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村的「脫單夢」
NaN:NaN
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巉巖高聳,澗水幽藍。這裡的秀美景象見證了當地人民生活從舉步維艱到多姿多彩的變化。過去的十八洞村貧窮落後,人均耕地只有0.83畝,辛苦一年到頭種的水稻,也就剛夠自己吃。村民們為了討生活,大多選擇外出務工,龍先蘭就是其中一位。
這是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2019年10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十八洞村考察調研時提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並勉勵大家,要加油幹,等窮根斬斷了,日子好過了,媳婦自然會娶進來。2014年初,花垣縣委派出的扶貧工作隊到了十八洞村,和村裡的幹部群眾探索推進精準扶貧的好路子。在外務工的龍先蘭聽說村裡的變化,立刻就決定返鄉,並找到了扶貧工作隊。
這是6月29日拍攝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梨子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就這樣,龍先蘭通過學習、觀察,並結合十八洞村花種多、花期長的特點,開始嘗試養蜂、割蜜。這樣辛勤勞作的第一年,他就收入5000多元。有了一技之長和收入,也就有了娶媳婦的底氣。
龍先蘭的真誠打動了鄰村姑娘吳滿金。2017年1月,龍先蘭迎娶了心上人。婚後,夫妻二人成立了養蜂合作社,還帶動了周邊村寨村民一起致富。
在湘西十八洞村,十八洞村扶貧隊長麻輝煌(左)與返鄉大學生施林嬌(中)一起直播推銷土特產(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在十八洞村,脫貧又「脫單」的不只龍先蘭一個。2017年,在外務工的隆海東就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隔壁村子的姑娘石梅芳。
當年冬天,石梅芳和幾個朋友相約到十八洞村。隆海東正好回鄉,便邀請石梅芳到家裡做客。
2019年,隆海東和石梅芳領取了結婚證。婚後,隆海東在村裡工程隊當技術工,石梅芳一邊在家帶孩子,一邊在村裡苗繡合作社學起刺繡,貼補家用。兩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9月28日,在湘西十八洞村,施進蘭的小兒子施康在直播帶貨。 新華社發
如今,村裡已有30多個單身漢成功「脫單」,他們和家人一起融入到十八洞村的發展中來。現在的十八洞村,除了傳統產業,還在著力打造「旅遊+」產業;註冊「十八洞」商標,發展生態農業。像苗繡、牧業,還有果桑種植等等,都是他們的主推產業。
在湘西十八洞村,施林嬌(左)與其他兩名返鄉大學生一起討論視頻拍攝計劃(4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2017年,碩士畢業的施志春選擇返鄉創業,他和同村年輕人一起,幫鄉親們推廣農產品。村裡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像施志春一樣的小夥子們也逐漸轉變了觀念。
記者:丁春雨、李林欣、範軍威
編輯:趙世芸、陳洋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