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講了如何從產品出發來挖掘項目,如何推廣,如何進行盈利。下面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把項目做大做好,還需要注意的一些。
大概分六個部分。
第一個叫碎片拼圖,
我經常跟大家講,做項目要專一,如果你10年只做一個項目,你一定會取得比別人更高的成就。
既然要專注,前面我為什麼還要講那麼多挖掘項目的方法?畢竟長時間專注去做一個項目只是理想的狀態。
當我們在真實的操盤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誰都想做一個項目就賺錢,能一直越做越大,但是現實往往是不盡如人意的,很多時候我們為了堅持下去,不得不向現實妥協,去做一些我們不喜歡不願意做,甚至是很討厭的項目。
因為我們要活下去,要先養活自己。
某某優品的老大,很厲害的一個人物,他是從美國回來創業的。剛開始也不賺錢,公司快維持不住的時候,他沒有放棄,他做了什麼呢?他做起了淘寶客,你想想啊,那麼大的公司,那麼牛的一個人物,他去做淘寶客,他為了什麼?
就是想先賺點錢,挺過最艱難的時期。因為他之前有過在人人網上推廣的經驗,人人網那時還是挺火的,於是他在人人網上面進行一個推廣引流,用淘寶客來變現。
在他做淘寶客的這個過程中,他就總結出了賣得最好的那些化妝品的種類。那時候,團購網站特別火,他就慢慢找到了一個化妝品團購的模式,最後才把公司給做起來了。
有一個故事,話說有一位將軍,他在打仗的時候一直抱怨兵員,補充不足,彈藥也不足,油料也不足,還有什麼食品,都一直在緊缺的情況下來打仗。
突然有一天所有的東西都完備了,都足了。但是戰爭也結束了。我們的目標就是為了做好一個項目,但是出於活下去的需要,或者是多學習經驗的目的,很多時候不得不做一些過度的項目。
當我們的經驗、資源能力都達到一定的層級以後,才能找到真正適合我們自己的項目。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從每個項目中去汲取營養,就像是尋找一個一個拼圖的碎片,最終用這些碎片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大象。
如果心裏面沒有很多項目儲備的話,即使以後有好項目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肯定也是沒有辦法看到。
比如同樣的一個產品,我們之前講過如何去找產品,找到一個產品以後,就發現它在淘寶、鹹魚,快手、抖音,還有微博公眾號上,都能找到一點點別人推廣這個產品的線索,從每個不同的線索中我們都可以去吸收。
就像是尋找一個一個的碎片拼圖一樣,最終用這些碎片拼出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項目,做項目微創新就行了,越大的創新失敗率越高。
在新手階段,我們就是要做加法。讓自己多去經歷,多去觀察,不斷的反思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要認清自己的內心,等到自己成為老手再開始做減法,砍掉各種分散我們精力的項目,去聚焦一個點,讓自己剩下儘可能最簡單的一個賺錢模式。
越少越好,越簡單越好,越聚焦越好。這就是我們最終要追求的一個目標。
賺錢本質上是一種交換行為。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想如何發財,但很少想過用什麼東西去交換。而獲得財富的基礎就是交換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我們都必須要付出代價。想著不付出就獲得一些東西,這樣的人在整個人生中就會經常性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忙忙碌碌一輩子,最終還是窮人。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必須認真想明白的一個人生問題。你想要很多的錢,你拿什麼去換?
我們可以先做一個假設,假設你現在生活在遠古時代,那時候還沒有錢幣,大家都是以物換物,你是一個鞋匠,但是你不會種糧食,你覺得你自己會餓死嗎?
肯定不會的,因為你可以用你做好的鞋去換別人種好的糧食。你做一雙鞋夠自己穿,剩下的時間你繼續去做鞋,用做好的鞋,跟那些只會種糧食卻不會做鞋的人去交換糧食。如果你能做出很多雙又結實又好看的鞋,你就可以換很多很多的糧食。不光能換糧食,還能換其他你需要的那些東西。
正常來說,你做的鞋越好,價值就越高,能換到的東西也就越多。如果你既要做鞋,又要養豬、又要打魚、又要種地,可能你最後一件事都做不好,最後什麼收穫都沒有。
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
你不需要會種糧食,照樣可以吃到糧食,你也不需要會養豬,但是你照樣可以吃到豬肉。你不需要什麼都會,只要你專注的把你最擅長的做好,你就可以換來其他你需要的東西。
再後來,就出現了錢幣,我們現在用的錢就是一張紙,為什麼你要那麼愛他?
因為它能換來你想要的東西,你用自己工作換來錢,再用錢去換其他的東西。
錢其實就是一個衡量你工作價值的一個度量的工具,你通過工作創造出來的東西價值越高,你得到的錢就越多。錢多了,你拿錢就去能換更多的東西。
本質上我們還是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換別人的勞動成果,只不過多了錢這個比較方便的度量工具而已。
錢被發明之後,很多人就忘記了,想得到什麼東西,本質上得需要自己用東西來換的這個根本的規律。
大部分人都只是想我要賺很多錢,卻不去想我能拿什麼去換。有了錢這個度量工具,我們可以非常容易得到各種我們喜歡的東西,跟遠古時代那個做鞋的人是一樣的。
假如你會做鞋,你只需要把鞋做好,鞋賣出去,換成錢,錢會幫你換來你需要的其他的東西。
一直到今天也是一樣,你必須有一件你擅長的事,不用多一件就夠了。我們不需要什麼都會,只需要把自己會的那件事做好,做優秀,什麼都能換來的。
回到我們做項目這個主題上,我們通過慢慢積累學習,最終確定的賺錢方法,就是要選一個自己最喜歡、最擅長最能賺錢的事情,把它做好、做深,做到有足夠的競爭力,用這件事上的成就來換取我們想要的財富和其他的所有東西。
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深,最需要的是什麼?
是天賦嗎?
是機會嗎?
其實都不是,對於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把一件事做熟練,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是熟能生巧,你把時間用在哪裡,哪裡就會變強。
你如果天天打遊戲,遊戲就會比一般人打得好;
你天天跑步,幾年後你一定比大部分人跑得都快;
你做幾年電商,你就會對電商行業有更深的了解。
所以用好自己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那就只能等著別人來收割你的時間,別人利用你的時間去賺錢,把賺到的大部分錢留下來,只分給你一點點。
包括現在網上的各種遊戲,各種直播小視頻,就是直接收割你的時間。你把時間用在他們身上,他們賺錢了,而你呢?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一定要好好的思考一個問題,以後你要把時間用在哪?
是用在幫自己賺錢還是被別人收割,幫別人賺錢。
再來講一下平臺紅利,這些年人們普遍都有一個共識,想讓自己的財富升值,最好的方法不是做生意,而是買房。
為什麼要買房?
因為房子升值穩定,有房子以後才可以參與到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
什麼叫財富的二次分配,就是說在一個穩步上升的社會中物價肯定是越來越高的,房價也會越來越高。如果你有房子,你的資產就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一起變高,等於是社會在給你分配財富。
如果你沒有房子,就失去了社會給你這個二次分配財富的機會。
就像在大城市買房子一樣,越早買越好。十年前那些用100萬買房的人,現在他的房子已經升值到500萬了。
而那些十年前沒有買房,拿著100萬觀望的人,現在再想買房,可是房價已經翻了好幾倍,買不起了,他的100萬還是100萬,但是那些買了房的人,100萬已經變成500萬了。
房子的升值就像是一種社會福利,只有你買了房子才能參與這個項目,你才有資格獲得這個福利的資格。
而那些不買房把錢攢起來的人,他的錢其實就是不斷的在被別人分走了。
十年前你的1萬元現金能買1萬個包子,後來物價漲了,你這1萬塊錢只能買5000個包子,也就是說你的錢被無形的分走了一半。
在網上也有這種財富二次分配的現象,有一些平臺,它的價值就像當年深圳的房價一樣,一路飆升。如果你追尋這些平臺去做項目,你就能比在其他平臺上做項目的人多分到一份紅利。
比如最早做電商的一批人,第一批做微商,做公眾號的人,還有微博剛火的時候做微博的那些人,一直到後期的小視頻,還有直播這個領域,這些平臺都有人在剛剛開始的那個階段,用各種方法把粉絲先做上去。那時候做粉絲都是比較簡單的,因為它規則很少,限制很少。
你有了粉絲以後,先把這個位置佔住,等到平臺火起來就可以坐等粉絲的升值。
比如公眾號剛興起的時候,粉絲很好做,你如果在公眾號上搞了十萬粉絲,一開始這十萬粉絲並沒什麼價值,可能連3000塊錢都沒人沒有人買。
後來隨著公眾號越來越火,你這10萬個粉絲的價值也變得越來越值錢,變成3萬塊都有人搶著買。
多出來的這部分錢並不是因為你更努力了,而是因為平臺價值提升了。
這就是平臺紅利。
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要儘可能的去蹭這些平臺的紅利,流行什麼我們不要排斥,要迎頭趕上。
比如直播帶貨,全網都在賺錢,你進去大概率也是能賺到錢,而且比做其他行業賺的要多。
總結一下,就是要多做新興的並且有潛力的項目。
什麼叫有潛力?
就是這個東西大家現在都在談論,平臺的用戶數量越來越多,這樣的平臺就是有潛力的。
我們再來說一下經常會出現的問題。
在做推廣的時候,我們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犯很多的錯誤。
比如帳號被封,買帳號被騙,或者花出去的錢做廣告沒有效果。
這時候不要慌,不要一犯錯就想到放棄,這些都很正常。試錯是賺錢路上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犯錯了沒關係,我們就是要不斷的嘗試各種解決方案,直到把問題解決掉。
沒有人天生就是賺錢高手,我們看到的那些所謂的高手,只是他們遇到的錯誤足夠多了,然後他們積極的解決,這樣後面遇到類似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外界的人就以為他怎麼那麼聰明,什麼問題都難不倒他,其實就是他做的時間久了,各種錯誤都犯過,各種問題都遇到過,通過不斷的犯錯,不斷解決問題來,使自己的技術提高到一個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我們做一件事靠想是不可能把所有問題都想出來了,很多問題你不去做,它就不會出現,你也發現不了,連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用談解決了。
所以不要怕出問題,更不要迴避問題,只有什麼都不做的人才不會犯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優化我們的項目,讓項目越來越好的過程。
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故意去犯錯,犯錯本身它並沒有什麼意義。一個道理,有的人三歲經過一件事就懂了。有的人活到老,沒有經歷過他他也不懂。
重要的不是說你做過什麼錯事,而是在發現自己錯了以後,對自己能起到什麼作用。
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很多人怕犯錯,本質上是怕花錢,比如做廣告,怕這個錢花出去沒有回報,怕賠錢。
還有一種類似的情況,就是在用一些推廣的工具、軟體,它可能是需要付費或者要購買VIP才能使用一些高級的功能。
這時候要捨得,該花的錢一定要花,這並不是什麼門檻。如果你認準了一個方向,想為之努力的話,一些基本的付出儘量不要太放在心上。
做網際網路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叫做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因為免費的是需要你付出其他方面的代價了,比如會浪費時間,或者免費的軟體不穩定啊,容易丟失數據等等。
相反如果你選擇用付費的方式做事情,一下子就把很多人甩在了後面。所以可以多去做一些有門檻的事兒。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你過濾掉很多的對手。
我們再來講一下團隊操作如何把項目做大。
我覺得分兩個階段。
前期靠自己用夠狠的執行力把一條賺錢的路走通,做到極致,後期就要靠培養團隊,用獎勵機制來激勵團隊,實現規模經濟。
這個社會非常缺乏對自己工作極度認真的人,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只要你認真的去做事,很快就可以出類拔萃,你的掙錢的機會就會增加很多。因為認真做事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項目前期一定要逼自己一把,拿出自己最狠的一面,這種非常狠的執行力,就是把項目做好的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就不能靠自己一個人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第二個階段,必須要組建團隊。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經典的問題,如何而獲得更多的財富。
答案是要創造分工的機會。
對我們現在來說就是組建工作室,公司或者直接點說就是網絡包工頭,僱傭腦力勞動或者體力勞動的人,讓他們幹活,創造價值,然後把他們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作為工資分給他們。
大量的剩餘價值最終都歸我們所用。
不管是網際網路上的項目,還是現實中的生意,其實你想要賺大錢,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領導一群人一起幹活。
這就是組建團隊。
就好比你開一家飯店,你想做大就不能自己炒菜,必須僱廚師,你開更多的店,僱更多的廚師。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項目的初期,一定要自己去腳踏實地的幹出來,把自己定位成一線的踐行者。
整個項目的流程一定要自己先跑的通,測試出單,一個人工作的極限是什麼,然後才是考慮做團隊,做大規模。
當你在一個項目中沒有深厚的積累,遇到的問題,犯過的錯誤,都非常有限,這時候你直接僱人去幹,多半都會失敗。
因為你想出來的所謂的模式可能千瘡百孔,不堪一擊。所以初期一定要先腳踏實地的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極致,然後這個時候靠單打單打獨鬥的邊際效益就在下降了,所以要考慮如何放大模式設計的重要性就出來了。
你不僅要有帶著大家一起做項目的心,還要有給大家分錢的格局。
錢不能自己一個人都賺了,還要給別人賺一部分,分一個比例出去。這個比例是多少,要看具體的人。
他的能力,以及不可替代性。
你的模式再好也需要有配套的激勵獎勵機制。
面對人性,任何的激勵都不為過。
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優勢去賺錢,通常你的優勢就是那些你自己認為簡單,而別人覺得你很牛,甚至有點不可思議的事情。
通常情況下,我們並不覺得自己的優勢有什麼了不起,反而認為我們做的這些事兒都是不值一提的。
很多人都沒有正確看待自己的優勢,不僅沒有充分的去利用自己的優勢還總是在糾結自己的短處劣勢。
從現在起忘記自己的劣勢,我們要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怎麼發現自己的優勢呢?
有一個簡單的辦法,你可以問問自己做什麼事,完全不需要堅持就能做很久。
這件事就是你的優勢了。
堅持這個詞其實挺有意思的。
什麼時候需要堅持?
就是做自己不想幹的事的時候才需要堅持。
一件事如果需要堅持才能完成的話,通常情況下,這件事你做不好,也難以獲得成功。
所以要多去做你不需要堅持就能做好的事。
在你迷茫的時候,多想想自己的優勢是什麼,然後再想想怎麼用自己的優勢幫自己創造價值。
這才是更長久的事情。
很多時候做那種別人覺得是一份特別枯燥的工作,而你覺得就像玩兒一樣的東西,這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了。
記住,有短板沒有關係,只要你的長處足夠長,一定要用你的優勢去賺錢。