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名著!不容錯過2000年,根據《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組織的橫跨歐、亞、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萬讀者的投票調查,精選出的十部經典長篇名著。
《戰爭與和平》列夫·尼古拉耶維奇·託爾斯泰著作《戰爭與和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它的場面廣闊、人物眾多,不但以前沒有人寫過這樣的小說,以後也不會有人再寫,是當之無愧的「史詩」。《戰爭與和平》是一幅有關一切人們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幸福和悲哀、偉大和恥辱的事物的完整畫像。
《巴黎聖母院》維克多·雨果著作這部書的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的俄國,因為雨果思想活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傾向,又同情剛剛興起的無產階級的革命,因此保守頑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國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童年》高爾基著名三部曲自傳體小說高爾基是一位完全自學成材的作家。他只上過兩年小學,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憑著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的精神,最終成為一名世界無產階級文學巨人,被列寧稱為「無產階級藝術最傑出的代表」。《童年》是其自傳三部曲之一。
《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所著愛情悲劇《呼嘯山莊》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生活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的事件。整個故事的情節實際上是通過四個階段逐步鋪開的。
《大衛·科波菲爾》查爾斯·狄更斯著作《大衛·科波菲爾》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這部具有強烈的自傳色彩的小說裡,狄更斯借用「小大衛自身的歷史和經驗」,從不少方面回顧和總結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
《紅與黑》20世紀小說的方向司湯達的《紅與黑》已顯示了20世紀小說的方向,進入這本書中,我們就會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說家才能給予的震撼,因為它帶給我們的是更富真實感的精神內涵。
《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人類本性是純潔善良的,將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經過苦難的歷程。書中穿插當時法國革命動亂的背景和拿破崙滑鐵盧戰役的描寫,以及當時法國社會的很多細節都有論及。
安娜·卡列尼娜託爾斯泰所著長篇小說安娜極力追求感性生命的舒展,努力探求生命原生態的存在方式,熱切呼喚人性的回歸,這種行為方式和人生理解本無可厚非,但並不意味著要完全拋棄哪怕一丁點理性的束縛。
《約翰·克裡斯託夫》羅曼·羅蘭著作劍橋大學學者秦曉喜歡讀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書中這段話深深地震懾了他的心靈:「人從出生到他變成成年的時候,被灌滿了各種謊言,到了成年的第一件事是嘔吐,把這些謊言吐出來,自己思考認識一個真實的世界。」
《飄》亂世佳人的傳說瑪格麗特·米切爾主人公斯佳麗身上表現出來的叛逆性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顯示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識的覺醒、增強和對自主權的追求。在戰前、戰時和戰後,斯佳麗女性意識的體現都充分揭示了其不屈不撓、勇敢堅強、不輕易認輸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