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著名的科幻電影《第五元素》,在電影裡面,主角駕駛的那輛計程車可以懸浮在任意的高度,雖然說這只是在電影中虛構的東西,但是卻是反重力裝置最為直觀的體現,並且通過電影的場景可以發現,裡面的很多東西都出現了反重力裝置的設計,並且在電影裡面,人類的生活形式等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雖然只是電影情節,但是或許將來人類實現了反重力裝置的發明,那麼人類生活的格局必將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雖然在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科學認識的層面上,很多人都認為反重力是無法實現的,但是誰又知道將來會走向什麼方向呢,或許將來就會出現反重力裝置,最終人類生活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本文將詳細的為大家介紹反重力的相關知識,並且介紹人類在反重力研究上所作出的探索。
人類關於反重力的預言以及未來幻想
反重力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的預言,在廣義相對論中,有關於引力波(這裡的引力波和宇宙中黑洞所產生引力波概念是不同的)和反引力的預言,當時的研究的重點是放在引力波的研究上,但是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發展,對引力波的研究方興未艾,反引力或稱反重力研究又提上了日程,這項研究可能獲得的成果或許將徹底實現人類實現恆星際航行的夢想,科學家值得為這項研究投入畢生的精力和才華。中國科學家在這方面已經做了有價值的實驗和研究。
自從英國科幻小說作者威爾斯描述了「反重力」後,反重力已經成為人類一個多世紀的夢想。如果反重力是確實存在的,它必將改變整個世界。汽車、火車、輪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統,都能通過從引力場中獲取的能量驅動。這一定會改變世界科學界和航空航天界禁忌的反重力研究,有消息說世界上最大的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正在探索一些新概念,這些新概念可能在將來某一天徹底改變一個世紀以來的推進技術。
人類對反重力研究的現狀
1992年4月,已故的英國索爾福德大學教授、當時擔任英國航天防禦系統戰略項目負責人的布賴恩•揚在倫敦機械工程師學會發表演講,他在演講中解釋了為什麼進行反重力研究與航空航天業乃至世界都有關。並且介紹了俄羅斯的科學家波德克列特諾夫的論文,論文中提到了關於反重力的研究,他描述了被置於高速旋轉的超導體上面的一個物體如何失去將近2%的重量。這篇論文洩漏給了一家報紙。一來因為它涉及禁忌的「反重力」概念,二來因為它在主流物理界掀起了軒然大波,波德克列特諾夫被學校開除了。但這位俄羅斯人的研究吸引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注意,該局早已同亨茨維爾阿拉巴馬大學的一位研究員有聯繫,這位研究員宣稱她能製造出一種類重力場,能夠利用高速旋轉超導體排斥或吸引物體。
由於這篇文論被得到了重視,因此關於反重力的研究被提上了「議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位於阿拉巴馬州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馬歇爾航天中心在重複波德克列特諾夫的實驗時失敗了。但是,該中心承認,不知道這位俄羅斯人製作超導盤的獨特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盲目地進行研究。
上面提到的是關於國外對於反重力的研究,而在我國目前來看,我國反重力技術起步於1978年,已有30餘年的歷史,現已取得了很有希望的進展,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主要有離心力轉換型、Fag型和虛化再顯型幾種。其中離心力轉換型在1978年就有長春揚忠秀老前輩的初探論文出現;1982年出現了李瑞金的初始試驗模型。
反重力的研究和探索是向傳統科學的挑戰,是艱苦曲折的,同時也是在有前途和誘人的,有志者定不畏犧牲,前赴後繼。遼寧營口聽姚承先生早年就提出了《重力的本質是電場力》的理論觀點,在此理論體系中,對反重力產生的原理,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並於2002年8月申請了智慧財產權保護。李瑞金同志見到一平面倒相的離心型核心總成後,稱其為異曲同工。而當見到含行星結構的反重力裝置時,認為其領先性已無可爭議,為我民族自豪。
反重力研究最大的「突破」——飄升機
為何要在突破上加上那樣的符號呢,因為這種突破和理論上認為的反重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飄升機是一種離子推進的飛行器,也是電流體動力學的設計模型。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有關飄升機的實驗已經越來越普及,而飄升機本身的結構也越來越複雜,由最簡單普及的三角形發展到多格三角形、六邊形、圓柱形、傘型以及多層結構等,其尺寸也越來越大,日本出現了直徑達五米的飄升機。而最大的飄升機提升重量達到了一磅。
在新聞媒體的要求下,NASA進行了一次真空飄升機實驗,但飄升機在真空中沒能飛起來。NASA的科學家不認為飄升機能在真空中飛起來,也不認為這有什麼新的物理奧秘,但他們仍然認為這種技術是值得研究的,因為這種推進器比現有的飛行動力系統有諸多優點,它們不需要操控部件,不需要搭載燃料,可以遠程接受其所需的能量。NASA希望用它作為空間飛行的推動力,並設想不久的將來在火星探測中利用這種裝置。
完全的反重力裝置出現之後人類將會如何生活
雖然說現在人類對於反重力的研究還不是很成功,甚至於反重力裝置能否成功開發都不可而知,甚至連這種理論能否實現還不知道,但是科學的探索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以及冒險精神的,有的人說,科學是來源自假設,而假設更多體現在電視電影中,因此,我們自身也可以對反重力裝置進行假設,如果反重力裝置能夠成功開發出來的話,對於人類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作用呢,人類生活的格局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呢,下面我們來進行盤點以及設想一下。
反重力裝置的出現將改變人類交通的設置
其實這一點在電影《第五元素》中就有表明,在電影《第五元素》中,主角是一個計程車司機,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帶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能夠自由的出行,試想一下,如果反重力裝置成功的開發出來之後,人們的交通運行將不會簡單的運行在路面上,天空中也會成為所有的交通線路,因為天空已經不單單是飛機獨有的「路線」了,人們已經能夠駕駛自己的汽車穿梭在空中,完全擺脫堵車帶來的煩惱,因為天空無限大,有無數條路線能夠讓你選擇,因而距離的概念將會被弱化。
反重力裝置的出現使人們任何的體力工作都不需要機械的協助
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那些工人朋友來說,搭建工地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搬運,並且還需要其他的機械設備進行輔助才能夠做到,但是如果反重力裝置能夠成功的開發,那麼藉助反重力裝置,可以實現快速的物品運輸安裝等,極大的加快工作的效率。
反重力裝置的出現可以使人們可以自由的去太空旅行
我們知道,現在人們想去太空看一下幾乎太難了,只有那些太空人才有資格以及能力遨遊太空,並且這需要整個國家的經濟支持才能夠實現,因為人們要遨遊太空存在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那就是地球的萬有引力,人們需要足夠的推動力才能夠擺脫這個引力,但是如果反重力裝置出現了,那麼這一切都將不會是問題,只要使用反重力裝置,人們就可以很輕鬆的去到太空中,並且自由的穿梭。
反重力裝置將能夠極快的加速探索宇宙
我們知道人們發射出去的探索飛船,在太空中需要不斷的擺脫星球的引力作用,以達到正確的飛行軌跡的目的,但是如何這個裝置能夠完全擺脫引力的作用,那麼太空旅行將會變得非常快,在利用引力的同時還能夠避免引力造成的危害。
上面列舉的只是反重力裝置在某些方面的可能性的應用,試想一下,在若干年之後,人類真的能夠開發出反重力裝置,那麼人們生活的格局必將會徹底的改變,人們也能夠完全脫離地球的束縛,加快探索人類下一個星球的步伐。
更多時光趣事請微信關注時光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