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意為西域的楊樹,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的新疆、甘肅、青海柴達木、內蒙西部一帶的內陸河流域,因其生命力頑強,素有"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傳說。
其實,一株胡楊樹的壽命一般為100至300年,最長也不過500年。不過"千年不倒"和"千年不朽"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千年不倒"是胡楊為了吸收水分而進化出了密織如網的強大根系,將其牢牢固定在沙土上因而屹立不倒。"千年不朽"其實與胡楊本身關係不大,是乾旱沙漠地表環境由於缺少微生物的活動而形成的"乾屍"。
適者生存,在沙漠中繁衍生息的胡楊
胡楊之所以能在沙漠中紮根,主要因為它有一種特殊的本事——能"聞到水、嗅到水,跟著水走"。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層中吸取地下水,並深深根植於大地,體內還能貯存大量的水分,可防乾旱。所以,如果在大漠中見到衰亡的胡楊林,說明這裡曾有河流經過。
沙漠地區晝夜溫差非常大,胡楊對溫度大幅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可以長期適應極端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它的細胞液濃度很高,能不斷從含有鹽鹼的地下水中吸取水分和養料。正因為胡楊具有耐寒、耐熱、耐鹽鹼、抗風沙等特性,能起到很好的防風固沙作用,因而被譽為"沙漠英雄樹"。
為了控制和調節水分吸收和蒸發的平衡,胡楊還進化出了"變葉楊"的本領。幼年的胡楊,由於根系尚未發展充分,所以葉片長得細細的,葉面上還長出一層革質層,防止水分的蒸騰。隨著胡楊根系的發展,吸收水分能力增強,葉片面積也長成了楊葉般的三角形、楓葉般的橢圓形等形狀,以適應乾旱缺水的沙漠。
作為沙生植物,胡楊不僅進化出了適應在沙漠生長的本領,它的繁衍之道也印證了"適者生存"的理論。
每年夏初,通常是沙漠一年雨量最充沛的季節。胡楊種子成熟,外殼便會自動裂開,一串串千千萬萬的種子像白色雪花從樹上飄落下來,那是它們在尋找生存的機會。但是,在沙漠中找到水源並不容易,種子大多數情況下,種子很難正常萌發,於是他們進化出了另一種繁殖方式——從根部萌生幼苗。
在老胡楊樹的周圍常常有一些中齡和幼齡的胡楊樹,它們是從老樹根部直接長出而不是由種子衍生而成的。
在金塔種植一片胡楊,年年歲歲迎春綻放
正是因為胡楊對荒漠環境進化出來的適應能力,使得這一樹種成為了沙漠中唯一有效成林的珍奇樹種,對於穩定荒漠河流地帶的生態平衡,防風固沙,調節綠洲氣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荒漠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金塔縣人民植樹造林,防風固沙,境內森林覆蓋率從1983年的0.58%提到目前的3.92%。可是僅依靠當地力量,還是過於薄弱,改善荒漠化,需要社會各界更強大的支持。
2020年10月30日,華為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為甘肅省金塔縣捐贈了5萬株胡楊,將由中國綠化基金會在2021年春季種植,預估保護沙地約1200畝,控制風沙危害面積約9000畝,相當於840個標準足球場。
金塔縣地處河西走廊中端北部、巴丹吉林沙漠邊緣,常年被又幹又冷的西北風肆虐,是全國荒漠化和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只有那些極度耐旱頑強的植物,才能在這裡生根。胡楊就是這裡最主要的守護者。
在捐贈樹苗的同時,華為邀請社會各界一同參與"我有一片胡楊林 | 甘肅"公益項目,除在我有一片胡楊林 - 華為官網了解和參與公益項目外,華為用戶還可以通過華為錢包領取專屬胡楊林公益電子卡參與活動,通過該卡可方便查看捐贈情況和項目進展。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期在走訪國內高校時指出,"這麼大的一棵樹,根不強是不行的,不扎到根,樹是不穩的。"在Mate40系列手機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正是我們一直傳承的頑強精神。"
在沙漠中傲然挺立,築起一片綠洲。這就是胡楊!
沒有什麼力量能扼殺生命。只要春天不死,就會有迎春的胡楊年年歲歲發芽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