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簡介
準備好你的冬衣,迎接雙子座流星雨吧,12月中旬的明亮的流星雨是這一年中最好的一場流星雨之一。2019年,流星雨高峰期從12月14日晚上到12月15日早上,但同時,以下是關於流星雨的6個事實。
一、極大時天頂每時出現率(ZHR)
也稱「天頂每時出現率「,是天文學專有名詞。雙子座流星雨非常明亮,當母體的碎片在大氣中燃燒的時候。流星似乎從明亮的雙子座輻射出來,但它們可以出現在天空的任何地方!事實上,距離雙子座更遠的流星有可能有更長的尾巴,也更容易被發現。
二、流星雨的母體——小行星3200法厄同
雙子座流星雨是由小行星3200法厄同身後散落的塵埃和碎片形成的,而3200Phaethon的軌道每1.4繞太陽運行一周。每次這顆小行星的軌道經過離太陽1300萬英裡處——這相當於日地距離的14%。這使這顆星際石塊得到了Phaethon這個名字,在希臘太陽神Helios的戰車駕馭者之後。
三、200年歷史
200年前雙子座流星雨第一次被捕捉到,第一次的觀測記錄來自1833年密西西比河上的一條江川上的人。但是在那時,每小時只有10-20顆流星可見。
四、流星雨數目越來越多
從流星雨第一次被發現,它逐年在變強—從每小時10-20顆增加到今天的約120顆每小時可見。學者們表示,木星引力把小行星的碎片和塵埃流推向地球,這意味著有更多碎片碰撞地球,創造出更壯觀的盛景。趁現在享受它吧,可能在未來,木星引力會進一步擾亂小行星的軌道,以至於3200法厄同的軌道完全脫離地球。
五、天體被撞碎?
為什麼雙子座流星雨在200年前突然出現?一個理論認為3200法厄同因為受到另一塊星際石塊的撞擊,導致了今天見到的碎片爆發。那次撞擊應該產生了一條不能從地球看見的塵尾,直到木星將小行星拉到了地球軌道。
研究者們也推測,這顆小行星是從一顆大型小行星智神星上撞離出的一部分,形成了塵塊的爆發。然而NASA流星雨專家Bill Cooke表示,觀測到的塵埃粒子並不與這個推測相匹配。
因為法厄同勇敢地衝過了太陽,研究者們認為太陽的熱量能將小行星表面的粒子炸起。法厄同達到華氏1,300度(700攝氏度)以上,在靠近太陽的方向上似乎有一條塵尾。
六、早起者的鳥兒有蟲吃
大多數流星雨的最好觀測時機在午夜後,但雙子座流星雨對早起的觀測者有特殊的吸引力。 Cooke說,這些流星最早出現於當地時間晚10點,凌晨2點到達頂峰。要看雙子座流星雨,請準備長途跋涉到野外足夠黑暗的地點,至少留出30分鐘讓眼睛適應黑暗,還需後仰、抬頭以觀看整個天空,因為流星雨可能出現在天空中的任何方向。如果你那兒很冷,別忘了多穿點兒。
相關知識-輻射點
本次流星雨的流星看起來好像都是從一個位於雙子座的輻射點發出的(流星雨基於此命名)。然而,它們可能在夜空的四面八方出現,通常呈略泛黃的顏色。在赤道以北,輻射點大概在日落後升起,隨著夜色加深逐漸達到一個可見的高度。在南半球,只有在午夜左右才能看見輻射點。本次的流星體相對於其他流星雨的移動速度中等,約為35公裡每秒,所以相對容易被發現。雙子座流星雨現在被許多人認為是每年最持久、最活躍的流星雨,流星體在距地面39公裡高的地方就會解體。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space-喻河、曜、Liu Xiao、液泡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