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身上長紅色一塊別小看,它是一種病的表現,常見於細菌感染

2021-01-10 養魚說

錦鯉玩家們是否經常發現自己的錦鯉經常身上會有出現紅色斑塊,並且很大。但是因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對這種病一知半解,最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錦鯉一點一點潰爛,最後直接死掉。這種病其實叫做「列印病」,一般都是發生在錦鯉身上,或者金魚身上。但是不代表其他魚不會患上這種病,一個魚友養的食土鯛最近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所以其他魚也不是不會患病的,只不過相比錦鯉患病率更加高一些。

列印病是一種細菌感染的病態。一般都是因為觀賞魚在運輸過程中受了皮外傷,而後管理養護操作又不當,一種叫做點狀產氣單胞菌的細菌感染了傷口,然後傷口就會開始蔓延,越來越大。說白了這種病的發病原因還是因為皮外傷。比如寄生蟲造成的傷口,運輸,打架。甚至有可能是經常用途手和魚「親密互動」,伸進魚缸裡面摸魚,弄傷了魚或者破壞了魚分泌的黏膜,都有可能染上這種病。

列印病初期會在魚身上出現紅色斑塊,這個斑塊的顏色就像我們蓋章蓋上去的紅色一樣。如果早期發現立刻治療效果是最好的。不治療的話紅色斑塊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深,然後皮開始腐爛,這個過程就像觀賞魚的肉在一點一點被腐蝕吃掉,腐蝕到一定程度就會直接致死,所以這個病致死率相對還是比較高的。那麼這個病要如何治療呢?

治療列印病的方法

我們已經知道了列印病的病發原因了,是細菌感染造成的。那麼要治療這種病,我們就需要用殺菌的藥物,這裡推薦大家使用的是藥效相對較為溫和的黃粉。觀賞魚發病的時候我們第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隔離。雖然這種病傳染能力並不強,但是不要存在僥倖的心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撈出來後重新開個缸,但是缸裡的水必須要是原缸的水。

我們把觀賞魚放入新缸之後就下入黃粉,下到水微微發黃。黃粉是可以長期藥浴的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光光下黃粉的話效果不是很好,我們還要配合老三樣,也就是下鹽換水升溫。溫度升高到原缸的一度。但是如果原缸溫度已經很高了,那就不要再進行升溫了,免得觀賞魚被煮。把魚缸放在暗一些的地方,光線不要太強,讓它好好養病,別用強光去刺激它。

接下來隔兩天換水一次,換的量不要多,一般是原缸水的五分之一,或者七分之一,水也一定要靜置一會兒,讓溫度與室內溫度持平,接著一直觀察。一般情況下列印病會在一周內出現好轉跡象。但是治療的黃金時期是在發病初期,也就是觀賞魚剛剛「蓋章」後,早發現早治療。如果後期很嚴重的話其實想要治好還這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了。

不過我們以預防為主。沒事不要去摸魚抓魚,這些都是對魚不好的動作。如果魚在運輸時出現了體表傷最好進行檢疫殺菌一下再入缸,或者單獨調養。注意不要和愛啃別的魚的魚混養,比如金苔鼠,這些都能最大程度預防列印病。還有就是不要長期不換水,以免滋生一堆細菌。

最後提醒一下各位:最近疫情確診人數減少,並不代表可以出門了,所以大家不要放鬆警惕!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觀賞魚身上長紅點怎麼辦?魚缸內養魚長紅斑原因分析,常見3原因
    今天我們繼續,這次魚友的問題是:觀賞魚身上長紅點。雖然這位魚友沒有描述一下自己家魚長的紅點是啥樣的,還有自己家的是啥魚,但是我們先大體分析一下觀賞魚身上長紅點的幾大原因。打架,鬥爭受傷如果把一些嘴賤兇猛的魚養在一起難免出現打架,如果不及時隔離的話觀賞魚互相廝殺容易受一些體表傷。比如掉鱗片,或者破皮,破鰭。這些體表傷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將其隔離,然後調養一段時間,不需要下什麼藥,觀賞魚強大的自愈能力就會修復其傷口,長出新的魚鱗出來。
  • 水黴病是真菌性魚病?再以訛傳訛,就是觀賞魚玩家的悲哀了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今天譁仔和朋友們聊聊觀賞魚的水黴病。這幾天,我國北方的天氣忽冷忽熱,向譁仔諮詢魚病知識的朋友漸漸多了起來。其中最常見的魚病有六種,水黴病佔一席。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另外一種就是生化過濾,這指的是放濾材的區域,它的主要作用是培養硝化細菌等微生物,把魚缸內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毒物質的重要區域。過濾效果不佳,水中的有害物質得不到轉化,肯定就會造成魚的健康出問題。三、換水不當。養魚的水溫無論高低,必須恆定,切忌水溫驟變。水溫恆定在我們換水時經常得不到保障。所以,換水是養魚最需要注意的事情之一。
  • 病毒性魚病也能治得好?給觀賞魚看病,光靠吹牛是不夠的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你家的觀賞魚生過病嗎?你家的觀賞魚生過病毒性魚病嗎?你覺得病毒性魚病是可以被治癒的嗎?這幾天,有位老兄就來和譁仔探討了一下這個問題,他覺得他有本事把病毒性魚病治癒。譁仔認為他不行。經過大約二十分鐘的辯論,他服了。
  • 觀賞魚感染外寄怎麼辦?教你「醫」招解決煩惱!
    而且外寄感染也佔了觀賞魚寄生蟲感染疾病的絕大部分比例,所以今天咱們就主要聊聊三種比較常見的外寄感染疾病以及治療手段。白點病——小瓜蟲作為外寄感染的普發性病症非白點病莫屬。由於魚兒體表感染小瓜蟲後,身體會遍布呈現白色的卵囊,看上去就像是白點一樣,所以水族圈裡俗稱白點病。由小瓜蟲感染引起的白點病雖然具有普發性,但是實際上在外寄感染的病症中它的危害性並不算大。
  • 黑色的觀賞魚變成紅色很常見,紅色的觀賞魚變成了黑色正常嗎?
    但是如果是紅色系的觀賞魚突然之間變成了黑色,這個大多數情況下一定是疾病的前兆,至少證明我們在以下方面還是出現了問題:一、觀賞魚長期性缺氧,但是並不嚴重1、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觀賞魚都會出現類似於黑體的症狀,特別是金魚之類的頭茸或者鰓蓋周圍,就會首先發黑,這就是觀賞魚長期性短暫缺氧的徵兆。
  • 位列十大常見觀賞魚第八名,觀賞魚大賽常客,玩家數量卻令人唏噓
    紅劍魚的芳名來自公魚長長尖尖的尾鰭,從命名的角度看,有一點性別歧視的意味,鄙視!紅劍公魚的尾鰭像「劍」,而並非像「箭」。既然我們已經為紅劍魚正名,那麼,就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吧!同學們請坐好,譁仔開講啦!本文適合家裡有魚缸卻不知道該玩什麼觀賞魚的朋友。預計閱讀218秒。
  • 細菌的口水在魚缸長這模樣,養觀賞魚免不了遇到這白色黏膜
    菌膜會附著在魚缸的各個角落,最常見的還是杜鵑根。或者水管,石頭上。包括魚缸外的水體,花瓶,空調管子裡面,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很多魚友擔心菌膜對魚會有傷害,別擔心,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菌膜到底是個啥玩意兒。菌膜,從字面意思上來講就是細菌的薄膜,通俗一些來講,菌膜就是細菌的口水,有些像燕窩。
  • 魚病知識--初識蛇頭魚--「烏鱧」 及它的常見病害防治
    &nbsp&nbsp水黴病水黴病又稱膚黴病或白毛病,由水黴菌或綿黴菌感染魚體體表引起,病原是條件致病菌。(&nbsp1)&nbsp流行特點:當養殖水體惡化,魚體受機械損傷,或水溫在15~20&nbsp℃的早春晚冬,尤其是陰雨天氣時極易引發該病。烏鱧在各個生長階段均可感染此病,發病率高達80%~90%,死亡率達100%。
  • 觀賞魚突然暴斃,它有可能是元兇
    對於愛魚的魚友,我們操著父母之心,時時刻刻擔心溫度低了、生病、不吃飯、長水黴、要治病等等;但是觀賞魚的發展環境並不像人類,生病可以去醫院診斷,對症下藥,當我們的魚仔仔生病時,我們面對未知的魚病手足無措,就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咱也不清楚,咱也不敢問。關鍵咱就算敢問,身邊也沒人懂啊!
  • 剛買回家的觀賞魚,過溫之後一定要消毒殺菌再入缸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每一條觀賞魚入缸之前都要殺菌消毒?這個也是分情況的,比如說新開缸的水,新買的同一批魚,狀態良好的話,我們消不消毒都無所謂了,況且有些觀賞魚既不耐鹽也不耐藥。這就好比我們的自來水,看起來消毒是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同時也會把水中的有益菌殺死,觀賞魚只要是體質強健,是完全可以和各種菌類與寄生蟲共生的,這一點我們毋庸置疑。其實我們給觀賞魚進行消毒殺菌的目的,主要在於避免交叉感染和檢驗檢疫,我的原則仍然是能不檢疫,我們就儘量不檢疫,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避免下藥。
  • 論文解讀--透明虎皮魚作為一種魚類模型分析諾卡氏菌體內感染
    自1963年阿根廷首次報告魚諾卡氏菌病以來,對該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學方面,目前還沒有廣泛有效的方法在感染早期能夠被發現或控制。魚類在發育早期通常是透明的,這一特性已被用於實時研究。如果用一種透明的魚來研究鰤魚諾卡氏菌侵染的過程,將能更好的理解鰤魚諾卡氏菌的致病機理。
  • 新手如何品鑑熱帶海水觀賞魚,大型觀賞魚的優點
    熱帶海水觀賞魚的品鑑很多魚友們喜歡飼養熱帶觀賞魚,鮮豔的體色,靈動的遊姿。不過熱帶海洋觀賞魚種類這麼多,到底哪種更好飼養,哪一種更好看呢。熱帶海洋魚體型、體色、生活習性都不相同。尤其是對於那些喜歡混養,但是又無從下手的新手而言,學會區分觀賞魚的種類可是非常重要哦。今天給各位群友介紹的熱帶觀賞魚可是非常有特色。
  • 家中養魚必備-觀賞魚大全
    日本錦鯉的原始品種為紅色鯉魚,早期也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經過日本人民的精心飼養,逐漸成為今天馳名世界的觀賞魚之一。日本錦鯉的主要品種有紅白色、昭和三色、大正三色、秋翠等。海水魚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於印度洋、太平洋中的珊瑚礁水域,觀賞魚 品種很多體型怪異,體表色彩豐富,極富變化,善於藏匿,具有一種原始古樸神秘的自然美。
  • 身上長了小紅點,是肝病的表現嗎?3個潛藏病因,了解一下
    後臺有位粉絲私信小艾:「我這段日子胳膊上突然長了很多紅痣,最大的像芝麻一樣,小的如針尖,不痛不癢的,我感覺身體也沒有其它不適,但是家裡老人說這是肝臟出問題了,是有肝病的表現,我有點害怕,請問我身上這種紅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皮膚長紅痣有哪些原因?
  • 養魚者不可不看——如何發現及治療觀賞魚體外寄生蟲病
    而當寄生蟲蠶食掉魚體大部分營養後,令魚兒身衰體弱之時,經常會引發起魚類的細菌性感染,如掉鱗、爛鰭、出血、鼓眼、白斑等病症。若這時只治療細菌感染,而忽略真正的兇手——寄生蟲,那治療常常是無效的,須寄生蟲和細菌同治才可能見效。好,既然知道此魚病比較隱蔽,早期沒有明顯病症,讓人不易察覺,那是否就無法得知愛魚患病呢?
  • 身上長滿紅疹,又癢又痛!這個病在冬天尤為嚴重
    與一些患病一二十年的老患者相比,6年時間不算長,但也足夠她體會到牛皮癬刻骨銘心、反覆無常的痛苦了。銀屑病皮疹最早長在頭皮上,零星幾顆,紅色的斑點上面覆蓋著銀白色的鱗屑,不小心觸碰時會有明顯的疼痛。在老家醫院確診後,小雨被迫開啟了與銀屑病相伴的生活。
  • 常見、好養、熱門的觀賞魚匯總,了解魚的習性,飼養觀賞魚並不難
    今天給大家說說既好養,又常見的淡水熱帶觀賞魚和它們的習性,看了以後可千萬別說不知道養什麼魚了。想要養魚,喜歡養魚的朋友趕快關注,收藏啊!本文適合想養魚卻又不知道養什麼魚的朋友習讀,全文5000多字,耐心才能看完哦,謝謝!
  • 常見的觀賞魚看膩了,推薦一種小眾魚類,讓你的水族箱稱霸朋友圈
    常見的觀賞魚看膩了,推薦一種小眾魚類,讓你的水族箱稱霸朋友圈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人喜歡在家中飼養觀賞魚類。魚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寵物魚可能我們已經看膩了,想讓你的水族箱更加的與眾不同嗎?
  • 為什麼飼養的觀賞魚,反覆出現同樣疾病,治好了還能再犯?
    某位魚友我們已經交往了很長時間,他的地圖魚就是我幫助挑選的,花色很好,到現在我還眼饞呢。他就跟我說,自己的一缸觀賞魚,有鸚鵡魚、地圖魚,總是會反反覆覆患上水黴病,好像是一更換新水他們立刻就好,過幾天之後,身體就會出現所謂的黴變,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