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的口水在魚缸長這模樣,養觀賞魚免不了遇到這白色黏膜

2020-11-30 養魚說

剛剛開缸的時候,特別是有杜鵑根的魚缸,或許會長出很多白色的絮狀物。看上去有些像鼻涕。其實,這些黏稠的絮狀物體就是傳說中的「菌膜」。菌膜會附著在魚缸的各個角落,最常見的還是杜鵑根。或者水管,石頭上。包括魚缸外的水體,花瓶,空調管子裡面,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很多魚友擔心菌膜對魚會有傷害,別擔心,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菌膜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菌膜,從字面意思上來講就是細菌的薄膜,通俗一些來講,菌膜就是細菌的口水,有些像燕窩。有益菌們在不舒服的情況下,或者是種群弱小就會「啐自己」,用自己的「口水」將自己包起來,保護自己。菌膜可以減少殺菌物進入到內部殺死活菌,或者依靠菌膜黏性較強的特點來捕捉水中漂浮的食物,反正菌膜對於細菌是沒有什麼危害的,甚至有好處,對魚也沒有任何危害。不過不是任何的細菌都可以生長出白白的,透明的菌膜,能長出菌膜的細菌一般都是長有鞭毛的。

那麼,如果你不去刻意地,人為地去清除菌膜,那菌膜可以一直長存嗎?

答案是不可以的。菌膜只是細菌們不適的時候才會產生的東西,它就擔任著保護細菌的任務。一般開缸一個月後或者一周菌膜還會完完全全消失掉。換句話來說,只要氣候溫度食物等等條件好了之後,他們就不需要這層保護衣。這層保護衣也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不見掉。但是很多魚友還是心急,想要快點清除掉這些「鼻涕」。那要怎麼辦呢?以下幾個清除菌膜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在座的各位魚友包括讀者新手。

一、升高溫度

細菌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下會繁衍得較快。包括水中的益生菌也不例外。升高溫度可以有效的加快細菌繁衍速度。當細菌種群達到一定數量時,菌膜就會消失。

但是升溫一般別升太快,因為一旦升太快的話水溫溫差容易過大,導致觀賞魚出現很多不必要的疾病。比如說我們最熟悉的小瓜蟲(白點病),溫差過大的時候它就會有可趁之機。一般每天升一度,或者兩度,最高溫度別超過32攝氏度,不然細菌歡快了,你的魚和水草很可能就會因為受不了然後去世。

二、手動清除

手動清除是很快捷的方法。你可以直接用刮藻刀去刮掉菌膜。但是如果你要養藻類的話,這個方法將是一個很不好的方法。菌膜不僅僅只長在魚缸壁上面,他還會長在一些粗糙的造景物表面,比如石頭,杜鵑根,沉木,水管,加熱棒,處處都是它繁衍的地方,這就很麻煩了。

或者你可以把長滿菌膜的造景物直接拿出來清洗,但是這樣做容易破壞原來造好的景。因此,我們就要啟用工具魚了。

三、生物清除

目前我知道可以清除菌膜的生物有兩種,一種是黑殼蝦。黑殼蝦不僅僅吃藻類,還會吃菌膜。如果你魚缸裡面爆了很多菌膜,黑殼大軍是很好的選擇。特別是像黑殼蝦這樣小巧的體型,很多小縫隙它都可以鑽進去吃掉菌膜。或者是鬍子魚,大鬍子或者其他異型魚,直升機,達摩,包括我們最熟悉的清道夫。他們都會去清除菌膜。同時也會吃藻類。不過異型魚最好選一些成年體型小的,或者是幼年時期的,這樣的異型魚比較勤懇,啃藻還啃菌膜。其他體型大的異型魚,光是藻類和菌膜已經滿足不了它了,它會去搶魚食。

其實如果你不介意軍迷的話,留下它也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不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放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養觀賞魚,在魚缸中放這4種水草,觀賞效果會更好
    養觀賞魚,在魚缸中放這4種水草,觀賞效果會更好養觀賞魚已經越來越普遍了,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魚缸看起來清澈唯美。有的魚缸是用水草來做搭配裝飾的,對於水草的選擇,就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若是選的不好,看上去效果差,還會影響人的心情。
  • 養新手選哪種觀賞魚更容易養?這三種觀賞魚,魚缸裡想養死都難
    因為養什麼觀賞魚跟有什麼樣的條件去養這個觀賞魚,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咱們家裡的魚缸是多大的?是中型魚缸,小型魚缸還是大型魚缸呢?另外一個就是自己每天忙不忙,一天能餵魚多少次?有沒有時間可以照顧它們?相信大部分朋友是工作都比較忙,照顧的時間應該比較少,所以就需要找一些簡單好養,又不怎麼需要照顧的觀賞魚了。那麼我們就以魚缸的大小給大家介紹小型觀賞魚,中型觀賞魚和大型觀賞魚三種。
  • 怎樣的魚缸才算是完整,來看看魚缸裡觀賞魚和細菌的關係,很微妙
    這三種生物其實再互相的供養對方,如果這三類中少了一種生物也只能是藻類。但是藻類少了的話就不算是一個正常的,完整的生態系統。我們先了解一下他們三種生物是如何被帶入魚缸,並且是如何供養對方的。開缸的時候我們最先需要養水,養水這段過程最先產生的是有益菌。當溫度等條件達到了細菌產生的需求時,水中的各種有益菌就開始繁衍滋生,建立起細菌系統。但是這個階段細菌們並不是很強大,因為水中沒東西可以吃。
  • 魚缸裡出現這小蟲子,在提醒咱們魚缸水質不健康,對觀賞魚有影響
    魚缸裡面長一種白色的小蟲子,大家應該都遇到過。雖然這種蟲子倒不經常出現,但是還是有一些魚友遇到這種情況,再詢問咱們《養魚說》要下什麼藥來對付它們,或者要怎麼樣把它們處理掉。那咱們今天的文章就來聊一聊,這種魚缸裡的小蟲子。
  • 養觀賞魚時魚缸硝化細菌系統崩潰原因解析,以及魚缸渾水解決辦法
    有的魚友跟我說他家魚缸的水突然一夜之間就混了,經過了無數次各種各樣的操作後還是沒有一點好轉,似乎中了邪,水一直那麼混。其實這不是什麼水髒了,只是細菌們突然由於某種因素全部死亡,死亡後就漂浮在水中,形成了水混。細菌是硝化細菌系統的拆分,如果這些拆分都沒了,硝化細菌系統也就沒了,這樣的現象我們一般將其稱之為「硝化系統崩潰」。
  • 魚缸菌膜是何方神聖?對觀賞魚有害嗎?你該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今天我們來聊聊菌膜那些事兒。很多觀賞魚新手都見過菌膜,就是魚缸裡長出來的一種白色半透明的附著物,粘粘的,通常附著在魚缸裡的塑料管上,或者沉木上。
  • 養觀賞魚這3種魚缸若用了,註定養不好魚,養魚想養好請用方缸
    市面上大多數用來養魚的都是玻璃魚缸。玻璃缸是透明的,可以從側面觀賞到魚,時候一些魚鰭炫酷的魚類,比如七彩神仙,雷龍魚。而有一些則是陶瓷品瓦盆,他們是不透明的,只能從發上方看魚。養的魚一般都是觀背的,例如蘭壽,錦鯉,青鱂魚之類的。從側面沒啥觀賞性,但從上往下看就很棒了。我們這期不講瓦盆什麼的,我們就單獨講一講玻璃容器這一方面的選擇。
  •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一位魚友問到了,自己飼養的一缸金魚,其他的觀賞魚明明狀態都很好,魚缸的水質看起來也相當的不錯,為什麼單單就是鶴頂紅金魚的身上出現了大量的紅血絲,而其他的魚兒幾乎都沒有呢?一、觀賞魚體色的問題,也會佔到很大的原因1、為什麼養魚老道一直在強調,如果我們在魚缸開缸初期,喜歡放置闖缸魚的,我們可以選擇白色系的觀賞魚,比如鶴頂紅、招財、接吻之類的等等來作為闖缸魚。
  • 魚缸不大適合養什麼魚?這幾種金魚品種可以考慮
    魚缸不大適合養什麼魚?這幾種金魚品種可以考慮養魚其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養殖觀賞魚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還能培養我們觀察自然的機會。尤其是家裡有小孩的人,養幾條魚兒在家裡面,能夠培養孩子觀察自然的愛好。
  • 這三種觀賞魚長著一副「笑臉」模樣,分外討喜和治癒!
    今天,寵派養魚大全小編也為大家分享幾種長有一副「笑臉」模樣的寵物觀賞魚,例如血鸚鵡、黃金吊等等,非常討喜,很是治癒。大家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寵派養魚大全小編溫馨提示:血鸚鵡屬於雜食性觀賞魚
  • 如何計算魚缸能養幾條魚?按照這個公式,讓觀賞魚不再爆缸
    此文主要針對新手,老鳥可以略過,觀賞魚新手玩家,對於觀賞魚的密度控制比較困難,總有一種感覺,我的魚缸觀賞魚不夠多,所以,拼命給魚缸加魚,最後導致魚缸水質突變,造成大量觀賞魚死亡。那麼不同大小的魚缸,怎麼來控制觀賞魚數量呢?
  • 為什麼說三湖觀賞魚的魚缸裡不能放沉木,我這不也很好嗎?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有的魚友看到養魚老道的三湖魚缸裡放置的沉木和杜鵑根,很是不能理解,實際上我也是看不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咱們養魚圈還是會有一些約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規矩。
  • 清潔魚缸小能手,觀賞性趣味性不輸觀賞魚,養魚缸裡好打理
    談到蟹,就想到兩隻長滿毛的螯足,八隻大長腿散落在魚缸的各個角落,還有那小米般大小的眼球。螃蟹在我們印象中也許只有青色的,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實螃蟹還有觀賞品種,並且這些觀賞品種還特別特別好養,這難道不是大自然的饋贈?觀賞蟹家族同樣和觀賞魚家族一樣龐大,品種的體型,體態,顏色都非常多樣化。
  • 魚缸裡不用打氧氣可以養的觀賞魚,媽媽不用擔心我養不好魚了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不用水飼養,那個是陸地生物。這些魚類其實在生活中都很常見,黑魚,泥鰍,這兩種魚類大家逛菜市場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是唯一沒有打氧的卻依然活得好好的魚類。那麼,觀賞魚界有哪些魚類是對氧氣含量一點也不高並且很好養呢?雷龍魚上面我們提到了黑魚,實際上黑魚也不過是雷龍魚的品種之一。
  • 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益生菌,添加到魚缸裡對觀賞魚有什麼作用?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前些日子還有很多的魚友在問,我們飼養觀賞魚往魚缸裡添加什麼細菌為好?
  • 被一個一米五的魚缸愁壞了,到底養什麼觀賞魚好呢?
    它們也是屬於南美的中型慈鯛科觀賞魚,據說可以長到25釐米長,在個體上,算是慈鯛科中比較大的了,將來肯定要淘汰幾條的。80釐米的魚缸裡根本養不了這麼多,至於習性,估計和什麼金菠蘿、火口之類的,沒有什麼兩樣,無外乎中性水質,二十來度水溫,可能將來繁殖會困難些,需要一定的弱酸性軟水吧。
  • 新手怎麼把觀賞魚養好?把這3件事做好了就行
    最近感覺好多朋友加入到觀賞魚世界的大軍裡面,很多新手開始養觀賞魚了,都有一些基礎的問題。那這篇文章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新手養魚所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基本上這三個問題注意好了,市面上大部分常見的觀賞魚都可以養好。
  • 從小玻璃魚缸養魚失敗到把觀賞魚養到爆缸,看看這位魚友的經歷!
    一、小圓缸養熱帶魚,死的很慘1、據這位魚友說,一開始自己飼養觀賞魚純屬心血來潮,領著孩子到魚市場上看到了漂亮的孔雀魚,就順手買了幾條,再在魚攤上買個圓形的玻璃魚缸,這就算是下海養魚了。4、前後買了三五次,死了就添魚,一直保持四條魚,算來算去,買魚的錢花了五六十,最終一條也沒有剩下來,事實證明,孔雀魚不好養,但是魚缸不能空著吧。5、於是乎再換成鬥魚等其他熱帶魚,結果還是一個死,水溫上也控制不了,來來回回十塊錢的魚缸,搭上了一百多塊錢的魚,最終還是剩下一個空魚缸。
  • 觀賞魚身上長紅色一塊別小看,它是一種病的表現,常見於細菌感染
    但是因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對這種病一知半解,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錦鯉一點一點潰爛,最後直接死掉。這種病其實叫做「列印病」,一般都是發生在錦鯉身上,或者金魚身上。但是不代表其他魚不會患上這種病,一個魚友養的食土鯛最近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所以其他魚也不是不會患病的,只不過相比錦鯉患病率更加高一些。列印病是一種細菌感染的病態。
  • 關於魚缸是否要加蓋的問題,確認魚缸觀賞魚這3點信息,再看加否
    我們印象中魚缸的蓋子無非就是為了防止觀賞魚跳出來,但是其實加不加魚缸蓋子還需要取決於其他方面的因素。魚缸飼養觀賞魚的品種我們都知道,不同的觀賞魚他們的原產地是不同的,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魚也是如此,他們也許是人工養殖培育的,但是他們已經保留了原始狀態的習性,是改不掉的,我們就來拿雷龍來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