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座流星雨幾乎是每年最強烈最穩定的流星雨(可能沒有之一)。通常,它的ZHR值都能達到100+。ZHR值是「天頂每時出現率」(zenithal hourly rate)的縮寫,指在一個完全晴朗、黑暗的地方、目視極限星等6.5等(裸眼極限)、假定輻射點出現在天頂時的流星數,這是個理論值。每年ZHR都能穩定在50+的流星雨只有雙子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和象限儀座流星雨。
2017年雙子座流星雨(拼接)(來源:Wade Earle)
雙子座流星雨與3200號小行星法厄同(Phaethon)有關,每年12月中旬地球會穿越它的軌道。雙子座流星雨最活躍的時間是12月12日至15日,通常在12月13日或12月14日達到高峰,峰後比峰前更陡一些。根據模型預測,今年峰值出現在太陽視黃經262.2°的時候,也就是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4日23時20分。因此今年東亞地區恰好處在最佳觀測位置。
小行星法厄同與流星群軌道示意圖(來源:meteorshowers.org)
我們以東經120°(東八區)為例,對北半球中緯度大部分地區而言,以獵戶座為中心的明亮的冬季星群在18時左右便陸續從東方地平線升起。雙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也差不多在18時30分升起,理論上講從這時起就能觀測了,只不過流星只能從你所在的位置掠過上層大氣,你有機會看到長長的流星貼著東北或東南地平線上划過;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會發現流星從頭頂划過整個天空!
隨著輻射點逐漸升高,你能看到更多的流星,也能看到長短不一,方向不一的各種流星。凌晨1時50分左右,輻射點達到上中天,也就是天空中最高的位置,理論上講這是最佳觀測時間。對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來說,輻射點幾乎就在頭頂,因此雙子座流星雨也是全年有機會最接近「理想狀態」的流星雨。隨著星辰西轉,輻射點高度漸漸降低,總體活躍程度也會逐漸下降,直到黎明的曙光掩蓋了流星。總的來說,雙子座流星雨可以整夜進行觀測,比較理想的觀測時間在14日晚22:30至15日晨4:30之間。
然而,今年的雙子座流星雨遭遇了頭號天敵——月亮。在2019年12月天象預報中已經提到,12月14、15日的月亮剛好處在雙子座(沒有比這個更糟糕的了)。那麼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
2019年雙子座流星雨輻射點位置和月球位置示意圖(來源:水兄/Stellarium )
如果對流星雨有著揮之不去的好感,那麼建議大家可以在12月13日晚或12月14日晚進行觀測——恰逢周末,時間上可能更容易調配。鑑於月亮剛升起後不是特別亮,因此可以在天一黑就投入觀測,首先關注頭頂位置,以及東北或東南方地平線附近,避開月光,碰碰運氣,試著去捕捉令人難忘的超長軌跡的流星,只要抓到一顆,就算不虛此行了。
隨著月亮的威力越來越大,你要見機行事,若對視線影響過大,便可中止觀測。這裡有個矛盾的地方,空氣透明度很高,月光會有亮,很刺眼,但對周圍星光影響範圍也相對小一些;當空氣透明度較低,甚至遭遇霧霾,那就變得非常致命了,強烈的月光會影響半邊天,拍照基本無望。預計23時至凌晨1時是月光影響最大的時候,因為此時月亮雖然還沒到達天頂,但卻把最值得關注的區域都給擋住了。這段時間不妨選擇休息。1時以後,如果仍想再嘗試觀測,那麼可以選擇北——東北——東一線。北極區域是不錯的選擇,那裡會有長路徑的火流星出現,而且背對月亮,可以儘可能減小幹擾。
2015年雙子座流星雨中的「落地火流星」(來源:Skyandtelescope)
由於雙子座流星雨的流量很大,也很穩定(肯定不會爽約),而且亮流星的比例相對較高,因此,即便有月光的幹擾,觀測者應當也會有所斬獲。根據水兄多年經驗,估計最差每小時裸眼十幾顆流星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很可能要麼不出現,要出現就是火流星——較暗的流星被月光遮蔽了。不管何種情況,對進行專業目視流星計數觀測的人來說,每一段的觀測時長保持在15分鐘為宜。
2019年雙子座流星雨實時觀測數據(來源:IMO)
不利因素除了月光以外,還有寒冷的冬夜!如果你是個資深愛好者,一定不希望流星雨之夜天氣過於溫暖舒適,往往低溫和強風有利於降低水汽驅散霧霾。然而,在寒夜中觀測流星雨絕對談不上「浪漫」。
所以,問題來了,到底看還是不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