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故事#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以史為鑑·歷史精品故事獎
自古以來,花錢辦事都是理所當然的。那麼,如果沒錢,或者錢太少人家看不上眼,是否就辦不成事了呢?
當然不是,比如東漢末年的小商人孟佗,就想出了一個妙招,花小錢辦大事,讓人嘆為觀止。
東漢末年,皇帝昏庸,朝政被中常侍張讓把持著。說起來,中常侍不是一個很大的官職,就是陪在皇帝身邊當個小助手,在民間大名鼎鼎的東方朔就曾當過漢武帝的中常侍,留下了不少千古佳話。
到了東漢,皇帝一看,皇宮裡一大堆美女,萬一看上中常侍怎麼辦,我豈不是要戴綠帽子了?於是,皇帝一聲令下,中常侍就改為由太監擔任,像發明紙的大名人太監蔡倫就當過。後來到了東漢末年,皇帝不怎麼管事兒了,中常侍就開始胡作非為,一手遮天,張讓就是最典型的一個。
在當時,要想進朝廷當官,首先得張讓點頭,讓他高興了你才能當官,不然你就是再才華橫溢也沒用。所以,一心想進官場的孟佗就把目光盯向了張讓。
可張讓畢竟是只大老虎,就憑孟佗那點兒家底,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弄不好還讓人家以為你在消遣他呢,腦袋都保不住。孟佗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妙招兒。
當然,這個妙招兒不是孟佗一拍腦袋就想出來的,而是長期觀察的結果。因為孟佗經常在張府門前溜達,時間長了就發現了一個規律:
來給張讓送禮的通常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送厚禮,張府的管家在門口一看,好傢夥,這禮太重了,老爺絕對喜歡,於是就順利地讓那人進去了。
第二種是送薄禮,估計是家裡沒錢的,管家在門口瞅一眼,心想這也太沒誠意了,二話不說轉身就把門關上了。
第三種是送的禮不厚也不薄,管家在門口一打量,臉上就露出了很複雜的表情,這時候如果送禮的人機靈,額外再拿出一份禮單獨送給管家,多半就成了,而如果那人不開竅,管家表演完面部表情後就基本沒戲了。
總結出了這個規律,孟佗就想:以我的實力,估計也就是第二種情況,想進張府的大門想都別想,但如果把這些禮物單獨送給管家呢?
看到這兒,有人會說了,這不就是賄賂領導家的下人嗎?都是老套路,算什麼妙招啊?
且慢下結論。
要知道,在古代,領導家的下人進門第一天學的就是守規矩,不該說的絕不能說,不該管的也絕不能管,不能像電視裡演的那樣,隨便跟領導說哪個人的好話和壞話,這在古代可是大忌!
所以,孟佗給管家送禮物,並沒有指望管家能在張讓面前給他說好話,而是有別的目的。
這天,孟佗精心打扮了一番,帶了一份禮物來到張府門前,讓人往裡通報。不一會兒,管家出來了,瞅了一眼孟佗手裡的東西,一句話也沒說,轉身就要往回走。這時,孟佗說:「管家大人,這不是給張大人的,是專門孝敬您的!」
管家一聽,這才轉過身來,打量了孟佗兩眼,問:「我跟你非親非故,你幹嗎要送我禮物?」
孟佗說:「沒有別的意思,就是仰慕管家大人的威名,特地來孝敬您的。」
這樣的奉承話管家聽得多了,「嗤」了一聲,讓旁邊的小隨從把禮物隨便放在了一邊,說:「我收下了,你回去吧。」說完就轉身走了。
孟佗大喜,只要你肯收下,我的計劃就正式開始了,於是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過了幾天,孟佗又帶了一份禮物來到張府,還是聲稱要專門孝敬給管家大人。管家也沒當回事兒,我見過的禮物比這貴重的多了去了,這點禮物就想賄賂我?沒門兒!再說我就是收了又能怎麼樣?反正官場的事我說了又不算,你能把我怎麼著?不收白不收!
但孟佗仍然沒有放棄,過了幾天,又給管家送去了一份禮物,而且始終都不提讓他幫忙的事兒。等到第十次的時候,連管家也看不下去了,說:「小孟啊,你禮物送得不少了,卻不說讓我幫你什麼,到底安的什麼心?我可告訴你,我就一個管家,張大人的事我一件也不能插手,要見張大人還得看你的禮重不重,能不能打動他,要想通過賄賂我來達到目的,除非你想讓我腦袋搬家。」
孟佗忙道:「管家大人說哪裡話,小人哪敢讓您冒險,小人真的就是仰慕您的威名,才來孝敬您的……」
管家打斷他的話,說:「咱就別繞圈子了,什麼樣的人我沒見過啊?你就實說吧,只要不是讓我為難的事,我都幫你。」
這時,孟佗清了清嗓子,畢恭畢敬地說:「管家大人真是明察秋毫,善解人意。是這樣的,我出身貧賤,從小沒受過別人的尊敬,經商這些年也受盡了白眼,讓我心裡很憋屈,所以我想讓您屈尊來拜拜我……」
管家一聽愣住了,好小子,竟敢跟我提這麼大膽的要求!我從小到大拜過誰啊?除了拜過我爸我媽、我哥我姐、村裡欺負過我的二癩子、騙過我的張麻子、我們那裡的村長、鄉長、局長、縣長……媽呀,怎麼這麼多?算了,不當孫子哪來的大爺?我拜過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你一個!於是,管家整了整衣服,就要給孟佗下拜。
孟佗忙把他扶住,說:「管家大人,您先悠著點兒,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呢,哎呀我真是太激動了,這樣吧,我回去平息一下激動的心情,明天再過來,到時再請您拜我一拜,我就是死也瞑目了!」
第二天,孟佗精心打扮了一番,大搖大擺地來到了張府。到了一看,好傢夥,張府門前已經停滿了車輛,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少說也有幾百輛。孟佗心裡暗喜:果然不出所料!
這時,正在忙前忙後的管家也看見了孟佗,跑過來說:「你看你定這日子,今天正好是地方官員來給張大人匯報工作的日子,我這忙得連放屁的功夫都沒有,你那個事兒以後再說吧!」說完轉身就想走。
孟佗要的就是今天這個場面,哪能再改日子,於是忙拉住他,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拜一拜又不花多少功夫,我這來都來了,您就屈尊耽誤一點時間吧。」
管家無奈,只得整了整衣服,向著孟佗深深地拜了下去。拜完後,馬上又回去忙接待的事了。
這一拜,管家可能沒覺得什麼,這樣的動作他已經做過無數次了,再多一次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那些正在排隊的地方官員們可就看出大門道兒來了。
他們紛紛在想:張大人的管家向來眼高於頂,見了我們連眼皮也不抬一下,怎麼今天對這個人這麼恭敬?不用問,這個人肯定是張大人面前的大紅人!
這幫人看看前面正排著的長龍,要是傻乎乎地排下去,等輪到我可能就得三天以後了,到那時哪還能有我的好處?要是通過張大人面前的大紅人,是不是效果更好呢?於是,漸漸地開始有人趕著馬車去追孟佗去了。到最後,竟然有一半的人都跟了過去。
就這樣,孟佗憑空變成了張大人的大紅人,沒幾天就收到了數不清的禮物,立馬兒成了大富翁。
但孟佗並沒有滿足於當個大富翁,而是從這些數不清的禮物當中,挑出了十件最名貴的,託管家送給了張大人。張讓一看,好傢夥,這種級別的名貴禮物別人最多送一件,這傢伙竟然一下就送了十件,真是太有誠意了!當即讓孟佗當上了涼州刺史,相當於現在的甘肅省長。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商人,就這樣奇蹟般地成了鎮守一方的大高官。
最後,再說一個後續故事。
當時葡萄剛從西域傳過來,屬於珍稀名貴的水果,孟佗當了涼州刺史之後,利用地利之便收了很多葡萄,釀成了中國最早的葡萄酒,後來涼州也成了葡萄酒的一大產地,也算是孟佗這個大奸商為後世做了一點貢獻,也因此引出了那首著名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自古徵戰幾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