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曹原的誕生地-中科大少年班

2020-12-06 熊貓大俠談生活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智力超群,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該如何安置這樣的天才?中科大少年班創建的最初目的並非如此,但現在卻承擔著這樣的責任。

早期中科大少年班

1978年3月,在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規中學教育,但成績優異的青少年接受大學教育。

時至今日,中科大少年班依然是天才們的聚集地。

在中科大少年班學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2016年,中科大少年班招生要求,必須是2000年以後出生的(16周歲),高二(含)以上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少年。具體流程,當滿足年齡條件後,提出申請,參加普通高考,然後根據考試成績,擇優進行面試。面試的主要內容有數學、物理,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非智力因素。

在大家的傳統觀念中,往往有這樣的偏差,就是天才少年都是孤僻的,其實並不然,在中科大官方網站上能夠看到,少年班的同學與其他同學無異,同樣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實踐,與大家融為一體。

中學時期的曹原

天才曹原就是誕生在這樣的地方,曹原1996年出生,在14歲時也就是2010年以理科669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之後開掛的人生開始受人矚目。2012年作為交流生前往密西根大學學習,2013年受邀前往牛津大學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科學實踐,2104年獲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本科畢業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18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雜誌發表兩篇文章,並因此迅速走進人們視線。2018年12月18日,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

現在的曹原

天才少年總有歸處,中科大少年班就是這樣的地方,本科階段的教育出來普適性,更重要的是培育精英,社會需要普通人的奉獻,更需要精英們的貢獻,希望中國湧現越來越多的「曹原」。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年|曹原
    2020年5月6日,科學界傳來一個大消息,年僅24歲的曹原再次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Nature,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Nature,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難道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嗎?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曾因發現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而被譽為「石墨烯的駕馭者」。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曹原導師Pablo Jarillo-Herrero因魔角石墨烯相關研究獲獎。令人遺憾的是,既是實驗論文第一作者、又是通訊作者的曹原卻與沃爾夫獎失之交臂。「天才中的天才」曹原是很多人眼中的天才。1996年,曹原出生在成都。11歲時,因天賦秉異,他被選拔進入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天才少年」曹原曹原,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後隨父母前往了深圳,並在11歲時被選入了深圳耀華實驗小學超常班。並在隨後的3年時間裡,完成了小學六年級、初中、高中所有課程學習。
  • 2018新知人物(1)曹原:少年天才!兩篇論文「驚」世界
    就讀中科大留影引起如此轟動的論文,究竟講了什麼內容?讀中學時與原班主任肖甜老師合影豈止「學霸」,簡直就是「天才少年」曹原的小學和中學時代是在深圳度過的,深圳市耀華實驗學校老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跟太多的學生不一樣,不斷跳級的曹原何止是「學霸」,他就是「天才少年」。
  • 少年天才——曹原
    少年天才——曹原 2020-10-31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據納米人微信號消息,第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人員致力於通過對扭轉角的控制,將魔角特性推廣到其他二維研究體系,以調諧和控制電子-電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相似的物理行為。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另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
  • 24歲「天才少年」曹原再次一天連發2篇Nature
    5月6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Nature 上連發2篇論文。這名中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如今,正有無數學者試圖重複、拓展他的研究。
  • 物理「天才少年」曹原,放棄美國籍回國,卻遭中科大教授質疑炒作
    兩年前,一位來自中國名叫曹原的天才少年,攻克了一個困擾學術界百年的難題---石墨烯超導效應。這一年,出國留學年僅22歲的曹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特定的角度時,就會產生超導效應。這一發現不僅解決了困擾物理學領域整整107年的難題,也讓曹原這位來自中國的22歲少年一躍成名,成為登上世界頂尖學術雜誌《Nature》,年齡最小的中國學者。曹原 發現開闢了「凝聚態物理」新領域,目前國內外許多物理方面的專家學者都在試圖拓展他的研究,而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也引起了世界各地高校的注意。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都講了什麼?-虎嗅網
    曹原何許人也?這個少年天才的履歷著實讓人豔羨。別人的24歲:少年天才,石墨烯駕馭者你的24歲在幹啥?打dota?思考人生?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的尖子生,麻省理工博士生曹原的24歲是真·別人家的24歲: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花三年的時間讀完了別人6~7年的課程;2010年,高中一年級就以理科總分669分的優異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 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
    在兩篇論文中曹原分別作為第一共同作者和第一作者、共同通訊作者。微博熱門話題 在第一篇Nature論文中,研究人員致力於通過對扭轉角的控制,將魔角特性推廣到其他二維研究體系,以調諧和控制電子-電子相互作用的強度,實現相似的物理行為。他們採用了一種全新的魔角石墨烯體系:基於小角度扭曲的雙層-雙層石墨烯(TBBG)。
  • 天才少年曹原一天連登兩次《自然》雜誌,教授吳明衛:一般
    曹原的連續兩篇突破性論文的發表,震驚了學術界,帶來了非凡的效果,讓所有人都關注到這位突然出現的黑馬,他甚至被稱作為"天才少年"。 事有反轉,吳明衛教授對"天才少年"另有說辭 然而當曹原的老師,科大的博導吳明衛提到曹原時,卻表現異常平靜,他說起曹原在他課上的表現,只用了兩個字形容
  • 天才少年曹原遭質疑,中科大博導:這人物理水平很是一般
    相信大家曾經或多或少的都被滔天后浪曹原刷過屏。曹原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天才少年,他僅僅用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小學六年級、初中和高中的課程。並在2010年,以高考理解總分669分的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
  • 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
    四十多年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全國範圍內精挑細選出21名少年,組成了首個「少年班」,這21名少年,當時年齡最大的才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在這21個孩子中,有三個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而當時中國這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呢?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石墨烯駕馭者」王者歸來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石墨烯駕馭者」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曹原成為通訊作者,表明他是論文的主要創意貢獻者之一。曾長淦教授14歲上中科大,22歲連發兩篇Nature
  • 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時隔兩年天才少年再現壯舉
    來源 |納米人、材料科學與工程、Pubmed等 5月7日,被譽為「天才少年」、「石墨烯駕馭者」的95後博士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
  • 誰是曹原?
    3 傳奇少年班,40年輸出人才無數曹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得益於麻省理工學院的超強團隊,同時也離不開中科大的悉心培育,尤其是中科大少年班的「超常教育」40年間,中科大少年班輸出的卓越人才不勝枚舉,遍布社會各界。
  • 先後培養了莊小威和曹原
    據不完全統計,40年來少年班走出了1589名畢業生,為科技界、教育界等社會各界輸送了眾多尖端人才,不僅做到了90%以上的深造率,還湧現出5位院士校友。在群星璀璨的中科大少年班,莊小威和曹原是其中的代表。
  • 誰是曹原??
    3曹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得益於麻省理工學院的超強團隊,同時也離不開中科大的悉心培育,尤其是中科大少年班的「超常教育」。其目的是探索中國優秀人才培養的規律,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推動中國科技、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 40年間,中科大少年班輸出的卓越人才不勝枚舉,遍布社會各界。
  • 史上最可怕的中科大少年班,看完後忍不住感慨太牛了
    中科大少年班,起初叫「預科班」,後來改名叫「少年班」,最初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倡導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於1978年創立。所以說,在天才雲集的少年班是不容小覷的!看看這份群英薈萃的「精英譜」,你就知道了:▲這是2018年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與少年班校友會整理了曾獲得國內外榮譽稱號或權威學術職位的校友不完全名單。這......還真是一點兒也不比清華姚班差!那麼,在外界看來如此傳奇的少年班,究竟有什麼故事?
  • 90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硬核少年認識一下!
    其實,早在2018年3月5日,《自然》就在網站連發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重磅石墨烯論文。曹原也因此成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中國學者。他早就轟動了科學界。只不過這一次,他「出圈」了,走入了我們平凡人的眼中。讓我們一起走近「神童」——曹原。01「天才中的天才」曹原的同學介紹,他從小就是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