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的藍色背後的科學原理

2020-09-09 科學塢

仰望天空可能是人生中最容易做到的事情,每每看到藍天白雲,心情就會瞬間舒暢。然而,從人類真正搞明白藍天的藍色是怎麼形成的才不過100年的時間。要從本質上說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陽光、天空、陽光與空氣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眼睛對於天空顏色的影響。下面,大家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一、太陽光

太陽光,廣義的定義是來自太陽所有頻譜的電磁輻射,太陽光需要8.3分鐘才能從太陽抵達地球。當太陽輻射沒有被雲遮蔽,直接照射時通常被稱為陽光,是明亮的光線和輻射熱的組合。在地球表面,陽光是當太陽在地平線之上,經過地球大氣層過濾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則稱為日光。

太陽放出來的光譜主要來自太陽表面絕對溫度約六千度的黑體輻射(Black Body Radiation)光譜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在770~390納米之間,不可見光,又分為2種:位於紅光之外區的叫紅外線,波長大於760nm,最長達5300nm;位於紫光之外區的叫紫外線,波長290~400nm。

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引起人眼的顏色感覺不同。770~622nm,感覺為紅色;622~597nm,橙色;597~577nm,黃色;577~492nm,綠色;492~455nm,藍靛色;455~390nm,紫色。散射後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7色,集中起來則為白光。

二、天空

啥是天空呢?這也能算是個問題嗎?很多人以為天空就是地球的天花板唄,我們的古人把它叫做天穹,如果您這麼想那就真的錯了。因為我們今天已經知道,天空並不存在什麼頂棚,而是一圈包裹著地球的大氣層,所以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片明亮的薄霧。

可以把大氣層看做是一個厚厚的氣體的隱形眼鏡,光線可以穿透它們,並且在大氣層中發生各種光學現象,返程的宇宙飛船也可以刺破它而不會留下破洞。在距離地面不高的地方,有鳥兒飛翔;在更高的地方漂浮著白雲;再往上有飛機往來其中。

三、陽光與大氣的相互作用

太陽光是由不同波長的光所組成,波長較長的紅光會透過大氣中的微粒直接射向地面,而波長較短的藍、靛、紫容易被大氣中的微粒散射。短波段中藍光能量最大,因此散射出來的光波也最多。散射又分為瑞利散射和分子散射,瑞利散射是由大氣層中的微塵產生的,分子散射是由大氣層中的氣體分子產生的。

但兩種散射都是光的波長越短散射越厲害,太陽發出的可見光進入大氣層後,波長較長的紅橙黃光散射的輕微一些,波長較短的藍靛紫光散射的厲害一點,在效果上,紅橙黃光基本可穿透大氣層向前傳播,而藍靛紫光被散射向其他方向。

因此我們看到的天空呈現蔚藍的顏色,由於空氣分子對於青光選擇性散射,從而使晴朗的天空呈現藍色。

四、天空中的藍色為什麼會深淺不同?

如果您仔細觀察會發現,在天空中不同部分,藍色的程度也不相同。天頂藍色最深,而地平線附近的藍色比較淺。這是因為,來自地平線附近的光線,在大氣中通過的路程比較長,遇到的粒子多,從而使白光與藍光混合在一起,使藍色變淺。

五、既然波長更短的紫光更容易散射,為什麼我們看不到紫色的天空呢?

答案在於我們的眼睛對光線的反應。在眼睛內部有兩種對光有反應的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視杆細胞負責檢測亮度,視錐細胞則負責檢測顏色。視錐細胞分為三個類型,分別對紅色、綠色和藍色的波長反應最強烈。

當這三種光經過不同比例的混合後,我們的視覺系統就會構造出我們所看到的各種顏色。藍色的視錐細胞對藍色比紫色更敏感,所以當你仰望天空時,視錐細胞會告訴你的大腦你看到的是藍色,而不是紫色。

結束語

關於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我們就說這麼多。藍天的形成,是陽光的光譜、大氣的作用、人眼睛對色彩的選擇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小夥伴們,這些知識點您GET到了嗎?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科學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感受藍天的魅力~那麼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呢???
    最近,天津上空出現了許久未見的超級~~~藍天~~~快來感受下藍天的魅力「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我們來回顧一下天空會呈現藍色的基本原理:太陽光是由多種顏色組成的,不同顏色的光,波長也各不相同。比如,紅色光波長最長,而在光譜的另一端,紫色光和藍色光的波長最短。太陽光線穿過地球大氣層,遇到一層很厚的大氣分子和灰塵顆粒。這些微粒的大小與波長較短的光接近,所以更易散射藍色和紫色的光。
  • 科普:饅頭、炸藥和藍天
    你一定在好奇,這是一篇什麼樣的科普文章,竟然把炸藥、饅頭和藍天這三種看上去不挨邊的東西放在一起呢?聯繫著毀滅、生存和美麗的主角就是本文要講述的化學元素——氮。在地球漫漫的進化歷程中,它將植物、動物、人類與土壤中的細菌、閃電和藍天聯繫了起來。在太空中看地球,這是一顆鑲嵌在黑色背景中藍色的珠子,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氮氣。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所有的大氣都聚集在距離地表16千米以內的區域內,其中就包括佔78%的氮氣。就像一個包裹著地球的氣膜,與直徑1.27萬千米相比,這層膜的厚度不值一提。
  • 杯中水無色,為什麼海水是藍色?背後的科學原理
    簡而言之,海洋之所以是藍色的,是因為水吸收光線的方式,水中粒子散射光線的方式,還因為天空中的一些藍光被反射。光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一些關於光的本質的事實。由於紫光的波長太短,大多數人僅憑肉眼很難觀察到,因此我們能看到的波長最短的光是藍色的。
  • 地球大氣層為什麼是藍色,藍天是如何形成的?
    藍天綠地,常令人心曠神怡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呢?你可能會說,這還不簡單,因為大海是藍色的呀!大海把藍色反射到天上,所以天空就變成藍色的了。還有人說,天空之所以顯示出藍色,因為氧氣是藍色的。其實這兩個回答都不正確。
  • 顏色混合背後的科學
    本文將介紹顏色混合背後的科學,包括所涉及的數學方程以及高效的實施方法。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7979.htm  顏色混合和多激勵空間背後的科學  三原色不是光的基本屬性,但經常與眼睛對光的心理物理響應關聯在一起。我們認為,三原色彼此之間完全獨立,通過相互組合能生成一系列其它顏色(顏色域)。
  • 藍天的藍色是由於什麼形成的?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important}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問過或者思考過,其中一部分人可能直到長大以後都依然沒有弄明白它,所以今天,我們來嘗試弄清這個童年的問題。 要解釋天空為什麼是藍色之前大家知道個大概就好,視覺的工作原理這裡不詳述。這三種視錐細胞響應光刺激最敏感的峰值波長分別是570nm、535nm、445nm,在我們的視覺裡對應了紅、綠、藍三種顏色。
  • 各種科學機制和原理的集合
    這些科學家在回答中介紹了許多前沿的科學原理和知識,不過我們並非每個人都是科學家或研究者,對我們而言,或許更重要的應該是學會這些重要的思維方法。在這本書中,有三種重要的思維方法對於解決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時都是廣泛適用的,這三種重要的思維方法分別是知識的交叉、知識的更新和知識的抽象。
  • 總結|生活垃圾分類背後的10個科學原理
    總結|生活垃圾分類背後的10個科學原理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環境問題觀察  作者:減法博士  2019/8/26 9:35:03  我要投稿  北極星固廢網訊:生活垃圾分類有科學原理麼?生活垃圾分類講科學麼?四分類、幹垃圾VS溼垃圾的分類科學麼?許多人有完全不同的見解。進一步講,生活垃圾分類有所謂的科學原理麼?對四分類的科學性,特別是對上海乾溼垃圾分類的科學性,也有非常多的置疑。生活垃圾分類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尚,是一件環境保護的大事,但似乎社會熱議背後,來自環境科學專業人士的聲音卻不多,能從環境科學原理角度提出針對性建議的聲音就更少了。
  • 長大之後我才知道,小玩具背後還有這樣的科學原理
    為了紀念兒童節,今天會總結一下之前介紹過的幾種小玩具背後的科學。看看你小時候玩過哪一種吧~喝水鳥,你怎麼就這麼渴?深藍色的墨水潑到衣服上看起來很糟糕,但其實過不了多久藍色就會自動消失。動圖為加速版,實際需要幾分鐘時間這種墨水的藍色來自一種酸鹼指示劑:百裡酚酞,墨水的pH較高,它在這個鹼性環境中呈現藍色。
  • 為什麼海洋和天空是藍色的?科學的解釋是這樣的
    藍藍的天空、地平線附近較淺的光線,以及日出或日落時太陽變紅的現象,以及海洋的藍色作為一種獨立現象,都可以得到科學的解釋。如果你曾經對你所居住的世界充滿好奇,你可能想知道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雖然這些答案都不正確,但最後一次嘗試提出了一個人們常常想知道的相關問題:為什麼海洋是藍色的?從太空看,行星地球通常被描述為淡藍色的點,但它只是看起來像藍色的海洋。大陸,雲和冰帽根本不顯示藍色;海洋,而不是大氣,給我們的星球帶來藍色「膚色」。幾千年來,人類必須接受我們世界的這些屬性。
  • 《蟻人2》背後,隱藏著哪些真實的科學原理?
    你也許認為,這部人類能縮小到螞蟻大小的超英電影根本沒有現實依據,但根據加州理工學院的量子物理學家Spyridon Michalakis的說法,在虛構的《蟻人》世界背後其實存在著一些真實的物理原理。Michalakis是《蟻人》系列電影的科學顧問。在塑造蟻人這個角色的過程中,Michalakis幫助劇組成員梳理出了超級英雄所擁有的力量背後的現實科學,以及電影中所謂的量子領域。那麼《蟻人》宇宙中有多少是基於科學而言的呢?人類真的能縮小到如昆蟲般大小並存活下來嗎?
  • 宜君:高顏值「水晶天」刷爆朋友圈 藍天白雲美如畫
    天空澄碧 纖雲不染遠山含黛 微風不燥想把宜君的藍天販賣給顏料用完的梵谷被雨清洗後的天空更加明淨,天空像是打翻了天藍色墨水瓶一樣,暈染開千絲萬縷的藍。藍天幸福感日益增強的背後,是宜君縣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努力和付出。截止8月30日,全縣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20天,優良天數和綜合指數在關中67個區縣排名第一。
  • 孩子提問|為什麼天空是藍色?
    1為什麼天空是藍色?回答者:西蒙·英格斯你猜怎樣?天空並非是藍色的。至少,天上沒有藍色的物質,沒有藍色素,是我們的眼睛上了當。於是,天空裡到處散射著藍光,它們從四面八方鑽進了我們的眼睛,無論往哪兒看,都受到藍光的「轟炸」,因此,整個天空看起來都是藍色的。其他顏色的光不那麼容易被大氣層分散,它們或多或少以直線照向我們。千萬不要直接對著太陽看,否則,所有顏色的光(除了一點天藍色外)都會同時撞擊你的眼底。那麼多光會弄壞眼睛的。
  • 環境科學專業:呵護碧水藍天
    呵護碧水藍天備受社會關注。目前開設環境科學類專業的院校有哪些?畢業生去向如何?本期專業視窗將對考生關注的問題簡要解答。專業人才緊俏 百所高校招生前段時間,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京津冀等六省區市政府也與環保部籤訂了大氣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確定了六方面任務。不難看出,環保已成為當下各地城市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藍天救援隊 我們身邊的超級英雄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劉暢細心的德州市民會發現,連日來朋友圈中刷屏的尋人、救援等啟事中,都有一支名叫「藍天救援隊」組織的身影。統一身著藍色制服,危難時刻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為做好事自掏腰包,隊伍卻愈加壯大,由最初的20人增加至200餘人,自2017年至今已執行救援任務近300起,這就是德州的藍天救援隊。
  • 【科普閱讀】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雖然所有顏色的光子都會被吸收,但頻率較高(即顏色較藍)的光子比頻率較低(顏色較紅)的光子更容易被吸收。這個過程被稱為瑞利散射,是以19世紀70年代最先描述這一過程的英國物理學家約翰·瑞利爵士的名字命名的。 那麼,藍色光更容易與空氣分子發生瑞利散射,又怎麼會產生藍天呢?先做個簡單的假設,如果不存在任何空氣,天會是什麼顏色?
  •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
    藍天,是我們每個人對天空最真實的描述和最好的讚美,可是天空,為什麼會是藍色,而不是其他什麼顏色,這個問題是一個光學物理問題。說到光學物理問題,不要覺得有多深奧,其實科學理論就是對生活問題最佳的總結。光,根據科學研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所謂波粒二象性就是波動性和離子性,波動性就是具有波的特性,波,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水波,聲波……離子性,這裡的粒子並不指微粒,而是光是可分的,是由光子組成,光子就是能量和質量的一個代名詞。牛頓最早發現光是不同顏色光的組合,在三稜鏡下,光分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 地球和太空中旋轉星光的科學原理
    下圖: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因為地球在繞軸自轉。南北天極都與地軸成一條直線,所以這些恆星以24小時為周期圍繞地軸旋轉一圈。如果在一個連續24小時天空晴朗的地方,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封閉的星光軌跡。
  • 前8月,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86.7% 城市的藍天越來越多(人民日報)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表示,通過實行分類監管,科學合理配置執法資源,對守法企業儘可能減少打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  ——「86.7%」的背後,是管理手段更精細,防治措施更科學。  北京市朝陽區來廣營一處施工工地,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以前都是用袋裝水泥現場拌制砂漿,風一吹,水泥灰飛得到處都是。」工人馬師傅說,現在用的是預拌砂漿,乾淨又方便。
  • 投影儀原理- -投影儀原理背後的故事
    導讀:隨著時代的發展,投影儀漸漸地從高科技中退出,也不知不覺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但投影儀原理好像仍處於一種觸不可及的狀態,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