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甜城,智創未來。9月26日,2019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正式落下帷幕。
「1」「4」「12」「150」……一串串關於2019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的「數字」,就是對此次活動成果最好的註解。
數說之「1」
一塊「內江市人才協會」的招牌
在本次人才活動周上,一塊牌子嶄新亮相:「內江市人才協會」。
9月25日上午,2019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開幕。開幕式上,當內江市人才協會會長、四川梓橦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銑接過「內江市人才協會」的牌子,標誌著內江人才有了「娘家」。
「內江市人才協會」成立後,張如義更有獲得感和歸屬感了。
張如義是四川農業大學經濟林專業的碩士研究生。2016年,他成為內江引進的「甜城英才」之一,並在內江市農科院從事科研工作。不久前,他當選為市人才協會副秘書長。
內江對人才工作的重視,讓他和所有的「甜城英才」一樣備受鼓舞。他說:「我們願意為內江付出青春汗水,為內江發展添磚加瓦!」
當天,內江還開啟了內江市人才資料庫。也就是說,在不久的將來,人才不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均可通過網絡與內江人才部門實現零接觸。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多「千裡馬」在內江競相奔騰。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引才人數比2018年同比增長了42.1%。
翻看內江人才資料庫:截至目前,內江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4.6萬人,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和高級職稱人才1.7萬人,建成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5個、技術轉移中心4個、企業技術中心99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6個。
數說之「4」
四院士的回鄉之旅
內江文脈昌盛,地傑人靈,近年來滋養了一大批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高層次人才,養育出了7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此次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就有4位院士回到家鄉。
他們分別是:我國葉綠體膜研究新領域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廷雲,油田化學和石油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平亞,我國材料、冶金、現代鋼鐵流程的學術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我國水中兵器領域第一位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馬遠良。
他們的回家讓甜城「星光熠熠」,引起家鄉父老鄉親的關注,大家紛紛在內江官方微信「最內江」留言為他們「打call」——
「音樂狗熊」留言說:這些才是最耀眼的明星!
「青松」留言說:向內江籍院士專家們致敬,你們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你們辛苦了!你們都是國家的寶貝、國家的功臣、國家的棟梁,更是我們內江人的驕傲!希望你們多為家鄉獻計獻策,把我們內江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
在9月26日的《內江日報》上,四位院士親筆寫下對家鄉的祝福,回應父老鄉親的期待,包括還有已經訂好機票準備回內江,因臨時行程改變,遺憾不能參加此次活動的中科院院士郭尚平………
這些內江籍院士,他們或為家鄉發展獻智獻才,或為家鄉帶來了專家團隊人才,或為家鄉學子傳授專業知識……
今年8月,內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這是內江第一家以農業科技園為載體並具有深厚的家鄉情懷的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目前,正開展梔子黃色素的規模化生產技術集成及示範、雜交構樹推廣示範、資中血橙新品種的研發、資中球溪鰱魚產業體系建設等技術研發合作。匡廷雲在這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發揮了積極作用。
網友「納米」在「最內江」上留言:「真心覺得這個活動辦得好,內江那麼多優秀人才,智庫的力量,資源的力量,才幹的力量,政府穿針引線融合起來,方能凸顯效益最大化!」
實際上,內江籍「院士效應」才剛剛開始。
數說之「12」
人才拋來項目「橄欖枝」
在本次活動周上,內江籤署的12個籤約項目備受關注。這也正是因為「人才效應」,拋出的項目「橄欖枝」。
內江與重慶市畜牧科學院準備在戰略研究、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以內江黑豬為代表的畜牧養殖業發展。
市中區與重慶市現代物流發展研究院準備建立川南物流與供應鏈大數據平臺,通過大數據平臺對各類物流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合理調配。
隆昌與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體工程學院準備在人才培養、科技合作、教育培訓等開展合作。
威遠無花果加工企業與四川大學食品加工研究院無花果研究所,準備合作無花果精深加工產品研發項目,進一步提高無花果生產水平。
……
以項目聚人才,以人才帶項目。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寬闊視野的領軍人才,帶著項目來內江,為內江經濟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動能。
除此之外,在本次人才活動周上,內江還舉行了大數據安全研討會、人才項目對接會,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數說之「150」
為內江發展牽線搭橋
2019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是內江近年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次人才盛會:150多名內江籍在外高層次人才和眾多關心支持內江發展的高層次人才齊聚內江,他們為內江發展獻智獻策,生動體現了濃濃的家國情懷、家園意識、家人心理。
參加此次活動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周激流也是內江人。這次回到家鄉,讓他感受到內江未來可期。
「古往今來,人才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周激流說,希望內江多出「親情牌」,呼喚已「走出去」的內江籍高新技術人才返鄉創業,為內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資金、技術支撐。
畢業於內江二中的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黃衛東也參加了此次活動。他在內江建立的3D創客實驗室,打開了內江科技創新教育的新局面。
深圳市四川商會理事長、深圳傑美晟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躍是內江人。近年來,他正積極為高端模具製造業落戶內江在努力。
……
「人才活動周」正是內江尊賢重士、傾城納士的縮影。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通過人才活動周,內江搭建起人才創新創業的平臺,推動科技成果、人才項目、社會資本轉化融合,推動幹部幹事創業、企業創新創業、百姓興家立業的良好局面在成渝城市群中的新內江形成。
來源:內江日報
文稿:段春秀
編輯:唐中明、唐 林
圖片:王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