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中國力量向周邊國家的投射,澳大利亞在世界舞臺上越來越活躍,甚至很多時候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氣勢。除了美國和西方價值觀的撐腰,還有什麼得以支撐澳大利亞這個人口僅相當於上海市的國家如此硬氣?
難道是優渥的地緣格局?
粗略地看,澳大利亞獨佔一塊超級巨無霸大陸,四面環海,陸上沒有鄰國,海上也只有北面有個中等國家印度尼西亞,也並無多少利益衝突,一個友好國家紐西蘭,其他太平洋島國不值一提。地處溫帶,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挖礦養羊,看起來又是一個「天選之國」!
澳大利亞在地球上
然而,真的如此嗎?
我們看下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分布圖和人口分布圖,會發現,澳大利亞為數不多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東南沿海和西南角。為什麼不往內陸發展,答案不是不想,而是沒辦法,地理和氣候條件都太惡劣。
澳大利亞人口分布
龐大的荒漠
澳大利亞廣袤的中部,橫亙著澳大利亞沙漠,維多利亞沙漠,大沙沙漠等11個大沙漠,荒漠和半荒漠面積高達340萬平方公裡,約佔總面積的44%,再加上其它乾旱半乾旱的地帶,實際70%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澳大利亞沙漠
乾旱少雨的氣候
中部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乾旱,降水少。淡水資源匱乏,最大湖泊艾爾湖是個平均深度1.5米的鹹水湖,還是個時令湖。河網稀疏,季節性河流較多,最大河流墨累河—達令河水系,流量很小,還集中在東南部。
澳大利亞地形圖
泛濫成災的野生動物
孤懸一隅的澳大利亞大陸,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有我們熟悉的袋鼠考拉鴨嘴獸等,雖然他們都很可愛,但以袋鼠為例,早已泛濫成災,成為讓居民頭疼的事。如果你們認為澳大利亞都是這麼可愛的哺乳動物那就錯了,這裡的蝙蝠蜈蚣各種蛇蟲,達爾文仿佛遺忘了他們,他們自由野蠻生長,嚴重妨礙了人類的棲息。(蝙蝠昆蟲畫面過於……不適合,放一張萌萌的袋鼠吧)
澳大利亞野生動物
遙遠的國度
澳洲市場過小,不能消化掉自身的產能,由於偏安一隅,遠離經濟大國,貿易線路過長,無疑增加了經濟成本。雖說遠離其他大陸,也遠離了國際爭端,然而並不是,歷史上澳大利亞從來都是國際事務的積極分子,後來亦被日本佔領。
綜上,澳大利亞地理環境不算完美,但養活2500萬人是綽綽有餘了,地緣格局雖無惡鄰,但近距離也無可用依賴的國外市場。
內陸的種種問題,有效土地的不足,導致人口不足,而沒有一定規模的人口,沒有市場,一個惡性循環誕生了,制約著很多產業的發展。註定做不成大國。澳洲也不是工業國,比富有的石油國家強,只能算半個工業國。目前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主要還是向土地海洋要GDP,而土地承受不了,資源總會有枯竭的一天,又沒有發展成工業國家或金融國家。所幸澳大利亞就那一點人口,不用怎麼努力,就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躺在沙灘上曬曬太陽。
但是,攀附於強權的硬氣,終究像無根的大廈,容易坍塌。
所以,澳大利亞的發展上限不足,挖礦養羊,搞搞旅遊教育,賣賣奶粉紅酒大蝦護膚品,左右逢源,安安靜靜做一個美男子,難道不好嗎?沒大國的命,操大國的心,不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