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工廠:「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

成蟲車間內,工作人員給蚊子餵食塗了羊血的血板,以供雌蚊產卵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璐瑤 實習生 嚴家慧 圖/羊城晚報記者 湯銘明

  廣州又進入了登革熱流行季。作為登革熱的主要傳染媒介,白紋伊蚊在這個夏天卻迎來了一項讓它聞風喪膽的「黑科技2.0版」——沃爾巴克氏體菌感染+低劑量射線,使白紋伊蚊100%絕育,數代之後,將種群清除。

  執行這項清除任務的,是它們的同類,一種更特殊的白紋伊蚊組成的「蚊子敢死隊」。它們是如何「以蚊治蚊」的?7月18日,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奚志勇教授在《Nature》雜誌發文,宣布了這項「黑科技2.0版」。8月13日,奚志勇教授團隊詳細介紹了這項新技術。

  以蚊治蚊 讓雄蚊「香火難續」

  走進廣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樓,經過辦公區,穿上隔離服,走過幾道鐵門,我們便進入了一座神秘的「絕育蚊子工廠」。

  奚志勇介紹,大家熟知的登革熱、寨卡等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子傳播,目前尚無法成功控制蚊媒和蚊媒傳播的疾病。但近20年來,奚志勇團隊一直在研究一種特殊的共生菌——沃爾巴克氏體。這種菌可以讓蚊子絕育、降低蚊媒種群繁衍數量,同時還可以降低蚊子傳播登革熱病原體的能力。

  2012年,團隊在廣州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絕育蚊子工廠」,啟動對登革傳病媒介的控制,經過7年研究,最終發現讓登革熱傳病蚊媒100%消除的辦法。

  早在2015年,該團隊就已實現對雄蚊絕育。研究人員首先通過胚胎顯微注射技術,將一種優質沃爾巴克氏體菌型注入白紋伊蚊的胚胎中,產生第一隻帶菌雌蚊,並獲得第一個蚊株——HC蚊株,也就是「種子」。HC蚊株攜帶的沃爾巴克氏體可通過母親傳染到下一代,有很好的抗病能力、野外適應力。更重要的是,它具備100%的絕育能力,也就是說,HC蚊株中的感染雄蚊與野外其他雌蚊交配,可以導致胚胎100%死亡,最終達到「絕育」效果。

  因此,通過大量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菌型的雄蚊,可以使蚊蟲種群數量降低至不足以引起登革熱流行。而蚊子感染沃爾巴克氏體後,登革病毒也無法在其體內繁殖和傳播。沃爾巴克氏體如同「疫苗」一樣阻隔病毒,使這些蚊子無法把登革病毒傳染給人類。這就是沃爾巴克氏體抗登革熱的基本原理。

  最新突破 雌蚊照射線後絕育

  「種子」選出了,如何擴大這支滅蚊部隊?記者走進工廠成蟲車間,每一個鋼絲網籠子裡養著約1.2萬隻HC感染的成年蚊子。雌雄蚊同籠飼養,方便交配,平時餵食糖水,產卵前則為雌蚊餵食塗了羊血的血板,籠內放置卵盒,40克的卵大約就可孵化出600萬隻蚊子。

  經過7-10天後,這些蚊卵便可進入幼蟲飼養生產間。在這裡,幼蟲被放在一個個託盤大小的水槽裡,每1平方米可飼養150萬隻幼蟲。

  幼蟲成蛹後,將被投入雌雄分離機,將雄蚊蛹與雌蚊蛹分開,準確率達99.7%。「經過感染的雄蚊蛹,經包裝、質控後可釋放至野外,與野外雌蚊交配,即可使野外雌蚊產下無法孵化的卵。」工作人員介紹。奚志勇告訴記者,這一步非常關鍵。「經過感染的雌蚊在野外與雄蚊交配,仍可產下後代。如果不能解決這0.3%混入的雌蚊絕育問題,無法進行完全的種群壓制,整個技術都會被破壞掉,甚至還會引起種群替換,一切將前功盡棄」。

  今年7月,奚志勇團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用射線解決這混入的0.3%雌蚊絕育問題。「用低劑量射線照射後的雌蚊,使雌蚊不育,就算釋放出去,交配後也無法產生後代。用沃爾巴克氏體感染結合射線,就可以達到100%的種群清除效果」。

  實驗效果 試驗點蚊蟲基本消除

  奚志勇早在讀博時就成功地在實驗室消滅一籠蚊子,「只需要連續釋放三四代帶菌蚊子,就可以徹底清除」。

  但要對付大自然中數不清的蚊子,從實驗室走向大自然、城市,能成功嗎?2015年、2016年,在獲得相關許可和居民知情同意後,奚志勇團隊分別選擇了廣州沙仔島和大刀沙島作為試驗點,小虎島、觀龍島作為對照點,開始了實驗。

  持續釋放HC雄蚊兩三年後,與對照區相比,這兩個野外試驗點的蚊蟲種群基本消除,幼蟲和雌蚊的平均壓制效果分別達到94%和89%。監測還顯示,兩個試驗點蚊子叮咬率平均分別下降了96.6%和88.7%。「有13周的時間內,我們監測不到任何蚊子,基本上清除(蚊子)。」奚志勇說,「遺傳學等一系列檢測數據表明,現有殘餘的蚊子與交通等人類活動有關,大多是外來的。」

  2018年-2020年,團隊的現場測試範圍開始進入廣州城區。他們與廣州市疾控中心合作,選擇了城區內一些登革熱高發、蚊媒密度高、治理難度大的熱點地區。

  「我們研發的最新技術,最快一年內就有望用『絕育蚊子』抗登革熱。每年每公頃的成本僅約100美元。」奚志勇說,「我們現在的計劃是,首先把這些關鍵的登革熱點精確剔除。」

  未來,他還希望圓一個夢:希望在廣州能有一個大型的絕育蚊生產基地,進一步降低「絕育蚊」成本,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需要服務。「正是在廣東開放、協作、創新的科研大環境下,我們的團隊才能夠站在國際舞臺上,有機會成為沃爾巴克氏體技術在全球的技術輸出者。今天,我們交出一份答案,希望能夠積極為廣東創新性強省和粵港澳大灣區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力量。希望未來這個技術可以成為控制登革熱和農業害蟲的綠色環保手段,向全國及全球推廣,實現更大價值」。

  答疑

  絕育蚊會否傳染疾病? 是否有潛在風險?

  羊城晚報:為什麼沃爾巴克氏體可以讓蚊子「絕育」?

  奚志勇:沃爾巴克氏體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共生菌,自然界大約65%的昆蟲天然攜帶沃爾巴克氏體,如蜜蜂、蝴蝶,包括致倦庫蚊、白紋伊蚊等。這類菌可以通過母體傳遞到下一代。只有當雄蟲跟雌蟲都帶有同樣的菌,正常交配才可孕育下一代。但如果雄蟲帶菌而雌蟲不帶,就會導致胚胎的早期死亡,實現絕育。

  「絕育蚊」很快死掉

  羊城晚報:這種滅蚊「黑科技」有沒有潛在風險?

  奚志勇:一個社區裡有很多不同種的蚊子。我們只針對傳病的蚊子,把它們精準殺掉,其他不傳病的昆蟲,如蝴蝶、蜜蜂乃至其他不傳病的蚊子等都不會受影響。傳統的滅蚊辦法,如化學殺蟲劑也會殺掉其他昆蟲,就像化療,殺掉了癌細胞也殺掉了正常細胞。相比之下,這種技術更加環保,更精準地把傳病蚊子殺掉。

  技術使用的沃爾巴克氏體也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微生物。它不是病原體,一系列實驗證明,這個菌感染不了任何哺乳動物。從昆蟲絕育、農業害蟲經驗和理論分析,未發現科學風險。實踐證明,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的HC蚊株釋放出去後,大概7-10天就全部死掉了,沃爾巴克氏體菌離開了蟲,在自然界中也無法存活。

  也就是說,這種技術不僅將有害蚊種剔除,連作為「生物農藥」的蚊株,也將在大自然中全部死去,留下一個更加健康的生態環境。

  未來或成家庭「滅蚊劑」

  羊城晚報:這種新蚊子會傳染疾病嗎?

  奚志勇:我們專門做了對蚊株抗病性能的監測。如寨卡病毒的抗病實驗證明,廣州野生蚊子和HC蚊株同時叮咬攜帶寨卡病毒的乳鼠,HC蚊株沒有任何寨卡病毒,廣州野生蚊子卻感染了寨卡。

  我們還做了很多類似的實驗。

  羊城晚報:將來可否像購買滅蚊藥一樣購買這種「滅蚊黑科技」?

  奚志勇:可以想像未來,家家戶戶或許可以向我們預訂這種帶菌的蚊子卵。我們可能開發一種特殊溶液,把卵放在裡面,長出來的都是雄蚊子,在家庭自主投放使用。下一步,我們還會進一步研究蚊子的性別通路,讓產出的全部是雄卵,實現更低成本「滅蚊」。

 

相關焦點

  •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正在培育「絕育蠅」
    羊城晚報記者 廣州有個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他們能生產「絕育蚊子」,來大幅度降低傳播登革熱等疾病蚊子的數量。  原來,工廠生產出的帶菌蚊子是雌雄混雜的,但野外釋放時只能釋放絕育了的雄蚊。「因為帶菌雌蚊放出去,雖然產生的後代不能再傳播疾病,但起不到絕育的作用,蚊子的數量不會減少。」王曉華說。據了解,釋放絕育雄蚊的方式被稱為「種群壓制」,以讓蚊子數量大幅減少為目的;釋放帶菌雌蚊的方式被稱為「種群替換」,蚊子不會絕後,但以後出生的蚊子都不再有傳播疾病的能力。
  •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雄蚊變身「絕育雄兵」
    隨著氣溫的升高,蚊子這個人類「第一殺手」又開始禍害人類。它們不但是「吸血鬼」,還是傳播登革熱、寨卡等致命病菌的「罪魁禍首」。白紋伊蚊更因其兇猛,有「亞洲虎蚊」之稱,是造成廣州等地登革熱高發的「重要嫌犯」。但廣州市內卻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向外釋放白紋伊蚊雄蚊300萬隻。
  •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組圖)
    廣州市蘿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  今年3月12日起,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在沙仔島陸續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
  • 養蚊子的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廣州市蘿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原來這些「絕育」蚊子名叫白紋伊蚊雄蚊,身上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
  • 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在廣東
    雌蚊自蛹羽化成蚊子,在兩三天之後就會和雄蚊交尾。只要交尾一次,雌蚊便具有了終生產卵的能力。大量的產卵少不了大量的營養供應,而從雄蚊吸食的花蜜露水等中雌蚊是無法獲取足夠的蛋白質的,因此,它將目標對準了人和動物。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蚊子都是上面所說的「雄蚊吃素,雌蚊吃葷」,也有少數蚊子是不論雌雄都不吸血的。
  • 廣州這家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釋放上千萬隻蚊子!
    在廣州黃埔,有這樣一家神奇的工廠,TA專門生產令人抓狂又厭惡的蚊子,並且每周會向外界釋放上千萬隻蚊子!這些蚊子究竟有何作用?
  •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在廣州,每周產上千萬隻蚊子,竟是為了……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在廣州,每周產上千萬隻蚊子,竟是為了…… 2020-11-07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有城中村已試點投放「絕育蚊子」,下一步將會是老城區!
    南都記者採訪「以蚊治蚊」團隊負責人奚志勇教授了解到,目前「絕育蚊子」已進入廣州市區的一城中村進行現場試點測試,下一步將進入老城區試點。世界最大「蚊子工廠」的周產量預計達5000萬隻。培育中的蚊子。「絕育蚊子」技術已進入廣州市區進行現場試點測試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進行種群控制,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雌蚊進行種群替換———讓蚊子成為對抗登革熱蚊子的「武器」,這是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團隊「以蚊治蚊」抗登革熱的兩個原理。
  • 「蚊子工廠」每周可生產1000萬隻蚊子 「以蚊滅蚊」已在廣州城區多...
    市民們都在忙著清積水、滅蚊蟲,另一群人卻一直在生產和釋放數以千萬計的蚊子,甚至為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  13日,記者了解到,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奚志勇教授團隊的「以蚊滅蚊」方案,已在廣州城區多個地點開始試點。
  • 一隻蚊子是如何被「結紮」的
    奚教授及團隊將於近期前往第二個田間試驗點———廣州番禺大刀沙島,開啟新一批「絕育蚊子」釋放。繼去年獨家探訪世界最大的「絕育蚊子工廠」後,南都記者近日再度造訪。這一次,我們用顯微鏡頭,近距離觀察「絕育蚊子」由胚胎、羽化到繁殖的奇幻全過程。
  • 讀圖科學城有個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
    廣州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能生產300萬隻
    昨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來到位於廣州黃埔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進行交流。這個目前每周能生產300萬隻蚊子的工廠,有著外界頗感神秘的工作。記者昨日來到「蚊子工廠」,揭秘這個神秘之地。「在蚊卵產出後的60至90分鐘內注射,一次注射一個胚胎,工作人員一天可以注射100到200個左右,每500至1000個注射胚胎可以建立一個感染系統。」據介紹,胚胎注射,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生物學角度,都是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難度最大的一步,步驟的關鍵在於選對合適的時間、位置和菌種,成功裝進沃爾巴克氏體的胚胎將實現垂直傳播,使其後代始終攜帶該共生菌。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昨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來到位於廣州黃埔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進行交流。這個目前每周能生產300萬隻蚊子的工廠,有著外界頗感神秘的工作。記者昨日來到「蚊子工廠」,揭秘這個神秘之地。  據悉,此前,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出「以蚊治蚊」的方法,通過投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使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降低,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
  • 全球最大蚊子工廠在廣州 周產300萬隻「絕育雄蚊」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臺媒稱,大陸廣州市有間全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透過科學技術培養出一種「絕育雄蚊」,普通雌蚊和這種雄蚊交配後,產下的卵無法發育,因此能有效減低病媒蚊的數量。該工廠每周可以產出300萬隻雄蚊,定期在當地釋放後,已有效降地當地蚊子的數量。
  • 周產千萬隻蚊子,定期放生三千萬隻,廣東這家工廠到底想幹嘛?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蚊子都是上面所說的「雄蚊吃素,雌蚊吃葷」,也有少數蚊子是不論雌雄都不吸血的。因此,國內的專家團隊想出了使雌蚊無法產卵,進而控制蚊子種群數量的辦法:培育絕育雄蚊,讓它們與野生雌蚊交配,使其不育!
  • 揭秘超級蚊子工廠:一周可產300萬隻
    在顯微鏡下觀察成年雌性蚊子。(圖片來自參考消息)  2011年前後,奚志勇教授團隊成功培育出一隻與沃爾巴克氏體達成穩定共生的雌蚊,就是最開始的「種子」。而「蚊子工廠」中每周生產的300萬隻蚊子,大都是已注射過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絕育雄蚊」)。  給蚊子注射?
  • 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給蚊子做絕育手術,但是蚊子能被消滅嗎?
    紫外線輻射紫外線攜帶能量較高,如果長期受到紫外線照射,人類皮膚會被灼燒,甚至會讓人類細胞基因會發生突變,對於蚊子也是一樣。很多種類的蚊子中只有雌蚊吸血,雄蚊取食植物的汁液以吃素為生,投放出去的雄蚊對人類不會造成傷害。所以有一種策略是利用紫外線輻射讓雄蚊不育,再把它們放到野外,讓其和雌蚊交配後無法產生後代。
  • 為了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給蚊子做過的那些絕育手術
    為了壓制蚊群的種群數量,科學家與蚊子做出了長期鬥爭,想出許多辦法讓蚊子斷子絕孫,減少數量。紫外線輻射紫外線攜帶能量較高,如果長期受到紫外線照射,人類皮膚會被灼燒,甚至會讓人類細胞基因會發生突變,對於蚊子也是一樣。
  • 「以蚊滅蚊」|雄蚊感染 雌蚊絕育,新滅蚊技術登上《自然》
    一種滅蚊新方法已經出現——通過雄蚊感染沃爾巴克氏菌與雌蚊絕育相結合,達到「以蚊治蚊」的目的。
  • 交配互殺的蚊子大戰?我有個大膽的想法,讓蚊子滅絕
    >以輻射為基礎的昆蟲絕育技術(SIT)和昆蟲不相容技術(IIT)。IIT 昆蟲胞質不相容機製作為替代SIT的一種新技術,利用的是胞質不相容的機制,即讓雄蚊體內感染上沃爾巴克氏體共生菌,此時與雌蚊交配時,由於雌雄蚊體內共生菌不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