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肚子大怎麼回事?常見原因分析,魚缸內應對方法如下

2020-12-05 養魚說

今天我們還來解答魚友問題,這次魚友的問題大致如下:「你好,我的鸚鵡魚肚子突然變大,是怎麼回事?」肚子變大其實往往都是腸胃的問題了,這些亂七八糟的毛病其實大多數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餵出來的!養魚不要太常餵食,餵多了魚吃太多就容易引起一系列的腸胃疾病。最常見的,會讓肚子變大就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腸炎

腸炎是非常難調理的。往往一些皮外傷是非常好治療的,特別是針對一些皮實好養耐粗樣的觀賞魚,稍微調養幾天,觀賞魚的自愈能力煥發出來,傷口就慢慢癒合了。但是體外傷好治,腸胃病就很難治療,畢竟是在體內。

所謂「病從口入」,腸炎主要原因還是吃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比如沒有殺菌消毒的活體食物,體內存在寄生蟲或者細菌,以及餵了觀賞魚過期的飼料,或者已經死了很久沒有冷凍保存的食物,這些都容易引起觀賞魚。腸炎一般有:細菌性腸炎,內寄生蟲性腸炎,消化不良性腸炎,水質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的症狀主要是發黑,縮鰭,白便,還有腹脹。細菌性腸炎是最容易死魚的,也是最難處理的。但是要在觀賞魚症狀剛剛出現的時候就治療,還是很容易痊癒的。往往用200斤的水放一兩克黃粉,藥浴幾天後觀察腹脹有沒有消失,消失了就可以停止藥浴,如果有爛鰭的現象就放一些「表皮康復液」幫助魚鰭恢復生長。

1、水質差引起的腸炎

水質差引發的腸炎一般會發黑,縮鰭,生殖孔經常拖著糞便。這樣的腸炎一般不用下藥,慢慢調養,改善一下水質就可以治好。

2、消化不良性腸炎

這樣的腸炎會讓魚變得傻傻地,遊動速度變慢,離開魚群,體色發黑,神態呆滯。還會拉出白色糞便。消化不良性腸炎一般用「利口福腸炎治療劑」泡三天,三天後觀察糞便顏色和索食的積極性是否正常,正常就可以換水了。這款藥我之前用過幾次,效果非常不錯。

3、內寄生蟲性腸炎

引起腸炎的寄生蟲全都是躲在魚的體內的。這裡要分小型蟲和大型的蟲,分別用藥。小型蟲的腸炎可以看見實心白便和拖便,可以用「痢特靈」治療,一百升水扔4-5粒進去就好了,藥浴三天,觀賞魚會拍出大量白便,那就是寄生蟲死亡被當成糞便排出,可以停止藥浴。

大型寄生蟲的藥物相對更貴一些。推薦「臺灣大禹」,一百升水1-2克,泡到可以看見蟲體從魚體內排出,然後撈出蟲子,避免被別的魚誤食。

二、炸鱗

炸鱗的症狀就是魚鱗豎起來,看上去非常可怕,還會伴隨張腹現象。把魚拿出來可以摸到觀賞魚的魚鱗很硬,還有一點兒扎手,肚子則是軟軟的,感覺裡面裝滿了液體。魚在炸鱗的時候還會離開魚群趴缸,狀態變差。

可以用黃粉進行治療,藥浴到觀賞魚的腹部變回原來的大小,魚鱗又重新閉上。

炸鱗主要還是預防。比如增加換水頻率,不要讓水變得太老,定期抽出魚缸底部的髒東西。

定期更換清洗過濾棉,定期更換生化濾材,別讓水質變差。

儘量讓溫度一直保持不變,別出現溫差過大的現象,否則也容易炸鱗。

腹水

腹水經常會伴著炸鱗出現。當然也有單行的情況。腹水經常發生於金魚身上,可以看見腹部有一個水泡很大。推薦用英國大白片和甲硝唑這兩種藥物進行治療。腹水主要也是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或者是吃蝦時被劃傷,傷口被感染。腹水也是非常好預防的。

觀賞魚飼料中摻少量的大蒜素,可以殺死體內寄生蟲。吃的東西要經過殺菌消毒。不要吃不新鮮的食物和過期食物。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的鸚鵡魚要當媽了。很多魚在生產前肚子會變大,裡面全部裝滿的小魚或者卵,觀察一下它有沒有經常和某條公魚在一起遊。最後祝你的觀賞魚早點康復!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放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魚缸黃水常見3大原因及其解決辦法,以及利弊分析大全
    魚缸水質變黃是一個困擾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的問題。因為咱們比較喜歡的魚缸,是那種水質狀態清澈透亮,最好是水清魚靚的這種。所以魚缸水質變黃,看起來就感覺不是很舒服。這篇文章《養魚說》就和大家分析一下魚缸水質變黃的幾個原因,以及魚缸水質變黃的利弊。
  • 觀賞魚生病如何治療?分析6種常見的觀賞魚疾病,可以治療
    養魚的密度過大,必然會導致水內的含氧量過低,尤其是晚上含氧量過低的時候,容易出現死魚的情況,同時密度太大也會導致水質變差,水中容易出現很多細菌,容易引發魚的各類疾病。二、過濾不足。過濾,顧名思義是濾除水裡的雜質,其中也包括水中含有的重金屬和有毒物質。過濾分為兩種,一種是物理過濾,就是魚缸中放過濾棉的區域,作用是攔截魚缸水中雜質和糞便。
  • 觀賞魚總是衝撞魚缸玻璃是怎麼回事?
    你家觀賞魚有沒有出現過撞缸的情況?明明好端端的觀賞魚在那一刻瘋狂撞向魚缸,心疼的你站在缸前萬分焦急卻又束手無策。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觀賞魚做出這樣瘋狂的舉動?精神抑鬱還是狂躁爆發?或者是感知到地震波的提前到來?我要不要趕快疏散到安全地帶還是帶著魚缸一起逃跑?
  • 魚缸水質渾濁,白蒙蒙一片怎麼辦?常見原因以及有效處理方法在這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魚缸水質不好,尤其是水忽然變得白蒙蒙的問題。這些問題經常讓一些養魚新手朋友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處理,不知所措。其實魚缸水質忽然變渾濁,它是有原因的,也是一種常見的情況,大家不用過分擔心。
  • 冬季觀賞魚尾巴充血怎麼回事?該如何解決?我把方法告訴你
    冬季觀賞魚尾巴充血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水質波動過大。水質波動過大和長期不換水是有直接的關係的,長期不換水導致裡面的亞硝酸鹽和氨增多,水質也會惡化。水質下降導致魚的體質也會下降。尤其是水中的氨對觀賞魚的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脅。
  • 魚缸水發白,霧蒙蒙,該怎麼應對
    探討養魚方法,分享養魚知識,傳播養魚樂趣,敬請魚友們關注、留言、討論!(一)正常情況下,魚缸的水體應該是清澈透亮無明顯顆粒物的。當我們的魚缸霧蒙蒙,水體發白的時候就要找原因了。找到原因,施以正確的方法,才能解決水體的不正常現象。今天就說說造成水體不正常的原因和每種情況對應的解決辦法。
  • 魚缸水質變渾濁變紅怎麼解決?常見3種原因
    在我們平時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魚缸裡面的水經常出現的狀態是變綠或者是變黃,但是有一種情況比較少見,就是魚缸的水質會變紅色,這種情況大家有沒有遇到呢?這種魚缸水質變紅的情況雖然比較少見,但是還是有的,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幾種常見的讓魚缸水質變紅的原因。第一種情況也是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我們為了一些觀賞魚增紅的飼料。這些增紅的飼料如果餵的太多,魚缸裡的觀賞魚沒有吃完的話,那麼它們在水裡泡久了之後,是會慢慢的把魚缸的水變成紅色。
  • 盤點3種常見的魚缸燈,看似簡單的燈,能讓觀賞魚看起來很不簡單
    研究魚缸燈的本質就是在研究光,研究光的主要途徑就是研究各種常見的光源。對於我們淡水魚缸玩家來說,最常見的光源就是三種:螢光燈、金滷燈和LED燈。接下來,譁仔就分享一下自己掌握的關於魚缸燈的小知識,如有紕漏,還請路過的大神不吝指正。
  • 觀賞魚身上長紅點怎麼辦?魚缸內養魚長紅斑原因分析,常見3原因
    今天我們繼續,這次魚友的問題是:觀賞魚身上長紅點。雖然這位魚友沒有描述一下自己家魚長的紅點是啥樣的,還有自己家的是啥魚,但是我們先大體分析一下觀賞魚身上長紅點的幾大原因。我建議換水一下,抽底,洗濾棉,慢慢調養,給觀賞魚一個安靜的環境,很快就會痊癒,新的魚鱗會長出來,皮外傷會癒合。染色劑殘留很多商販為了能多賣出一些魚,就會「裝飾」一下魚。最常見的手段就是染色。小時候學校門口賣過染色小雞,現在花鳥市場有染色巴西龜,還有染色魚。小雞通常買回去很快就死了,烏龜一般殼先變軟,然後死掉。
  • 觀賞魚內寄生蟲問題全攻略,媽媽再也不擔心魚缸魚兒不吃東西了
    春季是各種蟲子各種細菌真菌快速生長的季節,也是很多觀賞魚疾病爆發的時間段。最近不少魚友反應家裡的魚炸鱗,肚子鼓漲不知道怎麼辦,這很可能就是觀賞魚得了內寄生蟲後期的症狀,說實話,內寄生蟲的問題是觀賞魚最難治療的疾病,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對抗觀賞魚內寄生蟲的攻略。內寄生蟲如何危害觀賞魚?
  • 魚缸過濾器為什麼會吸死觀賞魚,有很多原因!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正常的情況下,所有的觀賞魚都能夠可以輕易的避開魚缸內過濾器的吸附,一般的來講只要是觀賞魚身體強壯,這個問題不應該是大問題,但是也有一些特殊原因可能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一、魚兒太小,過濾器功率太大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多魚友為了魚缸的水質更加的潔淨
  • 魚缸上濾改造最佳方法 魚缸水垢怎麼去除
    魚缸裡面是必須要有過濾器的,這種東西會把水裡面的渾濁和雜物過濾到外面,這樣的話就給魚弄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能健康的成長,那麼,我們要看一下魚缸上濾改造最佳的方法都是什麼,要根據自己喜歡的位置進行改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魚缸水垢怎麼去除的方法有哪些。
  • 不要總問別人觀賞魚怎麼死的,一條觀賞魚死亡,會有上百條原因
    如果詳細說起來,觀賞魚的各種死因,怕是一篇五千字的文章也不夠用,既然有諸多魚友前來詢問,我也比較好事,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我們的觀賞魚都會死於哪些原因?同時,也希望很多的新魚友能夠明白:觀賞魚的死因不是那麼容易揣測和分析的。
  • 巧妙將魚缸造浪泵和增氧泵混搭,在關鍵時刻,可以救你觀賞魚的命
    一周前,一個魚友很著急地來找尋求譁仔的幫助,因為他魚缸裡的魚「上吊」了。所謂「上吊」,是一種常見的觀賞魚病症,具體表現是魚頭向上猛吸水面的水,魚尾朝下,嚴重的時候,魚體呈現出一種有氣無力的樣子。這位魚友養的是錦鯉,他的魚就是這樣的表現。造成這樣的情況,大多是魚鰓出現病變引起的缺氧,早期治起來很容易,晚期很難搞。
  • 為什麼混養魚缸內,總有部分觀賞魚不發色,主要原因在哪裡?
    關於混養魚缸觀賞魚部分不發色的問題,近期有不少魚友在詢問。而魚友們的出發點,永遠是:這條魚是不是有病了,是不是寄生蟲了,是不是腸炎了?這就是個魚性格,我們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在觀賞魚的世界裡絕對適用。壓抑、膽小,備受欺負,自己嚇唬自己,這樣的觀賞魚,永遠不會有好的發色不管是金魚、錦鯉還是熱帶魚,在哪一個魚缸內,都會有缸霸產生的,也可能會有最小的一位弱者,正如我的蝴蝶鯉,有一條總是去欺負其他魚,金魚相對來講,這個打鬥倒是不明顯,但是搶食就可以看出來高低了。
  • 魚缸長期不換水對觀賞魚危害大,魚缸換水正確操作,及換水量多少
    即使你不養魚,也知道魚缸是需要換水的吧。換水的目的其實有很多,方法也不同。我們先來聊聊為什麼要將魚缸的老水抽出,換成新的水。觀賞魚在生長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很多髒東西。一部分髒東西被過濾吸收,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沉澱的,不會被過濾吸收。
  • 魚缸裡的怪事:我的魚缸配了增氧泵,為什麼觀賞魚還是缺氧了?
    很多魚友不知道要搞清楚觀賞魚是如何缺氧的,我們就有必要先搞明白觀賞魚是如何呼吸的。譁仔在上個月寫過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觀賞魚的呼吸類型,比如有的觀賞魚是用魚鰾呼吸的,有的觀賞魚是用腸子呼吸的,有的是用迷鰓系統呼吸的,有的是用口咽腔呼吸的,甚至有的觀賞魚是用肺部來呼吸的。不過,最最常見的魚類呼吸方式仍然是「魚鰓呼吸」。
  • 四大原因,註定了飼養孔雀魚容易出現問題
    不過,凡是喜歡弱鹼性水質的觀賞魚,大多數都不喜歡新水刺激,這一點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各種喜歡弱鹼性水質的其他觀賞魚,因此來說,不困水飼養孔雀魚,這就是第一難題。再者就是平時購買以後的過溫過水,一定要仔細,不要以為就是便宜點的孔雀魚,我們就可以不把它們當回事了,這是很多魚友的看法。
  • 哪怕在同一魚缸裡,最喜歡的觀賞魚總會最先死掉,原因在哪裡?
    一位網友在評論處,如此評論道:我養魚發現了一件怪事,那就是你越喜歡哪條魚,它就越容易死,其實都在一個缸裡養著,餵食換水基本都一樣,總是養到最後,剩下來自己最不喜歡的那幾條,反而怎麼養,它都不會死,讓我們養也不是,不養也不是……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在一個魚缸裡飼養的不同品種,我們越喜歡哪一缸魚,它們患病或者死亡的概率也會越大,這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也很常見
  • 看到魚兒攝食很高興,但也要根據魚缸大小來壓制觀賞魚的成長
    不過,最近有很多的在一年前開始飼養觀賞魚的魚友,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因為家裡的魚缸只有一個,無法再去購置新魚缸,而魚缸中已經飼養了一年多的觀賞魚,卻開始陸續出現患病甚至於死亡,原因竟然是因為,自己的觀賞魚個體長得太大了,魚缸裡根本裝不下,它們的密度也在緩慢的增加,最後導致魚缸的水質無法調理,自己辛辛苦苦飼養了一年多的觀賞魚開始不斷地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