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可能是中國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

2021-01-18 格子道歷史

說到諾貝爾獎,所有的人都會肅然起敬,因為這是無數學者心目中的最高境界。無論是哪一個領域,只要得到了諾貝爾獎的認可,那麼就基本上站在了世界的高度。

但是這一獎項的門檻太高了,我國在莫言先生之前,基本上沒有過諾貝爾獎獲得者。而且,就連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當年提出了相對論這樣厲害的概念,結果依舊多次被諾貝爾獎拒之門外。由此可見,獲得諾貝爾獎,是多麼艱難的事情。

不過,事情也並非是絕對的,有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天才,他們會將我們無法企及的門檻化為通途。這之中就包括了一位少年天才,他的名字叫做曹原。

曹原不僅讀書超於常人,在21歲的時候就對石墨烯的研究做出巨大突破,連續兩次入選自然雜誌封面。人們紛紛推論,他也有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諾獎得主。那麼這位天才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天才少年

曹原出生於1996年,是四川成都人。作為一個真正的天才少年,他一出生就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天賦。

從小他就對知識有著很強烈的欲望,很早就能讀書寫字。在2007年的時候,就已經在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書,並且僅僅只用三年的時間讀完小學初中以及高中的課程。

這種可怕的操作,簡直讓所有高考生汗顏,僅憑這一點,他就碾壓了大多數同想有天才之名的那些神童們。

緊接著他在2010年參加高考,這時候他才只有15歲,但他依舊考出了669分的理科高分。在當時可謂是豔驚四座,眾人皆驚嘆,此人真乃神童也。

靠著如此高的分數,他考入了無數人心嚮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要知道,這個少年班在當時可了不得,其創辦宗旨就是為了不拘一格網羅天下少年。

所以,裡面全都是最優秀的天才,他們人人都有著極強的能力。

但是,在一堆超級高手扎堆的隊伍,曹原依舊保持著很強悍的優勢。一般來說,在少年班裡人人都是天才,所以個個心高氣傲,因此他們彼此之間進行了激烈的競爭,而且個個都不服對方。但是,這裡面所有的人都對曹原心服口服,因為曹原的能力是真的在他們之上。

在這樣的條件下,曹原開始接觸越來越多的高等學位,再加上周圍隊友的配合,曹原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強悍的天才學者。

甚至,曹原還悟透了很多老前輩都捉摸不透的學問,一舉震驚世界。

二、震撼的研究

眾所周知,電力是全世界的一個重要資源,已經徹底融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電力運輸的過程中始終會面臨著阻力,而這種阻力的消耗,雖然在平時很微小,但是在以國家為單位的用量上,就會變得非常大。

所以,歷代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減小電阻,到目前來說,我們發現金屬之中電阻係數最小的物質是銅,所以目前的導電材料多以銅為主。

但銅的損耗依舊很大,有沒有更加優秀的材料呢?經過反覆研究,在1991年的時候,荷蘭科學家發現水銀可以在絕對零度的條件下,出現無電阻的狀態,而這種狀態被稱為超導電性。

不過可惜,整個自然界很難出現絕對0度,而且絕對零度根本無法普及運用,更無法去取代銅的地位。

那麼有沒有辦法,使得超導電現象變得更加容易實現和普及呢?在目前來說,科學家一籌莫展,暫時還沒有找到突破的方向。不過,這個突破方向最終被一個少年天才找到了,這個人就是曹原。

就在2018年,已經21歲的曹原和他的團隊,通過反覆的實驗研究,結果發現兩層平行石墨烯可以在極其特殊的角度下產生超導現象。

這個研究可太震撼了,因為他避免了絕對零度,而且使得超導電現象變得可能普及。

因此,曹原的發現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的震驚,就連一些老前輩們都是眼前一亮。得益於這一次的研究發現,美國自然雜誌連續刊登了兩篇關於他的論文,讓他成為了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的榜首。

另外,在當時來說,曹原是諸多自然雜誌中國作者中之中最年輕的一個。因此曹原成為了傳奇人物,他的未來將不可限量。

當時很多學者推論,這個年輕人極有可能在這方面做出巨大突破,甚至會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物理獎得主。

這份榮譽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讓所有人看著曹原都仿佛看諾貝爾獎的大師一樣。

面對大家的稱讚,年輕的曹原卻並沒有受影響,他反而更加努力的專注於石墨烯超導體的研究,不過對於他來說,只有學問和突破才能夠引起他的注意,其它的都是浮雲。

在他的努力之下,他在2020年5月份,再一次登上了自然雜誌,並且又連續發表了兩篇論文報告石墨烯的進度。他的論文再一次引起科學界的關注,並且廣受社會的稱讚,他正在一步又一步的走近諾貝爾獎。

三、中國人

就在曹原一往無前的時候,很快,世界各國開始動了其它的心思。以那些頂級科研組織為例,他們紛紛提出各種條件來拉攏曹原,希望能夠讓他加入自己的組織。

這些人,有的承諾給予更廣闊的舞臺,有的提出可以給更優秀的實驗器材,甚至有的給出眾生高薪待遇。

面對著一個個熱切期盼的眼神,曹原的內心毫無波瀾,他拒絕了所有的請求。

而且這個年輕人明確表示,自己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魂,永遠不會離開祖國。如果僅僅只是去國外進行學術交流,那是毫無問題的,但假若想要讓自己加入他們的組織,一切免談。

不得不說這一番言論真的鼓舞了無數的中國科學家,大家都為這個年輕天才的行為點讚。在研究上一往無前,在個人品德上始終不忘祖國,曹原成為了真正優秀的科學家。

通過以上的這些資料,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曹原和以往的天才少年不同,他不僅僅有天才的天賦,而且還有著天才們所沒有的追求和境界。

在學術上,打破古人的桎梏,追求未來的希望,他的執著不弱於任何科學家。同時,在精神上,他始終認可祖國,並且堅持中國心,他的愛國情懷堪比過去的那些大師們。

相信在未來,他一定能夠突破這一領域的研究,得到諾貝爾獎。到時候,他將會成為我國的科技頂梁柱,成為全國人民的驕傲,這一切都值得期待。

結語

所以,看完曹原的故事,我們除了一方面羨慕這些天才的天賦以外,其實還要更多的看到,天賦之後的執著和努力。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天才,也不完全是靠著天賦實現成功,這一切都需要不斷的鑽研,不斷的學習。俗話說得好,有天賦的人比我們還努力,這怎麼能行?所以我們應該奮起直追,不要讓自己停下來。

除此以外,我們還應該始終樹立愛國主義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和曹原一樣,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讓自己的學問都用來為國家發展做貢獻。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天才曹原再度獲獎
    在小的時候可能大家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傷仲永》,講的是一個孩子從小就天賦異稟,有著超乎同齡人的智商,所以大家都很驚訝,日日都來看這個不平凡的孩子,但是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只是停留在原有的知識層面,並沒有繼續保持學習,父親也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最終導致這個孩子的天賦停留在原有的階段,一事無成。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曹原成為通訊作者,表明他是論文的主要創意貢獻者之一。
  • 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獎,或將成「人類史上最年輕的諾獎獲得者」?
    ——加費羅 成功等於百分之一的天賦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被譽為很有可能成為人類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曹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天賦加努力,鋪就了他的成功路。 有些人生來就註定和旁人不同,自小就進入中科大少年班的曹原從一開始就和旁人不同。
  • 衝擊諾貝爾獎!中國天才曹原多次登上《自然》,堅決不改國籍!
    即使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理科獎,但和歐美等科技強國比較,獲獎人數也是天壤之別的,中國要想在科技上證明自己的實力,必須要有更多的人能夠獲得理科獎。然後近幾年,中國誕生了一個天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數次登上《自然》雜誌,獲得的成果另世界震驚,不僅有望衝擊諾貝爾獎,更是可以衝擊人類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
  • 解決困擾科學界107年難題,被譽為天才少年的曹原,能獲諾貝爾獎嗎
    2018年12月18日,世界上歷史最的、最有名望的之一的《Nature》在公布年度科學人物的時候,竟將一名年輕的中國男孩列為了榜首。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名出生在1996年,在當時不過22歲的中國男孩曹原,登上了美國《Nature》雜誌,這一在諸多科學界都佔據著領頭羊位置的雜誌榜首。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曹原此舉可謂是當今留學生中的一股清流,堪稱當代的「錢學森」,與此同時,也贏得了網友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 少年天才——曹原
    少年天才——曹原 2020-10-31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天才曹原,能不能拿諾貝爾獎?
    這有什麼好關注的?52歲的中老年人沒有化妝又怎麼了?沒有化妝就不能出門?非要湊上前去詢問一下嗎?相對於這些藝人明星的地攤八卦新聞天天上熱搜,中國天才青年科學家曹原在《Nature》再次連發兩篇論文的消息,就幾乎無人知曉,就是有人知道,也僅僅限於科研小圈子。無人知曉,不代表他的工作就不重要。
  • 年僅24歲的他,卻是中國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天才少年
    曹原,一個在學術圈之外或許鮮為人知的名字。但他的成就,卻是令小編我望而生畏。若論當今小編最為崇拜的偶像是誰,非此人莫屬,他當之無愧為吾輩之楷模。今天,就由小編來帶著大家來認識認識這位年僅24歲的「天才少年」。
  •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發現石墨烯超導現象,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嗎?
    曹原通過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微觀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即通過研究構成凝聚態物質的電子、離子、原子及分子的運動形態和規律,從而認識其物理性質。他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超導效應,即零電阻。石墨烯目前也是在非常低的溫度下表現出超導性,但對比常規超導體而言,在相同溫度下實現超導時,石墨烯只需傳統超導材料電子密度的萬分之一。
  • 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時隔兩年天才少年再現壯舉
    這也是在繼2018年3月5日在 Nature 以背靠背長文形式在網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後,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 時隔2年,曹原再次做出這樣的壯舉。連續兩次背靠背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四篇Nature,即便是學術界大咖也沒有幾人能做到。
  • 只有24歲的他,卻是中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天才少年!
    曹原,一個在學術圈之外或許鮮為人知的名字。但他的成就,卻是令小編我望而生畏。若論當今小編最為崇拜的偶像是誰,非此人莫屬,他當之無愧為吾輩之楷模。今天,就由小編來帶著大家來認識認識這位年僅24歲的「天才少年」。
  • 中國物理學界的天才新星——曹原
    2018年年末,世界最權威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公布了2018年世界十大科學人物的名單,年僅22歲的中國天才少年曹原成功入選並位居首位,轟動了世界。那麼,曹原究竟何許人也?他又做出了怎樣驚世駭俗的科學研究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位中國物理學界的天才新星。
  • 震動世界的95後天才曹原,曾讀3人天才兒童班,在校長辦公室上課
    在《自然》連發2篇論文,由此可以說明,中國的曹原很牛!他是震驚世界的人物!當年曹原也因此成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當時的他只是一個22歲的少年!那一刻,他震驚了世界!「將兩層石墨烯旋轉至特定的1.1°疊加時 ,可以在零阻力情況下傳導電子。」
  • 中國天才曹原:22歲破百年難題放棄美籍,有望成下一任諾獎得主
    科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自然》(Nature)雜誌想必關注科學領域的人都應該知道,而在前不久一位中國的天才在這個世界著名的科學雜誌上,一次性發表兩篇論文,震驚科技界眾多大佬,而這位中國天才,就是曹原。而他的成名之舉並非今年,早在2018年的時候,曹原就憑藉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中發表了兩篇石墨烯相關的重磅論文,當時科學界都稱他為「石墨烯駕馭者」,而他也是自然雜誌上最年輕的中國學者。
  • 中國天才曹原:破世紀難題放棄美籍,有望成為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這其中,有一位24歲科學家名叫曹原,他因成功實現了石墨烯「超導試驗」而聞名世界,他的研究成果攻克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紀難題,全世界為之震驚!他被預言是最有望拿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如今,無數科研工作者正試圖重複拓展他的研究。天才中的天才1996年,曹原出生在中國十大古都之一的成都。在他3歲的時候,父母為了能給他更好教育和未來,居家遷往深圳。
  • 曹原——攻克石墨烯超導世紀難題的中國年輕人
    《自然》雜誌自創辦以來,曹原是獲此殊榮年齡最小的科學人物,也是該雜誌有史以來以第一作者刊登的中國最年輕的科研工作者直到2018年3月,這位22歲的中國少年曹原,成功實現了石墨烯「超導實驗」,攻克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紀難題,震驚全世界!如今,有無數的科研學者試圖重複拓展他的研究。據權威能源機構估測,曹原的石墨烯領域的探索一旦成果落地,將為世界能源行業節省數萬億美元的資金。
  • 誰是曹原??
    其實,早在2018年3月5日,《自然》就在網站連發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重磅石墨烯論文,並專門配發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Eugene J. Mele對這一重大突破的評述。曹原也因此成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
  • 天才少年|曹原
    2020年5月6日,科學界傳來一個大消息,年僅24歲的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難道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嗎?
  • ...22歲解世界難題,有望成最年輕諾獎得主,這位中國天才科學家牛!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諾貝爾獎獲得者」《自然》創刊於1869年,不僅是集世界範圍內廣泛影響力和高含金量內容於一身的著名學術期刊,更是評選諾貝爾獎、競選院士、展示大學和科研機構研究實力的重要依據。3年前,曹原推測,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時,材料會發生劇變,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但當時,他的推測引起了許多物理學家的質疑。他們認為這不過是一個年輕小孩對世界的美好幻想。面對前輩們的質疑,曹原沒有退縮,堅信自己的判斷。為此,他日夜蹲守實驗室,反覆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