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2020-07-24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代小佩

7月22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的前一天,位於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的冷湖火星小鎮舉辦了「2020火星人大會」。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通過火星深度探險的方式,為科學、科普、科幻愛好者提供了模擬登陸火星的真實體驗。同時,第三屆冷湖科幻文學獎也在火星人大會上舉行頒獎典禮。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在被稱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俄博梁雅丹,探險者們通過衛星地面站搭建、尋找食物、火星水源並淨化、火箭製作回收等方式進行火星著陸,並完成探險任務。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火星探險者們在火星營地仰望純淨的星空,感受靜謐一刻,模擬火箭發射的活動讓探險者們歡呼雀躍。夜幕降臨,篝火狂歡晚會開始了,絢麗的燈光和火焰點燃了火星營地的夜空。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同時,第三屆冷湖科幻文學獎頒獎典禮在火星營地拉開帷幕。獎項按照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設立,9篇獲獎作品中,黎木的《當星河如故》獲一等獎,獎金8萬元。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韓松老師致信稱,冷湖是世界級的獨一無二景觀,對開發保護這個資源的冷湖人,表達崇高的敬意,並向冷湖獎獲獎選手祝賀。他呼籲,借中國火星探索計劃開啟之際,攜手進一步促進冷湖傳播,讓它深入人心,把冷湖打造成所有人共同的精神家園,「讓所有的青少年,在十八歲以前,都要把不來冷湖當作人生遺憾。」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冷湖,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

茫崖市委常委、冷湖工業園黨委副書記 、冷湖鎮黨委書記馬文武發表致辭稱:「冷湖在探索轉型的路上,要在顛覆重構中探索未來。從2017年『冷湖火星小鎮』計劃啟動以來,冷湖正在實現從地下轉向地上轉向星空、從地球轉向火星轉向宇宙、從遺址轉向精神轉向文化,實現資源重構、價值重構、經濟體系重構。冷湖利用特有的自然資源火星地貌,正在打造以科學為核心、科普、科幻、文創為輻射的『冷湖火星小鎮』品牌。 」

7月23日,在西寧舉辦的青洽會上,有四個望遠鏡項目籤約落地,同時將舉行西華師範大學天文系學生實習基地、西華師範大學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臺大視場巡天望遠鏡冷湖觀測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學生實習基地、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行星科學實習基地、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冷湖行星地質觀測中心、紫金山天文臺冷湖觀測基地、紫金山天文臺多應用巡天望遠鏡陣列冷湖運維中心、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國家天文臺工作組等9個科研及研學機構掛牌。

馬文武表示,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已全面啟動,冷湖已經成為我國天文事業發展的熱土,將成為世界級的天文研究中心。

(照片由2020火星人大會主辦方提供)

編輯:張琦琪

審核:朱麗

相關焦點

  • 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中新社西寧12月21日電 (孫睿)「通過我們多方調試,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且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標誌著這個臺址可以承載中國天文觀測設備未來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21日對中新社記者說。
  • 青海冷湖打造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
    這是青海賽什騰山天文臺址的兩臺觀測晝夜星空的天文望遠鏡。圖片由冷湖工業園管委會提供新華社西寧4月21日電(記者 白瑪央措)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落地青海省冷湖鎮賽什騰山天文臺址。
  • 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中新社青海德令哈7月23日電 (孫睿)23日,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正式啟動。當日下午,「2020年度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籤約儀式」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常進介紹,當今天文研究的重大發現都依賴於先進的觀測設備和望遠鏡終端,天文學的創新水平是各國科技實力的綜合體現和重要標誌。
  • 【海西州】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12月21日,經過多方調試,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且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標誌著這個臺址可以承載中國天文觀測設備未來的發展。 經過前期多次調研勘察,中外天文界一致認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鎮所處地理位置、氣候、空氣潔淨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對天文觀測研究具有獨特優勢,具備世界級優良天文臺址的發展前景,是中國天文學的核心戰略資源。
  • 西華師大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天文望遠鏡成功投用
    ncrb.cnncw.cn/paperdata/ncrb/20201225/4f94ef40e14b7a411a0059d0f88217bb.jpg>12月20日晚,在海拔4200米的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
  • 青海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GPS探空試驗順利完成
    中新網西寧8月17日電 (孫睿 蔡琪)記者17日從青海省氣象局獲悉,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首次GPS探空試驗順利完成。經過前期多次調研勘察,中外天文界一致認為,茫崖市冷湖鎮所處地理位置、氣候、空氣潔淨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對天文觀測研究具有獨特優勢,具備世界級優良天文臺址的發展前景,是中國天文學的核心戰略資源。
  • 走進中國冷湖「火星小鎮」
    這裡是冷湖,位於青海省西北角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向外方圓數百公裡沒有人類居住。距離最近的城市敦煌230公裡,距離州府德令哈430公裡。冷湖曾是我國重要的石油產地,鼎盛時期有十餘萬人依託石油開採生活在這裡。隨著上世紀80年代石油資源枯竭,青海油田的生產生活區域很多被廢棄,冷湖逐漸萎縮成只有800個居民的小鎮。
  • 冷湖天文觀測基地首臺科學級光學望遠鏡成功實現科學觀測
    12月20日晚,青海冷湖地區全天無雲,空氣極其通透。
  • 冷湖天文臺址經歷沙塵降雪天氣 氣象科研人員開展探空觀測試驗
    11月16日至17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地區經歷沙塵、降雪天氣過程。  試驗小組利用探空氣球觀測和記錄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高空風、溫、溼、壓的垂直分布情況,獲取冷湖賽什騰山沙塵及降雪天氣過程高空大氣物理量數據,為研究當地高空氣象要素對天文觀測的影響提供科學依據。圖為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施放探空氣球前的準備工作。
  • 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項目落地青海茫崖冷湖
    (原標題:大視場巡天望遠鏡(WFST)項目落地青海茫崖冷湖)
  • 冷湖:地球與火星在這裡相望 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天問一號」開啟漫漫徵途,奔向火星。火星,離我們越來越近。但在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冷湖,亦可感受這一跨越千年的「天問」。科幻作家劉慈欣曾說:「第一次到冷湖時,毫不懷疑自己真的置身火星的環境中。」冷湖鎮隸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位於甘青新三省區交界處。
  • 冷湖,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
    1959年2月20日,隨著第一車原油從冷湖的外運,柴達木盆地的運油車輛便絡繹不絕,浩浩蕩蕩的油車如長龍一樣,給這片沉寂的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1959年春夏,時任石油工業部部長的餘秋裡和副部長孫敬文、康世恩先後到冷湖探區視察,望著忙碌的井架和不斷湧出的滾滾石油,部長們喜悅的同時,明確指示開採隊:「拿下冷湖油田,為柴達木石油工業大發展打下基礎。」
  • 天問一號即將發射,冷湖實驗室將在發射直播中亮相
    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0年7月20日到7月25日期間擇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日前央視網《直播中國》、南方周刊等媒體正奔赴位於青海省海西州冷湖「火星營地」的冷湖實驗室,進行異地發射直播和報導。
  • ...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
    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 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 2020-12-22 09:37: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通過我們多方調試,青海冷湖賽什騰天文觀測基地首架天文望遠鏡安裝成功,且具備世界一流視寧度,標誌著這個臺址可以承載中國天文觀測設備未來的發展
  • 青海冷湖 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
    2020年4月24日,中國第五個航天日,我國公布了火星登陸計劃,第一艘中國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一號「。中國人的火星夢即將實現!2020年8月2日,青海冷湖,童程童美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即將開營,人生的第一次「火星體驗「將從這裡開始~為了讓有航天夢的青少年們實現火星夢 童程童美為青少年們量身打造了獨一無二的暑假國內營
  • 青海賽什騰山天文臺址冬季晴空條件GPS探空試驗成功
    李萬花 攝中新網西寧1月15日電 (孫睿 李積傑)「青海省重大科技專項『天文大科學裝置冷湖臺址監測與先導科學研究』項目日前在冷湖賽什騰山天文臺址進行冬季晴空條件GPS探空試驗並成功,為研究賽什騰山氣象要素條件對天文觀測的影響提供了科學依據。」青海冷湖天文臺址氣象基本觀測及維護項目負責人樊萬珍15日對中新網記者說。
  • 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正式開建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一處天文觀測基地正式開建!這標誌著青海省天文大科學裝置建設工作又邁向了新的實質性高地,這是青海省打造的一處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日前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項目籤約儀式順利在西寧市舉行。
  • 在科學領域做出了前無古人的成就,推動了我國天文事業的發展
    張衡博學多才,富有創造力,他在天文歷算、文學哲學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張衡最傑出的成就在天文方面,他創製了著名的渾天儀和地動儀,還留下了兩部重要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和《渾天儀圖注》。滴漏壺是我國古代計時的工具,張衡用漏壺的水推動齒輪,帶動渾天儀。這樣,渾天儀上所刻的天文現象,就按照時間順序,自動呈現出來,人們坐在屋子裡看渾天儀,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出沒情況。為了製作渾天儀,張衡花費了很多的心血和時間。他經過艱苦的研究觀察終於設計出一個方案。又用片製作了一個模型,作為試驗。多次修改之後,才用銅鑄成正式的渾天儀。可見,張衡除了富於創造精神之外,還具有不畏艱苦、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
  • 天文研究測量設備除了紅外天光背景測量儀還有啥?
    智能製造網訊 長久以來,受限於優良臺址、探測器的單一、觀測技術的缺乏,我國紅外天文研究發展嚴重落後。隨著我國天文研究領域的不斷擴展,中國天文界擁有紅外天文觀測能力的願望也更加迫切。綜合採用多種技術、設備和系統來取得天文研究新成果,對於國家科技進步意義重大。
  • 那裡是地球上最像火星之地,探訪青海冷湖無人區火星小鎮
    很難簡單地用「遙遠」形容冷湖鎮,如果以空間距離計算,冷湖距離敦煌大約257公裡路程,但穿越這條路時視覺和心理上產生的顛覆感,卻堪比去往另一個星球。兩年前,正是這個市政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而人煙稀少的小鎮,吸引了高峻岭的合伙人、北京行知探索文化發展集團創始人曲向東的興趣。「我第一次去冷湖,是下午黃昏的時候,嶄新的彩虹牆圍著一座空城,然後你會發現還有邊境檢查,特別魔幻。我想可以把這些東西都利用好。」曲向東說,「荒涼、神秘,這裡太不像地球了,有人甚至懷疑這裡的土壤裡是否有有機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