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7月20-26日)有兩個值得關注的天象,土星衝日和水星西大距。另外還有一顆彗星2020F3(NEOWISE)值得關注。
彗星2020F3(NEOWISE) 圖源:北京天文館 寇文
本月初,一顆突如其來的大彗星出現在黎明時的夜空中,引起了天文愛好者們的廣泛關注。彗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類小天體,直徑在幾千米到十幾千米之間,雖然數量眾多,但它們絕大多數中大部分時間都遠離太陽,亮度很暗,無法被我們觀測到。只有在彗星走到太陽附近,受太陽輻射生長出長長的尾巴,才有可能被我們看到。由於每顆彗星大小不同、到太陽和地球的距離以及彗星自身情況差別較大,真正明亮的大彗星非常罕見,平均十幾年才會出現一顆,一旦出現,必定會受到天文愛好者的追捧。
這顆彗星的編號是2020F3(NEOWISE),是由美國的廣域紅外線巡天衛星(WISE)於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發現時亮度很低,只有17等,根本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進入6月份彗星亮度上升到8等以上,6月底,彗星接近太陽,地面無法觀測,但是在監測太陽的衛星拍攝的照片上顯示亮度增亮到2等以上,這才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期盼這顆彗星能保持住亮度增亮的勢頭。這已經是今年第三顆讓人期待的亮彗星,前幾個月有兩顆彗星的預報亮度都很亮,曾讓天文愛好者熱切期盼,然而,就在人們等著它們的精彩表演時,它們卻都在過近日點前分裂了,彗星戛然而止、煙消雲散,放了廣大愛好者的鴿子,讓人萬分失望。因此2020F3這顆彗星的出現僅受到人們謹慎樂觀的關注,擔心它會重蹈覆轍,讓人們再次失望。
2020F3沒有讓大家失望,實際表現超出預期!
7月3日彗星過近日點,距離太陽只有0.29天文單位,約4400萬千米,比水星距離太陽還近,此時彗星距離地球1.16天文單位。過近日點後不久,就有愛好者在日出前東北方低空的晨曦中拍攝到它漂亮的身影,拖著一條明亮的尾巴。
彗星2020F3(NEOWISE) 圖源:北京天文館 寇文
7月中旬以前,彗星天亮前位於東北方低空,地平高度很低,對天氣條件要求很高,觀測難度較大。但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紛紛出動,日出前用「長槍短炮」對準東北方的天空,拍攝了大量精美的彗星照片。
7月中旬以後,彗星出現在傍晚的西北方低空,地平高度逐日升高,觀測條件越來越好,但是彗星的亮度會越來越暗。7月23日彗星過近地點,距離地球最近,大約0.69 天文單位,差不多有1億千米。此時彗星位於大熊座,在北鬥七星下方,亮度預計在2-3等,觀測時可以到遠離城市燈光幹擾的郊外,如果能使用小雙筒望遠鏡觀測,效果會很好。也可以嘗試用數位相機拍照,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選擇中短焦的鏡頭就行,鏡頭光圈開到最大,感光度設定的高一些,比如1600或更高,曝光幾秒鐘就可以拍下彗星的身影。如果有赤道儀跟蹤攝影,曝光時間能夠更長,可以拍出非常漂亮的彗星照片。
土星衝日
今年土星木星一直在夜空中形影相隨,繼木星7月14日衝日後,7月21日土星也會發生衝日。衝日是觀測外行星的最好的時機,此時,土星的亮度最亮,天黑後從東南方升起,午夜時分運行到正南,位置最高,天亮前從西南方地平線落下,整夜都可以觀測。衝日期間,土星位於人馬座,在明亮的木星左邊,亮度比木星暗一些,約為0.1等。
土星衝日 圖源:星圖軟體
土星是望遠鏡中看起來最漂亮的天體,因為它有一個美麗的光環。用30倍左右的望遠鏡就可以看出土星光環,如果望遠鏡達到100倍以上,就可以把光環看得非常清晰。
水星西大距
7月22日水星西大距,是在早晨觀測水星的好時機。
以前我們介紹過水星東大距,已經知道水星由於在地球軌道之內運行,從地球上看起來它們總是在太陽附近一定的範圍內來回擺動,當它在太陽西邊和太陽之間角度達到最大時,就是西大距。對水星來說這個角度最大不超過28度。
水星西大距 圖源:星圖軟體
由於在所有行星中水星距離太陽最近,88天就會繞太陽運行一周,因此一年中可以出現3-4次西大距。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西大距,上次出現在3月24日。和上次相比,這次的觀測條件要好一些,因為從水星升出地平線到日出之間的時間間隔更長一些。西大距時,水星在早晨比太陽先升出地面,天亮前位於東方低空。此時天空已經開始發亮,星光非常暗淡,雖然水星此時的亮度在0.4等左右,要想看到它還是很有難度的。每次西大距,水星比太陽先升出地平線的時間長度並不完全一樣,有時會早一些,有時會晚一些,比太陽升起的越早,天空背景會更黑一些,觀測到水星的可能性更大。天氣晴朗時,藉助雙筒望遠鏡在晨光中仔細尋找,我們有機會在東方偏北的地平線上找到難得一見的水星。(原創 寇文 北京天文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