優秀的學習能力,短時間內就可以掌握新的知識點。父母發現他的天資聰穎後,進行了大力的培養,給他請了家教。而曹原本身也十分的刻苦,在3年的時間裡,就將小學讀完。半年的時間裡,就讀完整個初中,在13歲時就已經是高中生。
  • 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年,24歲破百年難題,有望衝擊最年輕諾獎得主
    物理界的最高獎項,就是諾貝爾獎,但是,中國一直沒有人獲得該獎項。今天,要給大家講述一位天才少年的事跡,他是中國物理界最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這位96出生的少年,至今只有24歲,但是,他的研究給世界做出的貢獻卻不可估量。
  • 四川天才曹原:22歲突破世界難題,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歸國效力
    22歲的年紀你在做什麼?或許是剛畢業踏入社會,帶著迷茫進入職場。又或許是還在讀書,為著將來拼搏,也有可能是早早的就扛起了家庭的責任。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
  • 四川天才曹原:22歲突破世界難題,毅然放棄美國綠卡,歸國效力
    相同的是大多數人的22歲是平凡的,但有人卻在這個年紀,憑著自己的發現,解決了世界難題。一舉登上《自然》年度科學人物榜首,要知道,這個榜可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被世人普遍關注。曹原。但他只用了三年,2007年曹原進入深圳耀華實驗小學的超常班。事實上,早在進學校之前,他自己在父母的指導下便開始了自學之路,打好了基礎。
  • 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獎,或將成「人類史上最年輕的諾獎獲得者」?
    ——加費羅 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天賦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被譽為很有可能成為人類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曹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天賦加努力,鋪就了他的成功路。 有些人生來就註定和旁人不同,自小就進入中科大少年班的曹原從一開始就和旁人不同。
  • ...22歲解世界難題,有望成最年輕諾獎得主,這位中國天才科學家牛!
    兩年讀完初高中課程,14歲時以理科總分669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到MIT攻讀電氣工程學博士……曹原永遠都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因此,當22歲的曹原在《自然》連發兩篇論文時,不僅一戰成名,其論文成果更被形容為「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曹原的發現究竟有多重要,那就要從100多年前說起了。在正常環境下,電力在傳輸時,約有7%的能源會在傳輸過程中損失,造成了極大的能源損耗。
  • 95後天才少年,22歲破解世界百年難題,放棄美籍回國立下大功
    相信你絕對想像不到,一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憑藉著自己的科研發現,一舉解決了坤然世界107年的難題,榮登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年度10大科學家之首。而他雜誌該雜誌創辦149年來,獲此殊榮年齡最小的科學家,是中國最小在該雜誌以第一作者刊登學術論文的科研工作者。
  • 物理「天才少年」曹原,放棄美國籍回國,卻遭中科大教授質疑炒作
    兩年前,一位來自中國名叫曹原的天才少年,攻克了一個困擾學術界百年的難題---石墨烯超導效應。這一年,出國留學年僅22歲的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特定的角度時,就會產生超導效應。這一發現不僅解決了困擾物理學領域整整107年的難題,也讓曹原這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一躍成名,成為登上世界頂尖學術雜誌《Nature》,年齡最小的中國學者。曹原 發現開闢了「凝聚態物理」新領域,目前國內外許多物理方面的專家學者都在試圖拓展他的研究,而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也引起了世界各地高校的注意。
  • 先後培養了莊小威和曹原
    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正規早慧青少年教育平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978年在諾獎得主李振道的倡議下,在國家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成立,這也成了中科大八九十年代力壓清北,現如今依舊比肩清北的殺手鐧!15歲就上中科大的莊小威,至今是科大校園中的傳奇人物,可以說是科大學神。她曾獲得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四大力學全滿分的佳績,也是第一個四大力學大滿貫得主!她不僅獲得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和科學突破獎,還曾和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 年僅22歲的中國天才科學家,解決了物理學科的百年難題
    曹原是我們中國一名1996年出生,才剛剛22歲的年輕科學家。但是年紀輕輕的他,卻解決了困擾世界物理學家107年的難題,取得了物理學科在石墨烯超導領域中的重大突破,轟動了世界,成為當今世界科學界一顆耀眼的新星。
  • 95後博士曹原破百年難題,曾在校長辦公室上課,2年讀完初中高中
    在《自然》連發2篇論文,由此可以說明,中國的曹原很牛!他是震驚世界的人物!當年曹原也因此成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當時的他只是一個22歲的少年!那一刻,他震驚了世界!「將兩層石墨烯旋轉至特定的1.1°疊加時 ,可以在零阻力情況下傳導電子。」
  • 22歲天才破解世界難題,放棄美國綠卡: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國
    而在這些解決世界難題的人中,有一位天才少年,22歲就發現了石墨烯在特定情況下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從而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新領域,這位天才少年正是曹原。,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錄取,繼續他的開掛人生。這位14歲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贏得不少教授的稱讚,而大學畢業後曹原再一次走捷徑,被中科大推薦到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深造,當年曹原剛好18歲。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曹原 圖片來源:Nature2020年1月13日,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沃爾夫物理獎出爐。
  • 他有可能是中國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
    但是這一獎項的門檻太高了,我國在莫言先生之前,基本上沒有過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就連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當年提出了相對論這樣厲害的概念,結果依舊多次被諾貝爾獎拒之門外。由此可見,獲得諾貝爾獎,是多麼艱難的事情。不過,事情也並非是絕對的,有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天才,他們會將我們無法企及的門檻化為通途。這之中就包括了一位少年天才,他的名字叫做曹原。
  • 新一代天才少年曹原,研究成果再次轟動學術界,網友卻擔心不已
    新一代天才少年曹原,研究成果再次轟動學術界,網友卻擔心不已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無數的天才人物,他們憑藉自己超高的智商以及出眾的能力,為我國的經濟、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現在,誰又是最新一代的天才少年呢?
  • 天才曹原:解決107年的世紀難題,連登科學雜誌,卻拒絕美國綠卡
    1、天生不凡,14歲上大學曹原在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來自天府之國。從小他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生活中看起來卻有些呆滯,絲毫看不出天才的跡象。,順利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
  • 曹原——攻克石墨烯超導世紀難題的中國年輕人
    攻克世紀難題2018年3月5日,《自然》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石墨烯重磅論文,《自然》雜誌在論述曹原入選年度人物的理由時表示:「在他的論文當中,他發現了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讓無數科研學者展開了研究與探索。」
  • 22歲成為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曹原
    他14歲參加高考,成績699分,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被麻省理工錄取為博士生,22歲就在石墨烯超導體領域有重大突破。因為他解決了物理領域107年沒有解決的難題!他叫曹原,中國人,學者,麻省理工博士,成都人,生於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