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智力超群,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該如何安置這樣的天才?中科大少年班創建的最初目的並非如此,但現在卻承擔著這樣的責任。

1978年3月,在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
時至今日,中科大少年班依然是天才們的聚集地。
在中科大少年班學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2016年,中科大少年班招生要求,必須是2000年以後出生的(16周歲),高二(含)以上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具體流程,當滿足年齡條件後,提出申請,參加普通高考,然後根據考試成績,擇優進行面試。面試的主要內容有數學、物理,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非智力因素。
在大家的傳統觀念中,往往有這樣的偏差,就是天才少年都是孤僻的,其實並不然,在中科大官方網站上能夠看到,少年班的同學與其他同學無異,同樣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與大家融為一體。

天才曹原就是誕生在這樣的地方,曹原1996年出生,在14歲時也就是2010年以理科669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之後開掛的人生開始受人矚目。2012年作為交流生前往密西根大學學習,2013年受邀前往牛津大學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科學實踐,2104年獲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本科畢業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18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發表兩篇文章,並因此迅速走進人們視線。2018年12月18日,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天才少年總有歸處,中科大少年班就是這樣的地方,本科階段的教育出來普適性,更重要的是培育精英,社會需要普通人的奉獻,更需要精英們的貢獻,希望中國湧現越來越多的「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