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周易,很多人可能大有耳熟能詳之感,但一細思,卻總是覺得掌握得略顯不夠深入,因為周易實在太深奧了,除了古文表述方式艱深晦澀,讓人難以理解,而且其中蘊含的哲理也相當深奧。因此,當前通過讀懂周易的群體,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的古代哲學專業、中醫學專業、古典文學專業、宗教學專業等研究群體中,當然,民間也有不少人花了大量的時間去鑽研周易,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眾所周知,周易是一部由老祖宗智慧和哲理整理、由歷代先賢聖人如孔子、周文王、鬼谷子、諸葛亮等完善的關於人與自然、與宇宙之間關聯的不朽名著。人類進步的本質是好奇,在早期社會,先民們對於自然現象非常敬畏,為了更好地生存,他們不斷地觀察自然,到西周時期,就已有成體系的觀察所得,再經歷戰國、西漢等諸多先賢們的先後整理和完善,《周易》方成。到了後世,研究周易的聖賢名人就更多了,且大多成就非凡,比如張良、袁天罡、李淳風、劉伯溫等。
到了近現代,人們仍然為易經這部古典哲學的魅力而著迷,為了研究這一本非凡著作,國內多所高校開設了與周易有關的課程,比如知名高校同濟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均開設有周易課程或講座等。其目的就是從希望能這本集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於一體的書中尋找到合適現代社會的生存哲學,以便我們在生活中擺脫困境、有所悟、有所成長。
同濟大學對周易的研究,在國內高校中知名度比較高,比如其課程《傳統文化之周易講解》,就引起了不少學子的興趣。當然,同濟大學研究周易,主要原因是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水平在國內遙遙領先,在設計各種建築風格時,需要與國人的傳統思維緊密相聯,而周易的一些觀點已經深入人心了,特別是建築方位方面的一些觀點,已經成為民間建築房屋過程中的重要參考方式。因此,同濟大學在科學的前提下,合理運用周易的一些原理,無疑能更好地服務社會。
山東大學在研究周易方面,堪稱在國內名列前茅,其率先在國內成立了周易研究中心,而且出現了一些知名度較高的教授。山東大學的周易研究水平歷來在研究界影響極大,很多民間周易研究者,都以與山東大學扯上關係為榮。
北京師範大學經常在校內舉辦一些跟周易有關的講座,並成立了易學文化研究院,其課程含金量相當高,全方位地開展《周易》、易學及國學文化的研究,其比較典型的主題課程為《周易明意》。
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對周易的研究也相當深入。其中,清華大學的校訓就來自周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分別取自易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而廈門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止於至善」中的「自強不息」,也來自周易。當然,這兩個名校都出了不少周易研究大師,受到了學術界和社會的尊重。
我國目前對於周易的研究和實踐利用,仍然以民間機構為主,比如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周易文化教育中心,就是知名度較高的機構之一。該中心核心成員包括華東師範大學張志哲教授,國家人才庫專業人才、國家註冊高級易學師王玉川教授等。在眾多周易研究實戰型機構中,周易文化教育中心最引人關注的是王玉川教授獨家研究的四大正確作用關係,能有效提高決策和預測分析的正確性。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人們普遍存在經濟收入減少、陷入情感困境、個人生活受挫等問題,周易文化教育中心主動通過其運營機構儒德信息的官網、公眾號推出了純公益性免費諮詢服務,同時免費贈送貔貅、五帝錢等吉祥物,並為周易愛好者提供公益性免費培訓,期間,國內還有不少周易研究機構,也紛紛開展公益性服務,幫助人們解決一些問題,受到了不少關注。
總的來說,周易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被運用到,並被奉為國學群經之首,主要是因為它是一門深奧的古典哲學,能夠使人們在掌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為現實生活提供重要的決策和預測依據,並獲得較為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