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伊戈爾·維特科夫斯基|引力的動態理論|尼古拉·特斯拉...

2020-11-22 騰訊網

重力是宇宙四大基本自然力之一,它與電磁力、強弱力一起存在。但如果我們能改變它呢?

地心引力使我們能站在地面上,使我們繞著太陽轉,並使太陽系能在銀河系中運動。但儘管我們把引力稱為一種「力」,但它實際上比其它的「力」更複雜。正如愛因斯坦在他的廣義相對論中,所闡述的那樣,引力實際上是質量彎曲時空的結果。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

「反重力」是抵消重力影響的一種假設手段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反重力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的。但這並沒有阻止很多人想辦法創造它。事實上,已經有幾位發明家聲稱已經這樣做了。

引力的動態理論 ——尼古拉特斯拉

20世紀20年代,美國發明家湯森德布朗(thomas townsend brown),發明了一種他聲稱可以控制重力的電子裝置。這些技術後來被歸為靜電力引起的氣流變化,來漂浮物體。在90年代,俄羅斯研究員尤金·波德克列諾夫(eugene podkletnov)聲稱,旋轉的超導體可以減少引力效應。但他的實驗從未成功複製過。

唯一可能靠譜或者成功的,就是尼古拉·特斯拉還擁有一項《引力的動態理論》技術,據稱是一種類似飛碟的裝置,並且申請了專利,這種裝置更像直升機而不是宇宙飛船的裝置,有傳言說德國納粹曾經使用過這種裝置,但是這種裝置飛行的距離並不高,最後這項技術消失在美國人手中,所以民間有傳言說,美國其實早就有研究反重力飛行器的能力。閱讀過機密文件的波蘭記者伊戈爾·維特科夫斯基(igor witkowski),透露說,這臺設備類似於一個鍾,有兩個裝有液態金屬的反向旋轉圓筒。激活後,附近的動植物全部死亡。但維特科夫斯基指出,該結構是一個從未完工的冷卻塔的一部分,完整部分並沒有涉及出來。

引力屏蔽理論,這個理論最早在出現科幻小說中

1902年出版的H.G.Wells的小說《月球上的第一個人》介紹了一種材料「Cavorite」,這種材料能夠像物體產生陰影一樣,產生一個否定重力的盾牌,這個盾牌可以屏蔽引力,從而達到反重力效果,這在當時的科學界,是被認為如此可笑,甚至連「科幻之父」儒勒·凡爾納也對此抱怨不已。

反重力理論中,一個更為基礎的理論,涉及反物質。反物質是由反粒子組成的,反粒子的物理電荷,與其在正常物質中的等價物相反。它們不是有正質子和負電子,而是有負質子和正電子,兩者中的中子都保持中性。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成功地製造了反氫,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也製造了反氫。

然而,反物質與引力的關係究竟是如何?科學家們用來捕獲反粒子的磁場非常強,以至於無法觀察到引力效應,也就是說,它們是落下的,仍然還是落下的。如果反物質掉下來,那就是反重力被發現了。然而,雖然我們還不能確定,但初步的實驗預測,反物質很可能會像正常物質一樣,墜落。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完全屬於科學和研究領域,但有關反重力技術的陰謀論比比皆是

有很多人認為美國空軍、美國海軍和美國宇航局可能獲得了秘密的反重力技術,並將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歸咎於這些所謂的裝置。

不過,這並不全是科幻小說。在2017年,美國高級航空威脅,與識別計劃的文件公之於眾,揭示了對替代推進裝置的研究——包括反重力技術。美國宇航局20世紀和21世紀以來,一直在研究反重力推進技術。

這為長期以來,被認為屬於外星來客的不明飛行物,其實是美國的傑作,提供了佐證。當然,如果這項技術真的存在,美國宇航局可能會將其用於太空任務。

不過,如果反重力能夠被創造出來,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反重力技術的發明,將徹底改變太空旅行。如果我們能阻止重力對太空梭的影響,太空梭就不需要那麼多的燃料離開大氣層了。

反重力技術,可能導致「曲速傳動」的發明,可以創造時空隧道

其技術手段,就是通過創造空間擴張,和收縮的對立區域,我製造出一種太空船可以乘坐的「波浪」,利用這種「時空波浪」可以更加快速的進行空間跳躍。但問題是,使用這種方法很難控制船的速度和目的地,它很可能會打破一些其他的物理定律。

不過,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反重力不僅會讓我們更容易到達其他行星,並且殖民這些星系。我們將不再擔心行星的引力太強,而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將有辦法在金星大氣層的上層,建造漂浮的城市。

也許有一些反重力的應用更接近地球,比如時間隧道,可以實現時空旅行,如果有了反重力技術,這兩件事最終都將成為可能。通過阻擋或抵消重力,我們可以舉起任何規模的物體,我們甚至不需要飛行的汽車,因為我們可以得到飛行靴,飛行的力量可能來自於一個手機這麼大的小裝置。

有了先進的反重力技術,磁懸浮列車可以變得普遍,甚至是沒有任何軌道的飛行列車。這將是一項規模空前的科學突破,使人類有能力徵服銀河系,和更大的星系,所有這些技術,都是為了人類的利益。如果反重力存在,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你怎麼認為?我們遺漏了什麼嗎?請在評論中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人類如果掌握了反重力技術,世界將會怎樣?
    引力的動態理論 ——尼古拉特斯拉20世紀20年代,美國發明家湯森德布朗(thomas townsend brown),發明了一種他聲稱可以控制重力的電子裝置。這些技術後來被歸為靜電力引起的氣流變化,來漂浮物體。
  • 尼古拉·特斯拉的《引力的動態理論》直接說愛因斯坦理論是錯誤的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有著美國國籍和塞爾維亞血統。他是交流電的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氣工程師。馬斯克的能源公司被命名為「特斯拉汽車公司」,就是為了紀念他。其實今天要講的是關於他的引力理論,在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以來,在光線彎折和水星進動點的觀測實驗取得了較大的勝利,基本宣告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正確的、是自洽的。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愛因斯坦建立了新的時空觀,建立了可與光速相比擬的高速運動物體的規律,創立相對論。
  • 《引力動態理論》— 尼古拉特斯拉 (轉載)
    風車宇宙——尼古拉特斯拉《引力動態理論》思考原子的結構原子核、電子,耳熟能詳。太陽繫結構太陽、九大行星。
  • 《引力的動態理論》只有旋轉概念,卻沒有速度,速度的參數必須被銷毀,不存在速度.每一個引力的誕生都會歸附到旋轉之上,成為重力場
    尼古拉·特斯拉在這裡的期間完成了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曠世巨作《引力的動態理論》(The Dynamic Theory of Gravity),事實上這是一部《大統一場的實踐方式》,它不是時至今日的理論派仍在高唱「大統一場理論」的空談。
  • 重力是什麼?反重力又是什麼
    牛頓理論說:「引力,物體之間由於質量而產生的吸引力。」重力遵循一個「平方反比定律」—在兩倍於給定距離的情況下,引力的強度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 愛因斯坦引力(相對論)行星繞太陽的軌道(如在三維空間中觀察到的行星繞太陽的軌道(如在三維空間中觀察到的那樣)源於其在修正時空中的修正空間中的自然軌道;不需要時間力;不需要來自太陽的重力作用在地球上。
  • 被稱為「神」的男人,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7月10日- 1943年1月7日) 根據傳說,特斯拉是在一場暴風雨的午夜出生在位於的奧地利帝國(現今克羅埃西亞地區)的塞爾維亞家庭裡。 特斯拉在他的自傳裡敘述了他所經歷的靈感的每一個細節。
  • 特斯拉:反重力技術的終極形態?
    其次,特斯拉的《重力的動態理論》就是闡述脫離引力的方法,也許事實就是特斯拉真的掌握了這項技術,並寫下偉大的動態理論,他估計也清楚這項技術不能一家獨大,所以早年的時候他頻繁的與美、德、蘇接觸。總結, 這套理論的知識就是闡述幽浮飛行器的動力原理,可惜現在依然沒被公布,試想UFO不需要直升機那樣的升力,也不需要螺旋槳,它能隨意飛行,隨意改變方向,我們聯想下以前的UFO會不會就是根據特斯拉《重力的動態理論》指導研究的飛行器?
  • 對於反重力,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阻斷重力,或是產生反重力
    重力似乎對人們的作用並不大,人們即使傾斜走路也不會摔倒。同時兩個人站在屋內,你會發現相互呈現奇怪的傾角。在這些神奇現象的吸引下,很多遊客都慕名而來體驗「失重」的感覺。這裡是個典型的引力異常點。對於反重力,科學家們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試圖阻斷重力,或是產生反重力。歷史上不斷有人研究反重力裝置,但均已失敗告終。
  • 一文看懂:重力、引力、引力子、弦理論、圈量子引力論之間的關係
    重力&引力說到重力,其實就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的一種根據狹義相對論所證明的,沒有什麼信號或者能量的傳遞速度能夠超過光速,如果太陽突然爆炸,地球最快也要在八分鐘以後才能得知真相,引力的傳播絕對不能逾越光速這個極限,如果引力真的可以超距作用的話,那麼就可以靠有規律的改變質量的大小來向遠方傳遞信息,這就跟摩爾斯電碼一樣,這顯然違反了狹義相對論的理論。
  • 一文看懂:重力、引力、引力子、弦理論、圈量子引力論之間的關係
    重力&引力說到重力,其實就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的一種,而牛頓對萬有引力的解釋是,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有一根看不見的線,那這個解釋顯然是不能讓人滿意的,所以呢物理學家就花了數百年的時間,都一直在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遺憾地告訴大家,目前的科學家還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來解釋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無數的科學家都把這個問題視為目前物理學界的終極問題
  • 反重力技術有多牛?特斯拉為何痴迷於它?人類能否實現能源自由?
    我們都知道尼古拉·特斯拉是一個遙遙領先於科技時代的人,他曾經丟失了一篇非常重要的論文《反重力技術》(antigravity technology),在這篇論文中尼古拉·特斯拉曾給出過這樣的解釋,地球就像是一個帶電的金屬球在空間中不斷地移動,因此它產生了一種巨大的並且快速變化的靜電力
  • 天才發明家尼古拉 特斯拉申請過返重力引擎的專利!這是他的設計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位有史以來最有創造力和神秘的人了!如果不是他的發明與研究,我們現今的科技可能會很糟。
  • 引力量子—邁向「大一統理論」的關鍵一步
    宇宙中所有的基本力都遵循量子力學定律,只有一個例外:引力。找到一種將引力納入量子力學的方法,將使科學家們向「萬物理論」邁進一大步。「萬物理論」可以從基本原理出發,全面解釋宇宙的運行。在探索引力是否是量子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是檢測長期假設的基本引力粒子——引力子。
  • 反重力現象存在麼?反物質是不是沒有引力?有
    反引力是科學虛構的一個虛假概念,特別是在太空梭推進的背景下提出的,而在幾年前,科學家將五維空間時代的引力和電磁學統一起來,並增加到高維空間時代在牛頓的宇宙的平等中。在20世紀,牛頓的模型被廣義相對論所取代,是時空幾何的興起。在相對論下,反重力是不可能的。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注意力從控制重力上轉移到更好地理解重力上。
  • 一圖看懂重力與引力的聯繫與區別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觀測和演算,牛頓發現太陽的引力與它巨大的質量密切相關。牛頓進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規律:凡物體都有吸引力;質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間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這就是經典力學中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什麼是重力?
  • 反重力飛行器如何反重力?配備離子體循環結構,抵消89%地球引力
    在二戰時期,德國利用愛因斯坦的撓場理論,研發出了一種百噸重的「納粹鍾」。該鐘高約4-5米,寬3-4米,內部設有兩個持相反方向高速旋轉的圓筒,裡面裝滿了呈暗紅色的低溫貢。在該鐘周圍一定距離的範圍內,引力場會受到強烈的幹擾從而使重力失效。「納粹鍾」是最早的一種反重力設備,為以後美國TR-3B反重力飛行器的問世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借鑑。
  • 反重力飛船可以造出來嗎?動動腦,一起來理論下
    地球會對地面上的人類產生引力作用,而月球也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這兩種引力作用產生的效果,前者是人類被牢牢地「粘」在地面上,後者是月球圍繞地球旋轉。離心力是垂直於地球自轉軸,方向向外的,因此在赤道上,離心力和重力位於同一條直線上,此時產生的合力即重力最小。在地級,例如北極,離心力為0,此時重力完全等於引力。
  • 反重力飛行器如何反重力?配備離子體循環結構,可抵消89%地球引力
    在二戰時期,德國利用愛因斯坦的撓場理論,研發出了一種百噸重的「納粹鍾」。該鐘高約4-5米,寬3-4米,內部設有兩個持相反方向高速旋轉的圓筒,裡面裝滿了呈暗紅色的低溫貢。在該鐘周圍一定距離的範圍內,引力場會受到強烈的幹擾從而使重力失效。
  • 尼古拉·特斯拉的生平事跡,真是神一樣的經歷(下)
    1936年特斯拉完成了了《引力的動態理論》。1937年,特斯拉獲得南斯拉夫 最高榮譽——白鷹大獎章,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白獅大獎章和布拉格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9月,萬噸商船」尼古拉·特斯拉「號自由輪下水。1957年,特斯拉的骨灰被運回家鄉貝爾格勒。1960年,慕尼黑國際電工委員會確定「特斯拉」為磁感應強度的國際科學單位。1975年,特斯拉被正式引入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