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科學城有個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

2021-01-20 黃埔觀察

廣州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圖為等待釋放的一罐罐雄蚊,每罐大約500隻。

奚志勇教授和培育的蚊子在一起。今年3月12日起,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在沙仔島陸續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這是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控制蚊媒及阻斷登革熱項目在國內的第一次田間試驗,目前局部地區的種群壓制效果已經超過90%。

7月22日上午10點半,廣州沙仔島,一群成熟的攜帶新型沃爾巴克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靜靜地趴著,稍後,它們將被釋放到野外,尋找雌蚊交配。交配後的雌蚊從此絕育。在廣州沙仔島釋放的這些「絕育蚊子」,到底能如何抵抗登革熱?沃爾巴克氏體,是一種在自然界節肢動物體內廣泛存在的、接近立克次體,並能經卵傳遞的革蘭氏陰性胞內共生菌。它天然存在於全球約65%的昆蟲種群和28%的蚊蟲種類中,攜帶不同型別沃爾巴克氏體的雌雄昆蟲交配後產生的卵不發育。

早在1967年,沃爾巴克氏體誘導蚊子種群產生細胞質不相容性(CI),可以降低蚊子種群數量的這一現象,已被科學家發現,研究結果發布在《自然》雜誌。但由於當時技術局限,無法人工建立能引起CI的蚊系,限制了沃爾巴克氏體的應用。2001年,在美國肯塔基大學讀博士的奚志勇,在導師Stephen L. Dobson的帶領下,開始沃爾巴克氏體共生菌的研究,至今已有15年。圖為工作人員對蚊子的核酸進行檢測。

「科學的發展是很有意思的。」最早,他們的想法是,如果讓這個共生菌攜帶上抗病基因,是不是就可以把傳病蚊媒改造成不能傳病?但2009年前後,奚志勇課題組與另一個課題組同時發現,天然的沃爾巴克氏體本身就能形成抗登革病毒的作用。圖為培育盒壁上黑泥一樣的東西,就是堆積在一起的無數蚊卵。

沃爾巴克氏體如同「疫苗」一樣阻隔病毒,使這些蚊子無法把登革病毒傳染給人類。圖為小小的一滴水中就有上千顆蚊卵。

工作人員對蚊子的卵進行檢測。

工作人員篩選雄蚊幼體。奚志勇團隊是用物理分離法,根據蚊子雌雄幼體大小的明顯差異,雄蚊的頭胸寬在1.05MM~1.2MM之間,雌蚊的約在1.3~1.4MM,使用水流在玻璃通道內過濾。

孵化出的幼蚊。

孵化出的幼蚊。

育種中的蚊子。

培育蚊子的房間都是27攝氏度恆溫,這是蚊子最喜歡的溫度。

用於餵養雌蚊的羊血,是塗抹在金屬板上的,並不是活體餵養,而雄蚊只需要糖水就可生存。

每罐蚊子上面的紗網都放著糖水綿球,便於雄蚊們補充能量。

面積約3000平米的蚊子工廠,最高生產力可達每周上千萬隻蚊子,目前並沒有全力生產。

工作人員開著機動三輪去釋放雄蚊。今年3月12日,奚志勇團隊開著機動三輪車,拎著塑料桶,開始釋放第一批「絕育蚊子」。之後,團隊保持每周三次(隔天)的釋放頻率,每次放出7萬—10萬隻。島上的居民對此已經司空見慣。

韋迎陽鑽到一個樹下的牆角釋放雄蚊。「放蚊子也是個技術活。」奚志勇介紹,目前團隊仍採用通過籠子人工釋放的「原生態」方式,而以色列已有公司專門研究如何在直升機上投放,並保證蚊子存活率。「我們還在研發階段,希望每個細節都能很精確地控制,知道籠子裡有多少只,每個地方要放多少只,這些數據可為下一步規模化應用提供證據」。

3平方公裡的沙仔島上,放置了很多誘卵器、成蚊「誘捕器」,它們是奚志勇團隊用來監測釋放控制效果的「武器」。蚊子吸過血後,會尋找溼潤的地方產卵,通過誘卵器採集蟲卵,可以估算出當地的蚊子數量。

野外放置的捕蚊器。

捕蚊器是利用風扇的吸力來捕蚊。

野外放置的捕蚊器,風扇把蚊子吸入網中。

幾位臨時來島上工作的人對養蚊子非常好奇,圍觀了很久。

廣州沙仔島(左),島與陸地之間僅有一座300米左右的橋相連,而蚊子的待續飛行能力僅有一百米左右,所以基本可以隔絕外界的影響。

文圖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馬強 實習生 肖睿弘

相關焦點

  • 養蚊子的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廣州市蘿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原來這些「絕育」蚊子名叫白紋伊蚊雄蚊,身上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
  •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組圖)
    廣州市蘿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  今年3月12日起,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在沙仔島陸續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
  • 全球最大蚊子工廠在廣州 周產300萬隻「絕育雄蚊」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臺媒稱,大陸廣州市有間全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透過科學技術培養出一種「絕育雄蚊」,普通雌蚊和這種雄蚊交配後,產下的卵無法發育,因此能有效減低病媒蚊的數量。該工廠每周可以產出300萬隻雄蚊,定期在當地釋放後,已有效降地當地蚊子的數量。
  •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正在培育「絕育蠅」
    羊城晚報記者 廣州有個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他們能生產「絕育蚊子」,來大幅度降低傳播登革熱等疾病蚊子的數量。2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進這家神秘的工廠,發現他們已經進一步升級,引入核技術提高「絕育」的效果,還將這項先進的生物技術向農業害蟲方向拓展,「絕育蠅」也在研製之中。  蚊子別想「越獄」  在廣州科學城有一座現代化的大樓,其中的綠色格子間和普通的辦公室沒什麼不同。但在穿上防菌外套、戴上帽子走進一扇門後,一切都大有不同。
  •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雄蚊變身「絕育雄兵」
    隨著氣溫的升高,蚊子這個人類「第一殺手」又開始禍害人類。它們不但是「吸血鬼」,還是傳播登革熱、寨卡等致命病菌的「罪魁禍首」。白紋伊蚊更因其兇猛,有「亞洲虎蚊」之稱,是造成廣州等地登革熱高發的「重要嫌犯」。但廣州市內卻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向外釋放白紋伊蚊雄蚊300萬隻。
  • 廣州工廠每周產50萬隻雄蚊 抗擊登革熱(圖)
    圓桶紗網上的棉花團浸泡著糖水,在釋放前將給蚊子最後補充一次能量。「白蚊伊蚊活動高峰期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五六點,我們希望釋放的雄蚊在這期間能成為交配競爭的贏者。」  到達釋放點,韋迎陽和工作人員打開密封的桶蓋,被精心培育的蚊子馬上就急不可待地飛出,工作人員記錄釋放量和釋放地點。釋放點通常選在植物繁茂的潮溼處,最適合雄蚊棲息並補充能量。  「放蚊子也是個技術活。」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能生產300萬隻
    昨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來到位於廣州黃埔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進行交流。這個目前每周能生產300萬隻蚊子的工廠,有著外界頗感神秘的工作。記者昨日來到「蚊子工廠」,揭秘這個神秘之地。胚胎注射後,進入生產車間的「保種」室。該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齊排列的蚊蟲飼養籠,每隻籠子裡均按3:1的比例飼養雌蚊和雄蚊。雄雌蚊飼養籠中交配產卵其中小號飼養籠中共有3000隻雌蚊和1000隻雄蚊,每周每籠能產卵15萬至20萬。
  • 最大蚊子工廠曝光 這麼多的蚊子放出來到底是要幹什麼?
    最大蚊子工廠曝光 這麼多的蚊子放出來到底是要幹什麼?時間:2015-07-30 18:21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大蚊子工廠曝光 這麼多的蚊子放出來到底是要幹什麼? 日前,一名男子因為臉部被蚊子叮咬了一下之後整個臉腫得跟球一樣,幾天都消不了。
  •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在廣州,每周產上千萬隻蚊子,竟是為了……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在廣州,每周產上千萬隻蚊子,竟是為了…… 2020-11-07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這家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釋放上千萬隻蚊子!
    在廣州黃埔,有這樣一家神奇的工廠,TA專門生產令人抓狂又厭惡的蚊子,並且每周會向外界釋放上千萬隻蚊子!這些蚊子究竟有何作用?
  • 「蚊子工廠」每周可生產1000萬隻蚊子 「以蚊滅蚊」已在廣州城區多...
    市民們都在忙著清積水、滅蚊蟲,另一群人卻一直在生產和釋放數以千萬計的蚊子,甚至為此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  13日,記者了解到,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奚志勇教授團隊的「以蚊滅蚊」方案,已在廣州城區多個地點開始試點。
  • 世界工廠產蚊500萬隻 每車間一周生產500萬隻雄蚊
    世界工廠產蚊500萬隻 每車間一周生產500萬隻雄蚊時間:2016-03-15 12:3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山大學建成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周產雄蚊5百萬隻 網易河北訊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中山大學今天宣布,該校奚志勇團隊首創的控制蚊蟲媒介技術經過初期試驗顯示,沃爾巴克氏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 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在廣東
    但就是這樣一群「人類公敵」,卻在中國的一個「蚊子工廠」裡被好吃好喝的伺候起來,還會被定期放生。這是什麼操作?很多人對此感到不理解。其實,這其中大有學問。在蚊子的頭部觸角上有個叫頭部突起感受器的東西,它可以很敏銳的感受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人體呼出的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空氣的二氧化碳濃度的一百多倍,如此強烈的濃度變化會立刻使蚊子的感受器活化。於是,蚊子可以很容易鎖定目標的位置。
  • 揭秘超級蚊子工廠:一周可產300萬隻
    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產300萬隻  2013年5月《自然》網站報導,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通過給蚊子注射一種細菌,使其與蚊子形成穩定的共生關係,第一次使蚊子具有抵抗瘧原蟲的免疫能力,且這種免疫能力能傳給後代。
  • 揭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以蚊治蚊控制登革熱傳播
    昨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楊大助來到位於廣州黃埔的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進行交流。這個目前每周能生產300萬隻蚊子的工廠,有著外界頗感神秘的工作。記者昨日來到「蚊子工廠」,揭秘這個神秘之地。  據悉,此前,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出「以蚊治蚊」的方法,通過投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益蚊」使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降低,進而控制登革熱的傳播。
  • 廣州有城中村已試點投放「絕育蚊子」,下一步將會是老城區!
    南都記者採訪「以蚊治蚊」團隊負責人奚志勇教授了解到,目前「絕育蚊子」已進入廣州市區的一城中村進行現場試點測試,下一步將進入老城區試點。世界最大「蚊子工廠」的周產量預計達5000萬隻。培育中的蚊子。2015年3月起,奚志勇團隊在廣州沙仔島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這是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控制蚊媒及阻斷登革熱項目在國內的第一次田間試驗。2016年3月,第二個田間試驗點在廣州番禺大刀沙島開始釋放。野外放置的捕蚊器。
  • 蚊子工廠:「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
    這種菌可以讓蚊子絕育、降低蚊媒種群繁衍數量,同時還可以降低蚊子傳播登革熱病原體的能力。  2012年,團隊在廣州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絕育蚊子工廠」,啟動對登革傳病媒介的控制,經過7年研究,最終發現讓登革熱傳病蚊媒100%消除的辦法。  早在2015年,該團隊就已實現對雄蚊絕育。
  • 中國「絕育雄蚊」飛向全球防疫前線,「以蚊治蚊」直接有效
    「絕育雄蚊」和野外的雌蚊交配之後,產下的蟲卵是不能發育成幼蟲的,可以有效地降低野外蚊子的密度
  • 中國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每周放出200萬隻雄蚊(組圖)(2/18)
    上一張下一張這些蚊子經過了特殊的「改造」——每周,這些科學家會往200萬枚蚊子的卵中注射一種叫做「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 bacteria)的細菌。這些細菌對人體無害,但卻能造成蚊子的不孕不育。當這些注射完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卵孵化後,研究人員會去掉雌蚊,留下雄蚊。
  • 中山大學團隊建成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本報廣州3月1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林潔)中山大學今天宣布,該校奚志勇團隊首創的控制蚊蟲媒介技術經過初期試驗顯示,沃爾巴克氏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登革熱、登革出血熱以及寨卡病毒等由伊蚊傳播。伊蚊是傳播重要蟲媒傳染病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