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蟲害被稱為松樹「癌症」,若不能及時發現並處理,整片松林都將面臨焦黃枯死的危險。8月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解讀全面建立林長制的發布會上透露,松材線蟲病呈上升趨勢,濟南市萊蕪區為今年我省新發現的三個疫區之一。目前,南部山區管委會生態保護局已建立多道防線,全力狙擊松材線蟲侵入。
「松樹癌」來了:
害蟲藏身天牛,40天殺死一棵樹
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癌症」,是頭號林業有害生物疫病。那麼,松材線蟲是哪裡來的?有關資料顯示,松材線蟲原產於北美洲,是國際檢疫性有害生物。「它屬於外來入侵生物,山東沿海的煙臺、青島、威海、日照沒有一個市倖免,現在內陸市也發現疫點(區),防治壓力不小。」據省自然資源廳有關人士介紹,1990年,山東在長島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2005年開始,疫點由東到西擴散蔓延。
8月1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披露的信息顯示,省內目前有8個市、21個縣(市區)、94個鄉鎮(林場)發生松材線蟲疫情,全省共發生病林面積22.73萬畝。今年經過普查,新發現死亡松樹48.45萬株,新發現濟南市萊蕪區等3個區縣的疫區。就在前不久,濟南海關隸屬的濰坊海關從一批入境貨物的木質包裝中,首次截獲了活體松材線蟲。
松材線蟲病又是怎麼傳播的?據悉,松材線蟲是一種很細小的活體蟲,在顯微鏡下觀察,呈蠕蟲形,其蟲卵隨鑽蛀松樹的松墨天牛傳播,松墨天牛飛到哪裡,就會把蟲卵帶到哪裡。松樹感染松材線蟲後,病蟲在松樹體內大量繁殖,綠色的松針迅速失綠,顏色逐漸轉為黃綠、黃褐色,最後成為醒目的紅褐色,掛枝不落,如同過火後的症狀,因此松材線蟲病又稱「不冒煙的森林火災」。而得病大約30天到40天,松樹就會死亡,不加以治理的話,成千上萬畝松林短期內就會被毀滅。
松材線蟲病防控是世界性難題,其發生發展的機理尚未研究透徹。由於山東省松樹多生長在深山,清理一棵病死松樹需要投入至少300元,若不及時清理,會不停感染周邊林木,因此松材線蟲病防治難度大、成本高。
南山拉警報:
已建立多條防線,暫未發現疫情
泰安市泰山區、濟南萊蕪區發現松材線蟲疫情,增加了周邊地區防治壓力。記者從濟南市南部山區管委會生態保護局獲悉,今年以來他們加大了防治力度,通過設置松墨天牛誘捕器、設立檢查站、生物防治等手段御蟲害於南山松林之外。
據南部山區管委會生態保護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南部山區松林面積約3.6萬畝,通過對病死松樹的取樣鑑定,目前尚未發現松材線蟲病。由於松墨天牛是松材線蟲的媒介昆蟲,遏制松墨天牛活動是松材線蟲的重要防治手段,因此南部山區松林增加了松墨天牛誘捕器的密度,每隔100米設置一個誘捕器。經常是護林員人工盯防,發現松墨天牛飛到哪裡,就增加誘捕器。「我們對捕獲的松墨天牛活體檢測過,還沒有發現松材線蟲。」該工作人員說,除了人工誘捕松墨天牛,生物防治也是很有效的手段,近期生態保護局剛剛發布了一個採購項目,利用管氏腫腿蜂對松墨天牛幼蟲的寄生作用也可以達到控制成蟲的目的,從而減小松材線蟲侵入、發病機率。
松樹被砍伐加工為木材、木製品後,松材線蟲仍會存活於其中。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信息顯示,現有的松材線蟲病縣級疫區中,有80%以上是因帶疫松木及其製品流入引發。為加強對松樹「癌症」的預防,南部山區管委會生態保護局招標採購松材線蟲檢查站項目,每個檢查站配備專業器材和專業技術人員,14個檢查站沿南部山區和萊蕪區、泰安市交界林場、道路設置,對外地進入南部山區運輸木材、木製品、樹苗的車輛進行檢查,這些檢查站下半年就會投用,建立起一道防線。此外,生態保護局還聘請第三方公司對轄區內林業蟲害進行監測。
相關新聞
又是天牛!威脅城裡城外柏樹
除了松墨天牛威脅松科植物,另一種叫雙條杉天牛的林業害蟲對柏科植物危害也不小。今年6月,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在巡查中發現市中區郎茂山公園遭雙條杉天牛蛀幹害蟲危害,致使41株側柏死亡。長期負責郎茂山公園養護管理工作的濟南泉旺園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因對雙條杉天牛防治不到位、側柏蟲源木清理不及時、管理粗放等問題被通報。記者致電該公司欲採訪郎茂山公園項目部對雙條杉天牛的防治情況,該公司辦公室一女性工作人員直言不能提供項目部聯繫電話,最後建議記者自己上山去找項目部。記者注意到,郎茂山上枯死的側柏在一片翠綠中比較顯眼,但據南部山區管委會生態保護局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雙條杉天牛主要危害杉、柏樹,不會傳播松材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