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初高中時期都背誦過語文課本中的優秀文言文,比如「逍遙遊」,「離騷」等。相比於詩歌的押韻和郎朗上口,文言文由於篇幅較長,生僻字較多,成為很多學生的噩夢,基本上背誦一篇要花費好幾天的功夫。今天我們就要介紹這篇公認最難學的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
高中公認最難學的文言文,生僻字很多,你還背得出來嗎?
「寡人之於國也」節選自「孟子」,文章主要內容是針對梁惠王「本國居民為什麼沒有增多」的問題,孟子用自己的邏輯層層分析背後的原因,並且向梁惠王指出了改善的措施。文章為了更有說服力,運用了循循善誘,連鎖推理的方式,並且在說理的過程中大量使用比喻和排比句,讓整個文章讀起來很有氣勢,讓人印象深刻。
也正是因為文章氣勢磅礴,採用了大量典故,因此涉及很多生僻字和複雜的句式,想要理解起來很難。我們看上面這位學生的課本就知道,在正文旁邊用紅色筆跡圈重點還寫了大量批註,由此可見文章的知識點眾多,需要時間一個個消化吸收。
雖然這篇文言文很難學,但還是有大量優美的句子廣為流傳,比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讀起來讓人感到很驚奇眼前一亮。而語文課本也希望學生通過背誦這樣的文言文提高文學素養。那麼今天看到這篇文言文,你還背得下來嗎?
那麼如何才能學好文言文呢?
想要學好理解文言文,首先在預習環節就應該認真對待。預習就是學生先自行學習,將整篇文章通讀幾遍,發現文章的生僻字要標註出來,理解這些字詞的意思。在熟讀文章的同時,也應該參考翻譯資料,將重點段落翻譯成現代漢語,雖然翻譯的過程比較複雜困難,但只有了解文章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學懂文言文,不是嗎?
預習環節做好後,接下來就是老師授課環節。我們在預習的時候已經搞懂了部分通假字和大概意思,但這還不夠。在老師上課的時候,我們應該重點關注還沒掌握的通假字,因為這個知識點很重要。當然了,老師提及的古今異義字也應該重點學習,所謂古今異義字就是以前的意思和現在的意思相差很大,所以如果沒學好這個知識點,那麼翻譯上就會出現錯誤。
總結:文言文的學習和背誦其實是要靠長期的積累和訓練,所以除了預習和認真聽課外,還應該及時做好複習工作。很多人認為學習文言文在現代用處不大,因為我們日常都是白話文,但事實上文言文對於提高文學素養和文學知識很有幫助,同時可以學到古人的思維方式和邏輯,對於我們的工作也是有幫助的。對於文言文的背誦,你有什麼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