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身上長紅點怎麼辦?魚缸內養魚長紅斑原因分析,常見3原因

2020-12-05 養魚說

今天我們繼續,這次魚友的問題是:觀賞魚身上長紅點。雖然這位魚友沒有描述一下自己家魚長的紅點是啥樣的,還有自己家的是啥魚,但是我們先大體分析一下觀賞魚身上長紅點的幾大原因。

打架,鬥爭受傷

如果把一些嘴賤兇猛的魚養在一起難免出現打架,如果不及時隔離的話觀賞魚互相廝殺容易受一些體表傷。比如掉鱗片,或者破皮,破鰭。這些體表傷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將其隔離,然後調養一段時間,不需要下什麼藥,觀賞魚強大的自愈能力就會修復其傷口,長出新的魚鱗出來。但是有時候誰值班比較壞,水溫較高的情況下,觀賞魚的傷口容易感染,然後就會發紅,一處一處的傷口就會顯得身上四處長滿了紅點。

要預防這種現象就要把兩隻愛打架的魚隔離,或者別混養小型魚,一山容不得二虎,才能避免打架受傷。還有就是要保持水質清潔,別上水滋生太多細菌。這裡需要做到勤洗,更換濾棉,常換水抽底,並且不要讓水中某項有害物質含量超標。

如何治療這種「紅點」呢?我建議換水一下,抽底,洗濾棉,慢慢調養,給觀賞魚一個安靜的環境,很快就會痊癒,新的魚鱗會長出來,皮外傷會癒合。

染色劑殘留

很多商販為了能多賣出一些魚,就會「裝飾」一下魚。最常見的手段就是染色。小時候學校門口賣過染色小雞,現在花鳥市場有染色巴西龜,還有染色魚。小雞通常買回去很快就死了,烏龜一般殼先變軟,然後死掉。前兩個案例都可以反應染色劑對於生物是有很大害處的。觀賞魚藍色一般選鸚鵡魚作為對象,用雷射技術或者針管注射色素進觀賞魚的體內。形成一些圖案,比如心形,花,文字,英文。

魚類具有排異功能,指的就是有異物進入體內,身體會慢慢排除異物。色素也會這樣。但是色素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殘留,大多數的顏色都褪色了,殘留了一些就會形成「紅點」,看上去就很難看。

預防這種現象主要還是根治,也就是不要去一些不正規的廠裡買魚,也別買一些帶有鮮豔圖案的生物。這種色素對魚的壽命肯定也是會有影響的,買了就是吃虧。

目前色素殘留如何處理肯定是不能人工排除色素的,只能慢慢養,讓色素褪掉才行。

充血

觀賞魚在剛剛到家不適應環境的時候就會有充血現象。白色系魚類最為明顯,魚鰭會蔓延出紅色血絲,還帶有紅色斑點。觀賞魚充血如何防止我們之前也有詳細講過,今天再次朝花夕拾,重溫一下。

觀賞魚充血主要原因是不適應環境,和水中某項有害物質含量超標了,包括水中氧氣不足導致的充血。如果要想治好充血就先進行換水,同時抽掉底部髒東西。如果你是裸缸就多放一點躲避物,讓魚躲起來,會比較有安全感。充血只是魚的應激反應,像人受驚嚇後心跳會加快一樣。主要以慢慢調養為治療方法,不需要下任何藥,下藥反倒會刺激觀賞魚,對於更加不好!

一般養定了的觀賞魚都不會充血,但是不排除少數現象。平時要注意保持水體溶氧量,還有水質清潔度。充血一般出現在新買的魚,經過長途顛簸才會有的應激反應。

由於此提問者沒有提供紅點

的照片,所以我也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樣的紅點,如果以上情況都可以排除,並且提問者看見了這篇文章,可以在文章底部下留下圖片和描述,便於解答。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前言】現在養寵物已經非常流行,特別是宅家的朋友們都喜歡養一些小動物,這其中就包括養觀賞魚。養魚的魚友們漸漸地多了起來,有時候我們的不經意間的失誤就會導致觀賞魚生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友都能從容面對魚的疾病。養魚雖說不像貓狗一樣需要遛,但是要把蝸居在魚缸裡的魚養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需要我們足夠的耐心和細緻。
  • 魚缸水質變渾濁變紅怎麼解決?常見3種原因
    在我們平時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魚缸裡面的水經常出現的狀態是變綠或者是變黃,但是有一種情況比較少見,就是魚缸的水質會變紅色,這種情況大家有沒有遇到呢?這種魚缸水質變紅的情況雖然比較少見,但是還是有的,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幾種常見的讓魚缸水質變紅的原因。第一種情況也是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我們為了一些觀賞魚增紅的飼料。這些增紅的飼料如果餵的太多,魚缸裡的觀賞魚沒有吃完的話,那麼它們在水裡泡久了之後,是會慢慢的把魚缸的水變成紅色。
  • 魚缸黃水常見3大原因及其解決辦法,以及利弊分析大全
    魚缸水質變黃是一個困擾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的問題。因為咱們比較喜歡的魚缸,是那種水質狀態清澈透亮,最好是水清魚靚的這種。所以魚缸水質變黃,看起來就感覺不是很舒服。這篇文章《養魚說》就和大家分析一下魚缸水質變黃的幾個原因,以及魚缸水質變黃的利弊。
  • 觀賞魚肚子大怎麼回事?常見原因分析,魚缸內應對方法如下
    今天我們還來解答魚友問題,這次魚友的問題大致如下:「你好,我的鸚鵡魚肚子突然變大,是怎麼回事?」肚子變大其實往往都是腸胃的問題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毛病其實大多數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餵出來的!養魚不要太常餵食,餵多了魚吃太多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腸胃疾病。
  • 魚缸長藻類利於觀賞魚生長,如何讓魚缸快速爆藻?做好3點
    養金魚,或者玩原生缸的魚友都喜歡看到自己魚缸上附滿綠色的藻類的一番景象吧?藻類長起來後像綠毯一樣好看,除此之外,它還具備淨化水質的功能,可以吸收水中多餘的氯氣。並且原生缸的藻類進行光合作用之後還會產生大量氣泡,達到溶氧的目的,這對於原生缸中那些高耗氧的魚類是一個很大的好處。
  • 家中養魚必備-觀賞魚大全
    種類世界的魚類,有3萬~5萬種,其中可供觀賞的包括海水魚,淡水魚有2~3千種,而實際普遍飼養和常見的只有500種左右。有小嬌玲瓏的雷達魚,長不過一寸,樣子宛如河塘裡的小野魚,只是身上如螢火蟲般會閃閃地發著光,才使人們認識到它的不同凡俗,它的身價約5000元。還有黑白相間的斑馬魚,在清澈見底的水中分外妖豔,調皮地穿梭於海草之中,它的身價也不菲,需要好幾百元一條。也許是物以稀為貴的緣故。
  • 小麥穗魚放在兩個魚缸內,為什麼一缸死亡過半,一缸一條沒死?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提起麥穗魚,大多數魚友並不陌生,有些魚友會把它們作為飼料魚,有些魚友會把它們飼養在原生魚缸裡。養魚老道是在昨天上午撈取的麥穗魚,回來後給黑食水虎的魚缸放入了20來條,剩餘的倒入另外一個魚缸內,結果今早發現,昨天幾乎白幹了,另外一個魚缸內的麥穗魚可謂死傷慘重,而黑食水虎魚缸內的一條也沒事,至少都活著,原因在哪裡呢?正好和魚友們購買。
  • 魚缸過濾器為什麼會吸死觀賞魚,有很多原因!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正常的情況下,所有的觀賞魚都能夠可以輕易的避開魚缸內過濾器的吸附,一般的來講只要是觀賞魚身體強壯,這個問題不應該是大問題,但是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可能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一、魚兒太小,過濾器功率太大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多魚友為了魚缸的水質更加的潔淨
  •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觀賞魚的身上出現紅血絲,一般的都是與魚缸的水質有關,大體上只有兩個原因,要麼水質過新,要麼水質過老,再一個就是水溫突降。一、觀賞魚體色的問題,也會佔到很大的原因1、為什麼養魚老道一直在強調,如果我們在魚缸開缸初期,喜歡放置闖缸魚的,我們可以選擇白色系的觀賞魚,比如鶴頂紅、招財、接吻之類的等等來作為闖缸魚。
  • 魚缸裡長蟲子對觀賞魚有害嗎?來看看蟲子怎麼長出來的,如何處理
    白線蟲體長一般在幾毫米至幾釐米之間,沒有一個確定的長度,比較多變,有的會附著在魚缸中的某個角落,但是也有的會隨波逐流,四處飄。但是蛾蠓的幼蟲一般不會超過1毫米,體色偏灰,平時都是附著在某個地方,比如濾材或者缸壁等。這些蟲子在魚缸中真的非常影響觀賞性,一缸好看的魚吸引著人們湊近看,突然瞄到缸壁的蟲子,誰都會忍不住有點噁心。
  • 魚缸水質渾濁,白蒙蒙一片怎麼辦?常見原因以及有效處理方法在這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魚缸水質不好,尤其是水忽然變得白蒙蒙的問題。這些問題經常讓一些養魚新手朋友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處理,不知所措。其實魚缸水質忽然變渾濁,它是有原因的,也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大家不用過分擔心。
  • 觀賞魚身上長紅色一塊別小看,它是一種病的表現,常見於細菌感染
    但是不代表其他魚不會患上這種病,一個魚友養的食土鯛最近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所以其他魚也不是不會患病的,只不過相比錦鯉患病率更加高一些。列印病是一種細菌感染的病態。一般都是因為觀賞魚在運輸過程中受了皮外傷,而後管理養護操作又不當,一種叫做點狀產氣單胞菌的細菌感染了傷口,然後傷口就會開始蔓延,越來越大。說白了這種病的發病原因還是因為皮外傷。比如寄生蟲造成的傷口,運輸,打架。
  • 為什麼說長尾巴的觀賞魚比短尾的難以飼養?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前幾天養魚老道發布了一篇文章,其中牽扯到了長尾巴的觀賞魚不容易飼養的問題,特別是對於新魚友來說相對更難,為什麼這麼說呢?長尾巴的觀賞魚幾乎都是人工培育的包括了我們看到的龍鳳錦鯉。
  • 自己的觀賞魚死了,回顧一下自己的操作,別人未必知道原因
    不適當水質,導致觀賞魚從裡到外開始潰爛,這個有可能在體表看到,它也不會是一天兩天的事觀賞魚的體表潰爛,說是水質有菌,請問,哪一個魚缸裡沒有菌?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觀賞魚的心情、體質、投餵和水質管理以及水溫適合。
  • 哪怕在同一魚缸裡,最喜歡的觀賞魚總會最先死掉,原因在哪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一位網友在評論處,如此評論道:我養魚發現了一件怪事,那就是你越喜歡哪條魚,它就越容易死,其實都在一個缸裡養著,餵食換水基本都一樣,總是養到最後,剩下來自己最不喜歡的那幾條,反而怎麼養,它都不會死,讓我們養也不是,不養也不是……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在一個魚缸裡飼養的不同品種,我們越喜歡哪一缸魚,它們患病或者死亡的概率也會越大,這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也很常見
  • 盤點3種常見的魚缸燈,看似簡單的燈,能讓觀賞魚看起來很不簡單
    目前魚缸燈的市場是螢光燈和LED燈的天下,其中螢光燈長期是觀賞魚玩家的首選。從養魚的角度看,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的是「面光源」,而非「點光源」。螢光燈就是比較完美的面光源。色溫數值越高,光色越偏藍,越呈現冷光的效果;色溫數值越低,光色越偏紅,越呈現暖光的效果。結論:螢光燈對於淡水觀賞魚玩家來說,主要是為了提升魚缸的可觀賞性,讓魚缸的逼格上升幾格檔次,說白了,就是給觀賞魚開了「美顏」功能。至於選擇標準,其實是不存在的,只要你喜歡,愛怎麼換,就怎麼換。
  • 觀賞魚長期在魚缸下水處徘徊、聚集,這是很危險的,可能死魚
    第一點原因就是飼養密度過大很多魚友會認為,只要是我的魚缸過濾系統良好,甚至於有供氧設備在那裡運行著,那麼,我的觀賞魚就不會缺氧,即使我飼養的密度稍大點,它們也不會有事,其實這個結論並不完全正確。第二點原因就是,各種疾病也有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大部分源於觀賞魚的鰓部疾病再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觀賞魚的鰓部已經發生了病變,或者在購買之前,它們的魚鰓已經患病。
  • 魚缸是養魚的,為什麼還會長蝸牛,你知道這些蝸牛怎麼來的麼?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更多觀賞魚知識全文約:1500字,閱讀時間為:3分鐘本文由養魚人說魚頭條原創首發,任何個人及機構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魚缸裡面有時候莫名其妙就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蝸牛」,如果不用一些防治措施這些「蝸牛」還會慢慢在魚缸爆發繁殖的越來越多
  • 魚缸裡長蟲子咋辦?魚缸蟲子成因分析及處理方法
    當水中的有機物和營養物質達到了一定程度時,缸壁上就會長一些白白長條蟲子,這種蟲我們一般稱之為「蛋白蟲」。其實,蛋白蟲並不是指一種蟲,蛋白蟲有兩種,一種是蛾蠓幼蟲,另外一種則是白線蟲。白線蟲體長一般在幾毫米至幾釐米之間,沒有一個確定的長度,比較多變,有的會附著在魚缸中的某個角落,但是也有的會隨波逐流,四處飄。但是蛾蠓的幼蟲一般不會超過1毫米,體色偏灰,平時都是附著在某個地方,比如濾材或者缸壁等。這些蟲子在魚缸中真的非常影響觀賞性,一缸好看的魚吸引著人們湊近看,突然瞄到缸壁的蟲子,誰都會忍不住有點噁心。
  • 觀賞魚內寄生蟲問題全攻略,媽媽再也不擔心魚缸魚兒不吃東西了
    春季是各種蟲子各種細菌真菌快速生長的季節,也是很多觀賞魚疾病爆發的時間段。最近不少魚友反應家裡的魚炸鱗,肚子鼓漲不知道怎麼辦,這很可能就是觀賞魚得了內寄生蟲後期的症狀,說實話,內寄生蟲的問題是觀賞魚最難治療的疾病,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對抗觀賞魚內寄生蟲的攻略。內寄生蟲如何危害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