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是一種工具,用來檢測電路各種狀態,並用波形的方式顯示出來,當然可以檢查電路板的估障。很多情況下,它比萬用表更有用。
1、 確定正負極:正極為「1」或「2」探針插孔(一般用「1」插孔),負極為「Aux in」插孔。
2、 確定示波器補償量是否正確:(只要不設置探針上圓形的補償旋鈕,此步驟可以省略,但最好對補償波形看一下,確認補償量滿足要求):正極的表筆上的夾子夾在示波器右下角金屬條上面部分,鉤子勾在金屬條的下面部分,→面板上「AUTO SET」鍵,確定是否為方波,並且該方波波形清晰,模糊的、失真的波形都表示示波器補償不夠或補償過量,並看左下角電壓值,應在1.5V~2.5V之內(補償工作需要專門的專業人員進行補償)
3、 示波器面板需要操作的按鈕說明:示波器右邊的標有「1」「2」對應的上下兩個一大一小的旋鈕是指正極表筆插在「1」表筆孔裡,則「1」的那兩個旋鈕起作用,反之,則「2」的那兩個旋鈕起作用。按「2」以後,可以在屏幕中同時顯示1表筆和2表筆的測值。
4、 設置示波器、以顯示代表信號的參數——均方根:「Measure」鍵→「添加測量」→在示波器右邊的「通用」旋鈕選擇「均方根」或「有效值」→再按「執行添加測量」鍵→再按「menu off」關閉菜單(如果按了幾次「添加測量」會顯示幾個均方根值,可選「刪除測量」即可刪除多餘的均方根)該均方根值就是信號值,即可通過觀察該值的變化調電路板的信號值、噪聲值、以及限寬值參數。
5、 查看各參數:類似於交流毫伏表的操作方法,把表筆夾到主機電路板調試用的正負極上,旋轉相應電位器查看電路板信號、限寬、噪聲值。
下面,小編將會為你詳細介紹檢測修理電路板的幾點經驗:
一、故障現象的分布
1、電路板故障部位的不完全統計:
晶片損壞30%;分立元件損壞30%;連線(PCB板敷銅線)斷裂30%;程序破壞或丟失10%(有上升趨勢)。
2、由上可知,當待修電路板出現聯線和程序有問題時,又沒有好板子,既不熟悉它的連線,找不到原程序,此板修好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二、晶體振蕩器
1、通常只能用示波器(晶振需加電)或頻率計測試,萬用表等無法測量,否則只能採用代換法了。
2、晶振常見故障有:內部漏電;內部開路;變質頻偏;外圍相連電容漏電。這裡漏電現象,用《測試儀》的VI曲線應能測出。
3、整板測試時可採用兩種判斷方法:測試時晶振附近即周圍的有關晶片不通過;除晶振外沒找到其它故障點。
4、晶振常見有兩種:兩腳;四腳,其中第2腳是加電源的,注意不可隨意短路。
三、功能與參數測試
1、《測試儀》對器件的檢測,僅能反應出截止區、放大區和飽和區,但不能測出工作頻率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等具體數值等。
2、同理對TTL數字晶片而言,也只能知道有高低電平的輸出變化,而無法查出它的上升與下降沿的速度。
四、復位電路
1、待修電路板上有大規模集成電路時,應注意復位問題。
2、在測試前最好裝回設備上,反覆開、關機器試一試,以及多按幾次復位鍵。
五、帶程序的晶片
1、EPROM晶片一般不宜損壞,因為這種晶片需要紫外光才能擦除掉程序,所以在測試中不會損壞程序,但有資料介紹說,因製作晶片的材料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頭長了)即便不用也有可能損壞(主要指程序)所以要儘可能給以備份。
2、EEPROM、SPROM等以及帶電池的RAM晶片,極易破壞程序,這類晶片是否在使用《測試儀》進行VI曲線掃描後,是否就破壞了程序,還未有定論。儘管如此,朋友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還是小心為妙。
3、對於電路板上帶有電池的晶片,不要輕易將其從板上拆下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