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幹細胞:兩個明星基因的「星星」相「吸」

2020-11-23 騰訊網

STM和WUS的結合位點對於CLV3維持幹細胞的活性至關重要 山東農大供圖

植物幹細胞研究不僅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的核心研究命題,也是作物分子遺傳改良和植物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基礎。STM與WUS是調控植物幹細胞發育的兩個明星基因。

距離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憲省團隊第一次發現STM蛋白與WUS蛋白之間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已經過去了整整8年。8月2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該團隊關於植物莖端分生組織發育調控機制的成果。他們首次揭示了WUS、STM、CLV3三個關鍵因子之間精細的相互作用模式,解析了WUS和STM介導幹細胞形成和維持調控途徑的交叉和協同,為進一步分析植物莖端分生組織幹細胞活性的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撲朔迷離」的明星基因

植物幹細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能不斷產生各種分化細胞的原始細胞,主要位於根尖和莖尖的分生組織以及形成層,幾乎所有的植物細胞都來源於幹細胞。幹細胞在植物整個生命周期中保持著自身的多能狀態,並控制著植物的生長發育。

「植物莖端幹細胞決定了莖、葉、花、果實等地上部分器官的分化和發育,是所有地上部分器官細胞的來源,研究其調控機理對於解析植物器官的分化有重要意義。」論文通訊作者張憲省說。

20多年來,學術界對WUS和STM蛋白如何調節CLV3轉錄和幹細胞活性維持的現象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它們如何相互作用以調控幹細胞命運仍不清楚。

最先於1995年發現的CLV3基因是幹細胞的特徵基因。利用它作為標記,可以將莖端分生組織中的幹細胞與非幹細胞進行區分。

1996年被首次報導的STM蛋白,是幹細胞的關鍵激活與維持因子,其功能主要是維持幹細胞的未分化狀態,抑制其分化產生各種器官的細胞。STM過量表達會使植物的莖端幹細胞數量顯著增加。

而作為調控植物莖端幹細胞的核心因子,WUS蛋白於1998年被首次報導,其功能和調控機制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幹細胞領域的熱點。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山東農業大學教授蘇英華告訴《中國科學報》,前人研究發現,WUS基因能夠編碼分生組織中的關鍵調控因子,激活幹細胞特徵基因CLV3在幹細胞中表達,並賦予它們幹細胞的特徵。

2002年,有三篇關於WUS的重要論文問世,但其結論反而使得WUS的調節機制撲朔迷離。這三篇論文都從表型層面探討了以WUS為核心的幹細胞發育過程。第一篇發現WUS蛋白和STM蛋白之間是互補關係,第二篇發現二者是協同關係,第三篇則認為二者分別調控兩個獨立的過程。

限於當時的研究水平,科學家們都沒有從分子機制上回答出現這種互相矛盾的現象的原因。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周超介紹,此後,關於WUS如何與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形成調控網絡,共同激活和維持幹細胞活性的相關研究並不多見。就這樣,多數科學家認為STM介導的幹細胞調控途徑與WUS介導的途徑相互獨立或者存在互補作用,但從未有報導說STM和WUS有直接的相互作用。

核心基因並不孤單

自然條件下,已經發育成熟的葉或者根,是很難再生出新的小芽、形成新的植株。然而,如果人為調高WUS基因的表達量,已經發育成熟的葉片上就會長出新芽。

「這說明WUS能夠激活植物幹細胞發育的關鍵因子,它是一個核心因子。圍繞著它,肯定還有其他關鍵因子與之相互作用。」張憲省認為,要想搞清楚植物幹細胞發育過程,必須深入研究WUS蛋白及其互作因子。

隨著生物科學實驗技術的發展,2011年,張憲省團隊開始篩選與WUS相互作用的直接互作蛋白。

張憲省(右二)與團隊成員討論WUS標記植株的莖端組織精細取材方法。山東農大供圖

蘇英華介紹,利用模式植物擬南芥,他們利用當時最新的CO-IP結合蛋白質譜篩選互作蛋白的實驗技術,希望能夠鑑定出新的WUS相互作用因子及其介導的調控莖端幹細胞活性的遺傳途徑和分子機制。

2012年9月的一天,蘇英華和周超在眾多候選因子中第一次篩選出STM,這讓他們興奮不已。「當時覺得能解析出來兩大關鍵調控因子的互作關係,就可以把兩條關鍵的調控途徑整合在一起了,應該能更好地解釋幹細胞發育的機制。」

蘇英華立刻告訴張憲省這一互作蛋白篩選實驗結果。「先做STM和WUS的互作關係研究。」張憲省說。

然而,要證明這個假設並不容易。2016年,有科學家發現,WUS在植物體內可以移動,而且一旦濃度過大就會自我降解。這種不穩定的狀態使得科學家很難在植物體內提取WUS蛋白。

張憲省意識到,這是他們的工作一直進展艱難的原因之一。他們團隊優化了多種精細獲取莖端分生組織細胞和提取純化WUS蛋白的方法,獲得了較穩定的帶有標記的WUS蛋白,終於篩選出了幾十個可能與WUS蛋白相互作用的因子。

三大因子「攜手並進」

該團隊利用各種遺傳和生化試驗,證實了STM作為WUS互作蛋白起作用的機制:WUS蛋白能夠與STM直接相互作用形成異源二聚體,共同結合到下遊基因CLV3的啟動子上。該二聚體能進一步增強與CLV3啟動子的結合強度,並激活其表達,從而增強莖端幹細胞的活性。

「在這個過程中,WUS扮演著『主角』,它可以直接激活STM的表達;而STM被激活後,與WUS結合,起到幹細胞增效因子的功能。」蘇英華說。

莖端分生組織中WUS、STM、CLV3的調控網絡 山東農大供圖

這一機制的揭曉,也很好地解釋了18年前科學家觀察到的互相矛盾的WUS和STM的互作效果。

張憲省說,這是首次從分子水平解析了莖端幹細胞激活因子和增效因子相互依存的作用模式,解決了困擾植物學家多年的關於植物幹細胞調控的諸多疑問,填補了近20年來幹細胞調控領域關鍵因子之間相互關係的空白。

張憲省告訴《中國科學報》,三個關鍵因子之間精細的相互作用模式對實現莖端分生組織內幹細胞的動態平衡具有特殊意義。這為莖端幹細胞的發育調控提供了一個新理論,即多能性幹細胞調控因子在莖端分生組織中形成一個調控幹細胞穩態的精細調節單位,激活因子WUS和增效因子STM在分子水平上相互依存。

通過提高作物莖端幹細胞激活因子WUS的表達水平,能夠增強莖端幹細胞的活性、增加幹細胞數目,進而促進作物形成更多分枝,增加花的數量,產生更多的籽粒。

「這一成果有望運用於林木、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對於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加速植物快繁、提高植物再生能力,推動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具有潛在的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種康評價說。(李晨 王靜)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植物幹細胞:兩個明星基因的「星星」相「吸」
    STM與WUS是調控植物幹細胞發育的兩個明星基因。距離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憲省團隊第一次發現STM蛋白與WUS蛋白之間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已經過去了整整8年。8月2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該團隊關於植物莖端分生組織發育調控機制的成果。
  • 植物幹細胞兩大基因「星星」相「吸」
    植物幹細胞研究不僅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的核心研究命題,也是作物分子遺傳改良和植物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基礎。STM與WUS是調控植物幹細胞發育的兩個明星基因。  距離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憲省團隊第一次發現STM蛋白與WUS蛋白之間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已經過去整整8年了。8月2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該團隊關於植物莖端分生組織發育調控機制的成果。
  • 植物幹細胞兩大基因「星星」相「吸」
    植物幹細胞研究不僅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的核心研究命題,也是作物分子遺傳改良和植物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基礎。STM與WUS是調控植物幹細胞發育的兩個明星基因。距離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憲省團隊第一次發現STM蛋白與WUS蛋白之間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已經過去整整8年了。8月2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該團隊關於植物莖端分生組織發育調控機制的成果。
  • 首次解析明星基因WUS與STM互作關係,植物幹細胞兩大基因「星星」相「吸」
    ■本報記者 李晨 通訊員 王靜植物幹細胞研究不僅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的核心研究命題,也是作物分子遺傳改良和植物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基礎。STM與WUS是調控植物幹細胞發育的兩個明星基因。距離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憲省團隊第一次發現STM蛋白與WUS蛋白之間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已經過去整整8年了。
  • 這個關於植物幹細胞明星基因的故事「火了」!!
    首次解析明星基因WUS與STM互作關係植物幹細胞兩大基因「星星」相「吸」植物幹細胞研究不僅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的核心研究命題,也是作物分子遺傳改良和植物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基礎。STM與WUS是調控植物幹細胞發育的兩個明星基因。
  • 土星木星上演星星相「吸」奇觀
    原標題:土星木星上演星星相「吸」奇觀 12月21日是冬至,是北半球各地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除了這個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氣,當天其實還有一個重大天象——那就是二十年一遇的「木土相合」。這次土星、木星這麼近的距離,可是百年難遇的。
  • 將植物普通細胞變為幹細胞的基因找到
    創新連線·日本  由日本金澤大學、名古屋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從苔蘚類植物中發現了一種能夠將植物體內的間葉細胞直接轉化為幹細胞的誘導轉錄因子。這種直接幹細胞誘導因子的發現有助於進一步從分子層面上闡明陸生植物中幹細胞的形成機制。  研究小組發現了幹細胞形成過程中幹細胞誘導因子1(STEMIN1)的產生機制。
  • 土星木星上演「星星相吸」,網友:瑪雅預言或將成真?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土星和木星將上演「星星相吸」,網友疑惑道:瑪雅預言或將成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金星合木星 天宇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原標題:金星合木星 天宇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新華社天津1月20日電 (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22日,天宇將上演金星合木星的奇特天象,屆時這兩顆明亮的行星將近距離接觸,上演一幕精彩的「二人轉」。
  • 金星合木星 天宇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原標題:金星合木星 天宇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天文專家介紹,22日,天宇將上演金星合木星的奇特天象,屆時這兩顆明亮的行星將近距離接觸,上演一幕精彩的「二人轉」。如果大氣透明度足夠好的話,公眾可於當日清晨欣賞到雙星「歡聚」天空、「星星相吸」爭俏天宇的美麗畫面。
  • 天幕上演「星星相吸」大戲:雙子座流星雨與日環食將輪番登場
    天幕上演「星星相吸」大戲:雙子座流星雨與日環食將輪番登場時間:2019-12-03 14: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幕上演星星相吸大戲:雙子座流星雨與日環食將輪番登場 中新網南京12月2日電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日發布消息,金星合土星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日環食等多個迷人天象將在
  • 9日行星「金星」與恆星「北河三」上演「星星相吸」
    新華社天津6月7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9日,以「長庚星」姿態現身的金星將與雙子座第一亮星北河三「相合」,上演「星星相吸」的天文好戲。屆時,如果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當晚,在西方低空,我國感興趣的公眾藉助肉眼就可欣賞到金星和北河三近距離爭輝,競放光芒的美麗畫面。
  • 後天太陽下山後,金星與「北河三」上演「星星相吸」
    雙星相伴,在蔚藍色的天幕上表演精彩「二人轉」   新華社電 天文專家介紹,9日,以「長庚星」姿態現身的金星將與雙子座第一亮星北河三「相合」,上演「星星相吸」的天文好戲。如果大氣透明度好的話,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金星右上方不遠處有一顆亮晶晶的星星,這就是北河三,亮度1.14等。此時此刻,雙星相伴,在蔚藍色的天幕上表演精彩「二人轉」。  「如果天氣晴好,這幕『星星相吸』的奇特天象清晰可見。如果大氣透明度不是非常好的話,要想分辨出北河三,最好使用雙筒望遠鏡觀看。」趙之珩提示說。
  • [新聞午報-山西]金星合木星:兩顆亮星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新聞午報-山西]金星合木星:兩顆亮星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金星合木星:兩顆亮星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 24日趣味天象:金星木星「緊緊相擁」 「星星相吸」爭俏天宇
    24日趣味天象:金星木星「緊緊相擁」 「星星相吸」爭俏天宇 2019-11-22 16:48:12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周潤健李梅叢提醒說,由於木星會在19時左右下落,因此這幕「星星相吸」的趣味天象很短暫,感興趣的公眾可抓緊時間欣賞和拍照。責任編輯:李海嘯
  • 軒轅十四位於哪一個星座 明天的星星相吸臨沂看不成了
    月全食、日全食都見過了,但接下來的「星星相吸」一定不要錯過,天文學家預測明日將會出現金星約會軒轅十四的天宇現象。不過咱們臨沂明天很可能還是陰雨天氣,這個天文現象可能要錯過了。   天文專家介紹,7月10日天宇將上演大行星金星「約會」亮恆星軒轅十四的奇特天象。
  • 15日晚天王星金星將上演「星星相吸」奇特天象
    不過在等待了近一個小時之後,記者終於失望地發現,天公確實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漆黑的烏雲把天空遮了個嚴實,星星、月亮和昨晚的「主人公」木星都難以見到。看來,昨夜月球妹子有些羞澀,躲在厚厚的雲層之上與木星哥哥「約會」去了,不願在仰頭期待的市民面前「秀恩愛」。  近期,由於處在季節交替時期,成都的天氣總是陰晴不定,最終也錯過了月亮和火星的浪漫約會。「木星伴月」是什麼天文現象呢?
  • 金星合木星「二人轉」現身天宇 兩顆亮星上演「星星相吸」好戲
    如果大氣透明度足夠好的話,公眾可於當日清晨欣賞到雙星「歡聚」天空、「星星相吸」爭俏天宇的美麗畫面。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而木星則是第二亮的星星。1月的金星為晨星,亮度約為-4.3等,黎明時位於東南方天空,在彩色的晨曦中光耀奪目,而木星約於次日凌晨4時47分升起,日出時也位於東南方天空,比金星的位置要低一些,亮度也差一些,只有-1.8等。
  • 「星星相吸」大戲將上演
    分鐘天文專家介紹,作為本年度重磅天象之一,12月21日「冬至日」這天,「土木相合」這一罕見天象將現身天宇,屆時,土星和木星這兩顆大行星幾乎「挨」在一起,上演「星星相吸
  • 土星木星今晚上演「星星相吸」:錯過要再等60年
    這可能是今年最後一個重磅天象了,12月21日冬至,「土木相合」的奇觀將出現在天空,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行星木星和土星會緊密貼合在一起,為地球上的人們奉上「星星相吸」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