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曹原很多人可能對這名字並不是太熟悉,但是在科學界曹原可是世界公認的天才,只用兩年的時間便讀完了高中,14歲時就以669的高分考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18歲便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似乎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別人家孩子」。
科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自然》(Nature)雜誌想必關注科學領域的人都應該知道,而在前不久一位中國的天才在這個世界著名的科學雜誌上,一次性發表兩篇論文,震驚科技界眾多大佬,而這位中國天才,就是曹原。
而他的成名之舉並非今年,早在2018年的時候,曹原就憑藉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中發表了兩篇石墨烯相關的重磅論文,當時科學界都稱他為「石墨烯駕馭者」,而他也是自然雜誌上最年輕的中國學者。
而在今年5月,曹原又在《自然》雜誌中連續發表了兩篇石墨烯研究最新進度的論文,並表示在石墨烯的研究上已經有了新的突破。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諾貝爾獎獲得者
《自然》雜誌雖然是科學界成就極高的雜誌,其社會影響力非常高,甚至是評選諾貝爾獎、競選院士的重要依據。
但《自然》雜誌的斃稿率也是最高的,幾乎能夠達到90%,也就是說10位科學家的研究結論只有其中最優秀的一個才有可能被收錄,因此能夠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一篇論文,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科學工作者的夢想。
而當年年僅22歲的曹原,便完成了這個夢想,不僅一夜成名,其研究成果甚至被稱為「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為什麼這樣說呢?
1911年,荷蘭的物理學家昂內斯發現了一種傳輸材質,能夠將電子能源的損失降到0,而這種材質最終被命名為「超導體」,而昂內斯也因此獲得了當時的諾別爾物理學獎。
但想要實現超導體的傳輸,首先要保持周圍溫度達到絕對零度(零下273.15攝氏度)才可以,而當時的科學技術根本無法達到這樣一個超低的溫度,因此超導體雖然被提出,但是一直很難實現。
而在3年前,21歲的曹原猜想將兩層石墨烯時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的性質將會發生巨變,很有可能實現超導體的能力。
雖然當時立馬有眾多科學界的老前輩出來質疑,但是曹原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將自己關在實驗室裡反覆研究,終於再一次試驗中發現,將兩層石墨烯按照特定的角度,也就是夾角為1.1度的時候,它就能實現超導體的效果。
找到了方向,曹原又用了7個月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實驗,是否正確,最終在2018年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天才的少年的崛起源於興趣
曹原的人生看似開掛,但實際上也是靠著自己的興趣和自己不斷的努力最終才會成功,在一次物理課上,物理老師說過一句話「誰要是能夠在常溫狀態下,發現一種超導體材料,那麼很有可能會顛覆整個科學界」,課後曹原便去問老師,這個材料是什麼,老師告訴曹原他也不知道,而這就需要他們這代年輕人去研究了。
正是物理老師的這一句話,給當時的曹原指明了方向,更是提起了天才少年曹原的興趣,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曹原所選擇的專業、研究的資料,也都是和超導體相關,最終皇天負有心人,曹原也是憑藉著自己的興趣和努力,最終成功發現了這種常溫狀態下能夠使用的超導體材料。
憑藉著這項研究,曹原甚至得到了美國的主動邀請,希望他能在美國定居,但是曹原果斷拒絕,並表示自己未來會回到中國,為中國的發展做貢獻。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1、鼓勵孩子探索世界
幼兒天生對這個世界就是好奇的,因此對於任何東西、任何事物都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這份好奇心會驅動孩子不斷去探索、去了解、去感受。
但是由於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看著,並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很多父母為了省事,便會選擇阻止孩子探索,這樣做無疑是破壞孩子的好奇心以及科學興趣。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多鼓勵孩子,支持孩子探索,但是在孩子探索的同時也要儘可能地保證孩子的安全,每周末抽出一些時間帶孩子去外面觀察自然世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對科學的興趣,有條件的最好在多帶孩子去一些科技館參觀,這對孩子的興趣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二、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好的科普書事半功倍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一本十萬個為什麼就能讓我們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而為我們解答問題的人也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科學家,那個時候我們對科學家都會心聲一種崇拜的情緒,並且也會在心裡默默下定決心,將來要成為一個科學家,雖然後來沒有經歷專業的學習和培養,導致我們的夢想在成長過程中被吹散,但在童年時期,確實讓我們對科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對於四五歲以上的學齡前寶寶,家長可以通過《第一次遇見科學》這樣的科普教程,幫助孩子了解大自然,了解世界,從而讓孩子對科學產生強烈的興趣。
這套圖書共12冊,包含96個科學主題,4大科學領域,通過各種各樣有趣知識和內容,讓孩子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了解並認識科學。
其內容圖片都是採用高清大圖,畢竟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和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聯合出版的,其書本質量和內容質量,都屬於幼兒科學的巔峰作品,並且書中還負責專業的科普課程,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未知的科學世界。
對於開始小學學習的孩子來說,已經過了第一次遇見科學的年齡,這個時候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們也可以為孩子準備內容有趣且有一定深度的科學書籍,就像這套《爆笑科學》。
這是一套非常有意思的科普漫畫,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科學枯燥乏味的認知,利用漫畫和劇情的方式像孩子詳細介紹各種科學的類型和知識,讓從生澀的教科書中解脫出來,在通俗易懂的語言中潛移默化的學習到科學知識,書中幽默的語言還時不時讓讀者捧腹大笑,一直以來受到了廣大愛好科學的小朋友們的喜愛。
我是小青媽媽,專業母嬰培訓師,同時也是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共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