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困擾科學界107年難題,被譽為天才少年的曹原,能獲諾貝爾獎嗎

2020-12-05 騰訊網

2018年12月18日,世界上歷史最的、最有名望的之一的《Nature》在公布年度科學人物的時候,竟將一名年輕的中國男孩列為了榜首。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一名出生在1996年,在當時不過22歲的中國男孩曹原,登上了美國《Nature》雜誌,這一在諸多科學界都佔據著領頭羊位置的雜誌榜首。有的人可能不知道《Nature》到底具有怎樣的地位,這麼說吧,有人形容過,只要能在《Nature》上發表一兩篇文章,那麼這個人就可以隨意獲得國內大部分高校的職稱。

這種說法雖然過於籠統,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更何況曹原還不只是文章登上了《Nature》這麼簡單,他是一連兩篇文章全部登上了《Nature》。並且2018年《Nature》十大人物的封面圖用的是被處理成一個正六邊形,宛如構成石墨烯的碳環結構,而且這個"10"字還是雙層結構,前後兩層有微小夾角,意味著石墨烯超導體的"魔角"。

對於曹原的研究說複雜了估計很多人聽不懂,簡單概括就是他發現了當雙層石墨烯成約1.1°的夾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魔角"時時,石墨烯會具有超導體的特性。至於超導體,簡單來說,就是能夠使得電阻為零、同時完全抗磁的導體材料。

有人估計理解不了這超導體到底有啥用,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超導體能夠真正應用到生活中,那麼磁懸浮列車將再度提速,我們平常用電能夠節省很多電力,甚至打電腦遊戲時再也不用擔心主機板熱的能煎雞蛋了。

這樣說來,超導體的確很有用啊,這也是為何曹原一下子就被捧上了天,甚至在很多文章中被譽為"解決了庫熱鬧科學界107年的難題","下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曹原能不能獲得諾貝爾獎不好說,畢竟人家現在的確還年輕就能有如此成就,以後的事誰都說不好;但如果單說他能靠雙層石墨烯獲得諾貝爾獎,這還是挺懸的(直接說就是不太可能)。

曹原,四川人,14歲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8大學畢業,進入美國麻省理工繼續深造,現在在麻省理工讀博。而他進入麻省理工後,是直接加入了Pablo Jarillo-Herrero課題組,實驗小組的成員都是在嘗試從不同角度堆疊、旋轉碳原子,曹原只不過是被分配到了研究石墨烯雙層角度偏差這一塊而已。

我們再來說回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碳材料,在多種領域都具有高超的傳遞效果,2010年的諾貝爾獎得主正是因為能用微機械剝離法從石墨中剝離石墨烯。等於說石墨烯這項材料原本也不是曹原的研究結果。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那個"解決困擾科學界107年難題"是怎麼回事。1911年,荷蘭科學家卡末林—昂內斯發現,當他用液氦將汞冷卻到﹣268.95℃時,汞具有超導體的能力。在這之後,科學界開始持續不斷地對超導體進行研究,更換各種材料試圖改變超導體存在的溫度。

曹原發現的石墨烯超導體不知怎麼地,就被傳成了能在常溫下進行,因此才有了解決困擾科學界107年的難題只說。問題是曹原發現的雙層石墨烯,同樣是必須得在超低溫環境下才能成為超導體,,溫度為-271.45攝氏度。

總結一下就是,曹原發現的雙層石墨烯超導體,的確是一項重大發現,給超導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一方面這項研究並非是曹原個人行為,他只是聽從實驗室的安排;另一方面雙層石墨烯依舊沒有打破超導體只能在超高溫或者超低溫下存在。這就是為何說曹原不太可能如今獲諾貝爾獎的原因。

但話說回來,不管得不得將,人家能在這個歲數或者如此成就,已經很厲害了,被稱為天才少年絲毫不誇張,不論別人是誇是貶,自己擁有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曹原能在日常實驗中獲得成就,其他人同樣能夠在日常學習中獲得啟發,哪怕只是寫論文,寫得好了都能有所得。

那有的同學要說,不會寫論文怎麼辦?當然是上第2導師論文輔導尋求幫助。名師針對性輔導,一對一教學,助你理清思路,讓你的論文一氣呵成,靈感自然而來,再也不用為論文發愁。

相關焦點

  • 天才曹原:解決107年的世紀難題,連登科學雜誌,卻拒絕美國綠卡
    1、天生不凡,14歲上大學曹原在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來自天府之國。從小他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可生活中看起來卻有些呆滯,絲毫看不出天才的跡象。,順利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
  • 天才少年|曹原
    2020年5月6日,科學界傳來一個大消息,年僅24歲的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難道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嗎?
  • 中國天才少年,解決困擾國際學術界107年的難題,回歸助力祖國
    中國天才少年,解決困擾國際學術界107年的難題,回歸助力祖國。在改革開放近幾十年中,一直都盛行海歸,在人才回歸國家的同時,也有很多中國人才流失國外,這難免不讓國家以及國內科研工作者痛心,要知道國家培養一大批優秀人才格外不易,更不要提培養出崗位內有突出成就的專業人才,這些對於學校教育來說都是很痛心的事實。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2018年3月6日,Nature發表了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論文。文章刊登後立即在整個物理學界引起巨大反響。一些報導稱其「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卡末林·昂內斯因發現一種能將電子損失降到0的傳輸材質,即「超導體」,而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超導體有助於大幅降低電力傳輸過程中的巨大能源損耗。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美籍戶口,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霸氣回應:我是中國人,我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裡。曹原此舉可謂是當今留學生中的一股清流,堪稱當代的「錢學森」,與此同時,也贏得了網友的大力支持和點讚。
  • 2018新知人物(1)曹原:少年天才!兩篇論文「驚」世界
    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曹原,籍貫四川成都。他在全球頂級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連發兩篇論文,因其發現了使石墨烯能夠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導電的方法,破解了困擾物理學界107年的世界難題。科學界認為,曹原的這一發現開創了一個新的領域,該方法將會使能源的使用和運輸更為有效。
  • 96年中國男孩!破解了科學界107年的世界難題!
    96年中國男孩!破解了科學界107年的世界難題! 這個男孩叫曹原他發現石墨烯可以做「超導體」,突破了困擾人類107年的世紀難題!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後,震驚整個科學界!從美國到歐洲,無數頂級大學和科研機構向他拋出了橄欖枝!美國不僅向他發出了綠卡邀請,還給出了千萬美元的條件。
  • 中國天才曹原:22歲破百年難題放棄美籍,有望成下一任諾獎得主
    說到曹原很多人可能對這名字並不是太熟悉,但是在科學界曹原可是世界公認的天才,只用兩年的時間便讀完了高中,14歲時就以669的高分考入了中科大的少年班,18歲便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似乎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別人家孩子」。
  • 解困擾全球107年難題,登十大科學家榜首,96年的中國少年有多牛
    中國利用特高壓技術解決了全國一張網的問題,但其消耗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這也是全球科學家馬不停蹄研究超導體的主要原因,畢竟電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次能源。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一困擾全球科學家的難題被一位96年出生的中國少年解決了。
  • 95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石墨烯研究新突破
    上次這位「天才少年」曹原出名還是因為他在2018年3月6日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中闡述了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因此,曹原也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的論文刊登後立即在整個物理學界引起巨大反響,一些報導稱其「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
  • 物理「天才少年」曹原,放棄美國籍回國,卻遭中科大教授質疑炒作
    兩年前,一位來自中國名叫曹原的天才少年,攻克了一個困擾學術界百年的難題---石墨烯超導效應。這一年,出國留學年僅22歲的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特定的角度時,就會產生超導效應。這一發現不僅解決了困擾物理學領域整整107年的難題,也讓曹原這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一躍成名,成為登上世界頂尖學術雜誌《Nature》,年齡最小的中國學者。曹原 發現開闢了「凝聚態物理」新領域,目前國內外許多物理方面的專家學者都在試圖拓展他的研究,而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也引起了世界各地高校的注意。
  • 四川天才少年,因老師一句無心之語,奮鬥10年破解人類107年難題
    1973年,他頂著極其簡陋的研究環境,為困擾人類200多年的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提供了關鍵性證明,引發國際數學界的轟動,其證明成果後來也被數學界尊稱為陳氏定理。到2010年,年僅14歲的曹原第一次參加高考,結果竟考了669分,被中科大少年班直接錄取。當然,這些經歷只能說明曹原是個天才少年,跟陳景潤有什麼關係呢?一切故事,還得從曹原初中的一堂物理課開始說起。這堂物理課上,其物理老師黃佳堂在做超導實驗時,突然隨口說了句「要是誰能夠在常溫狀態下,發現一種超導材料,很有可能顛覆整個世界。」
  • 四川天才少年,因老師一句無心之語,奮鬥10年破解人類107年難題
    1973年,他頂著極其簡陋的研究環境,為困擾人類200多年的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提供了關鍵性證明,引發國際數學界的轟動,其證明成果後來也被數學界尊稱為陳氏定理。到2010年,年僅14歲的曹原第一次參加高考,結果竟考了669分,被中科大少年班直接錄取。 當然,這些經歷只能說明曹原是個天才少年,跟陳景潤有什麼關係呢?一切故事,還得從曹原初中的一堂物理課開始說起。這堂物理課上,其物理老師黃佳堂在做超導實驗時,突然隨口說了句「要是誰能夠在常溫狀態下,發現一種超導材料,很有可能顛覆整個世界。」
  • 中國科學天才曹原,能不能拿諾貝爾獎?
    非要湊上前去詢問一下嗎?相對於這些藝人明星的地攤八卦新聞天天上熱搜,中國天才青年科學家曹原在《Nature》再次連發兩篇論文的消息,就幾乎無人知曉,就是有人知道,也僅僅限於科研小圈子。無人知曉,不代表他的工作就不重要。
  • 95後天才少年,22歲破解世界百年難題,放棄美籍回國立下大功
    相信你絕對想像不到,一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憑藉著自己的科研發現,一舉解決了坤然世界107年的難題,榮登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年度10大科學家之首。而他雜誌該雜誌創辦149年來,獲此殊榮年齡最小的科學家,是中國最小在該雜誌以第一作者刊登學術論文的科研工作者。
  • 新一代天才少年曹原,研究成果再次轟動學術界,網友卻擔心不已
    新一代天才少年曹原,研究成果再次轟動學術界,網友卻擔心不已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無數的天才人物,他們憑藉自己超高的智商以及出眾的能力,為我國的經濟、科技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麼現在,誰又是最新一代的天才少年呢?
  • 他有可能是中國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天才曹原再次獲
    一、天才少年曹原出生於1996年,是四川成都人。作為一個真正的天才少年,他一出生就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天賦。從小他就對知識有著很強烈的欲望,很早就能讀書寫字。在2007年的時候,就已經在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書,並且僅僅只用三年的時間讀完小學初中以及高中的課程。
  • 少年天才——曹原
    少年天才——曹原 2020-10-31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曹原——攻克石墨烯超導世紀難題的中國年輕人
    《自然》是科學界普遍關注的、國際性、跨學科的周刊類科學雜誌,在《自然》上發表文章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該雜誌每星期收到論文約150篇,由於版面有限,經過嚴格篩選後最終能夠發表的僅20篇。2018年底,《自然》雜誌刊登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單,位居榜首的是一名1996年出生的中國學生,曹原。
  • 發現常溫超導體:中國95後科學家曹原震驚世界
    友導讀   一位22歲的中國少年,日夜蹲守在實驗室,克服高溫、極寒等多種極端困難條件,發現了在常溫條件下實現「超導體」性能的材料,這項科研發現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榮登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